陳倩倩 姚菲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采取綜合護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本次將我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作為研究的主對象(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方法;另取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作為研究的對照對象(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護理后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1)在發熱消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肌肉和關節痛消失時間方面,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2)在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93.33%,與對照組的70.00%比較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采取綜合護理方法,可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小兒流行性感冒;綜合護理方法;護理效果
小兒流行性感冒,主要因流感病毒誘發,屬于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此類患兒主要的癥狀包括:發熱、鼻塞、肌肉和關節痛等。在醫護干預不及時或不當的情況下,還易造成患兒病情進展,繼而發展成肺炎 等嚴重并發癥,使患兒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由此可見,針對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采取及時有效的醫護干預方案非常關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內有學者表示: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采取綜合護理方法,可減輕癥狀,并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1]。鑒于此,本次重點分析評價綜合護理方法在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中的護理效果,現將研究內容及成果作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將我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作為研究的對象(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方法;其中,男患兒18例、女患兒12例;年齡跨度為6個月-6歲,平均為(2.7±0.2)歲;病程為1-4d,平均病程為(2.3±0.2)d。另取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作為研究的對照對象(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其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11例;年齡跨度為6個月-6歲,平均為(2.8±0.1)歲;病程為1-4d,平均病程為(2.4±0.1)d。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的價值。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兒科學》中有關“小兒流行性感冒”疾病的診斷標準[2];②均由患兒家屬(監護人)知情簽署相關護理干預同意書;③均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并通過。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②嚴重精神障礙者;③臨床資料不全及不配合本次實驗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包括:血壓、呼吸、脈搏、心率、體溫等;若有異常,及時對癥處理。并做好患兒家屬的常規指導,減少糾紛的發生。觀察組患兒實施綜合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1)生命體征強化監測干預。對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進行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加強監測管理,每間隔30分鐘對患兒的體溫監測1次;待患兒病情穩定之后,每間隔1小時進行1次體溫及其他生命體征監測;若有異常,及時對癥處理。比如,當患兒出現氣促、感染中毒性休 克等,經醫師判斷病情危重,則需及時轉入重癥監護室,并采取對癥干預措施,以此維持患兒生命安全。
(2)病房隔離護理干預。加強病房消毒處理, 維持病房清潔、衛生,對病房進行定期通風,合理控制病房溫濕度,溫度控制在18-2 2℃,相對濕度控制在55%左右。指導年長兒及家屬規范佩戴口罩 ,加強病房隔離防護,控制探視人次和時間,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3)飲食護理干預。為患兒制定營養健康的飲食計劃方案,適當補充水分,合理補充營養液及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纖維、優質蛋白類飲食為主;忌辛辣、帶刺激性食物。
(4)用藥護理。盡早給予抗病毒治療,如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發熱患者使用清熱解毒藥如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霧化治療。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制劑。此外,指導患兒家屬做好患兒日常用藥的監督管理工作,對患兒遵醫囑用藥,提高用藥療效及安全性。
(5)宣教及心理疏導指導干預。由于患兒年齡小,需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宣教,普及小兒流行性感冒疾病相關知識,住院期間注意事項,提高患兒家屬認知。做好患兒心理疏導干預,多撫觸、鼓勵、協同照顧患兒,增強患兒安全感,進而提高患兒在醫護期間的依從性及配合度。同時,針對患兒家屬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安撫患兒及家屬情緒,消除顧慮,避免糾紛事件的發生。
1.3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兒發熱消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肌肉和關節痛消失時間。
(2)根據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將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成: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3]。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采?。╔(—)+S)表示,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此外,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在發熱消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肌肉和關節痛消失時間方面,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下表1:
2.2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30名患兒家屬,滿意21名、基本滿意7名、不滿意2名,總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30名患兒家屬,滿意9名、基本滿意12名、不滿意9名,總滿意度為70.00%。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11.274,P<0.05)。
3.討論
小兒流行性感冒作為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會對患兒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為了改善患兒的病情,并促進身心健康,則需采取及時有效的醫護干預方案。
本次提到的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圍繞生命體征強化監測干預、病房隔離護理干預、飲食護理干預、宣教、用藥及心理疏導指導干預執行,可有效緩解、消除患兒病情癥狀,進而促進生活質量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觀察組患兒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后在發熱消失時間、鼻塞消失時間、肌肉和關節痛消失時間方面,均明顯短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高達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由此可見,綜合護理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較為相似[4-5]。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針對小兒流行性感冒患兒采取綜合護理方法,可縮短相關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并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宏偉.小兒流行性感冒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黑龍江科學,2020,11(14):60-61.
[2]張祥赟.小兒流行性感冒的護理方法及效果[J].名醫,2020(06):140.
[3]曹艷紅.小兒急性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綜合護理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2):303-304.
[4]劉志玲.小兒流行性感冒的護理方法及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164-165.
[5]劉桂莉.小兒流行性感冒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4):219.
作者簡介:陳倩倩(出生年- )1993.6.19;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出生地:湖南衡陽;職稱:主管護師;學歷/學位:本科;研究方向:兒科傳染病護理
通訊作者簡介:姚菲;(出生年- )1983.5.22;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出生地:廣東廣州;職稱:主管護師;學歷/學位:本科;研究方向(或從事工作):兒科傳染病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