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紅
【摘要】目的:分析在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中應用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所產生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月~12月期間在崗的50名護理人員和500名患者,設為對照組,此期間未實施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對不良事件進行常規上報;選擇2020年1月~12月期間在崗的50名護理人員和500名患者,設為研究組,此期間實施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對不良事件上報加強管理。組間對比如下指標:(1)護理質量評分、安全管理質量評分;(2)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上報率;(3)患者滿意度。結果:(1)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分別為(97.94±2.52)分和(95.44±3.52)分,均高于對照組的(92.06±1.06)分和(84.72±1.32)分,統計學對比有差異(t=15.208,P=0.000<0.05;t=20.163,P=0.000<0.05)。(2)研究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5/500),低于對照組的4%(20/500),統計學對比有差異(2=9.231,P=0.002<0.05)。研究組的不良事件上報率為100%(5/5),高于對照組的40%(8/20),統計學對比有差異(2=5.769,P=0.016<0.05)。(3)研究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6.40%(482/500),高于對照組的82.20%(411/500),統計學對比有差異(2=52.757,P=0.000<0.05)。結論: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應用于在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不僅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和安全管理質量,還能有效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使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更加滿意。
【關鍵詞】不良事件;規范管理;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作用
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護理、器械、藥品、輸血、醫療、行政后勤、安保、院感、門診、信息安全、職業安全、其他12個類型,其中護理護理事件包括的范圍主要有燒燙傷事件、管路事件、跌倒墜床事件、患者約束事件、誤吸誤咽事件、營養與飲食事件、醫護安全事件、導管事件、標本錯誤、患者行為、病人運送、壓瘡事件、輸液不良反應、給藥階段錯誤、用藥錯誤、用血錯誤、病人財產事件、管飼事件、針刺傷事件、藥品丟失、紫外線受傷事件、難免性壓瘡、識別患者錯誤、攔截事件、藥物外滲、壓力性損傷、失禁相關性皮炎、CVC管道滑脫、PICC管道滑脫、導尿管管道滑脫、氣管導管管道滑脫、胃腸管管道滑脫等。護理不良事件的存在會使患者痛苦增加、治療成本提高,同時還會給醫院工作效率、整體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相關科室需要做好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以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減輕護理不良事件帶來的影響。本文選擇2019年1月~12月期間和2020年1月~12月期間在崗的護理人員各50名、收治的患者各500例,試觀察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應用與否帶來的不同影響。
1 方法及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1月~12月期間在崗的50名護理人員和500名患者,設為對照組;選擇2020年1月~12月期間在崗的50名護理人員和500名患者,設為研究組。研究組患者:男321例,女179例;年齡23歲~79歲,平均(51.11±11.13)歲。對照組患者:男312例,女188例;年齡24歲~78歲,平均(51.15±11.11)歲。將平均年齡、男女例數納入組間對比,P>0.05,統計學對比無明顯差異,兩組之間可采取統計學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為同一批,其中,男性0例,女性50例;年齡22歲~48歲,平均(35.84±4.83)歲;職稱: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13名,護士32名;工作年資:3年以下者30名,3~10年者15名,10年以上者5名。
1.2 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通過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用藥指導等舉措保障患者用藥的合理和安全有效,此外,對不良事件進行常規上報。
研究組實施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對不良事件上報加強管理:(1)由管理部門(如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醫務處、護理部、藥學部、醫學工程部、醫院感染管理處、輸血科、門診部等)進行質量管理,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工作。統一收集并核查全院報送的醫院不良事件,按時間類型分配到各職能部門處理,并負責向上級報送醫院不良事件。(2)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匯總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分析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由相關科室執行并觀察措施落實效果。(3)強化不良事件上報手段,不再使用紙質報告形式,而是利用院內網上報系統進行不良事件上報,以便管理部門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原因并制定解決對策。(4)建立健全上報流程,根據不良事件等級決定上報形式。不良事件等級可以分為:I級事件:發生錯誤,導致患者死亡(包括損害程度I級);II級事件——發生錯誤,且給患者造成E級(給患者造成暫時性傷害并需要治療或干預)、F級(給患者造成暫時性傷害并需要住院或延長和住院時間)、G級(給患者造成永久性傷害)、H級(患者需要治療挽救生命)程度的傷害;III級事件:發生錯誤但未造成患者傷害,包括損害程度B、C、D級,其中B級是指不良事件發生但未累及患者,C級是指不良事件累及患者但沒有造成傷害,D級是指不良事件累及到患者需要進行監測以確保患者不受傷害,或需要通過干預阻止傷害發生;IV級事件:錯誤未發生(包括損害程度A級):A級是指客觀環境或條件可能引發不良事件(不良事件隱患)。對于I級和II級事件,應強制性報告,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發生或發現的個人與科室必須按照程序報告,不得漏報或瞞報;III級和IV級事件自愿報告,應遵循保密性、非處罰性、公開性原則。
1.3 觀察指標
組間對比如下指標:
1.3.1 護理質量評分、安全管理質量評分
護理質量的評估項目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文書撰寫、服務態度等,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護理質量越好。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則是對《護理質量控制標準》中《護理安全管理質量評價標準》的13個條目進行評估,總分100分,評分越高安全管理質量越高。
1.3.2 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上報率
1.3.3 患者滿意度
以自擬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在患者出院前發放,待其填寫完畢后全部回收,統計選擇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不甚滿意的患者例數,按照“總滿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患者總例數*100%”的公式進行計算[10]。
1.4 數據分析方法
研究中涉及的數據均選擇軟件SPSS-2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現形式選擇(-±s),檢驗值選擇t值;計數資料表現形式選擇(n,%),檢驗值選擇2值。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評分、安全管理質量評分
見表1: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統計學對比有差異(P<0.05)。
2.2 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上報率
見表2:研究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低于對照組的4%;不良事件上報率為100%,高于對照組的40%,統計學對比有差異(P<0.05)。
2.3 患者滿意度
見表3:研究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6.40%,高于對照組的82.20%,統計學對比有差異(P<0.05)。
3 討論
護理不良事件可為患者帶來嚴重影響,其包括可以預防和不可以預防的不良事件,可以預防的不良事件通常是因為護理差錯、護理事故以及護理缺陷等原因引發的,臨床可以通過加強護理安全質量管理來減少甚至表面可以預防的不良事件的發生。實際上,對護理不良事件加強管理,可以實現對醫院內部質量的有效控制,保障患者安全及醫療質量安全,在積極的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上報機制的加強使得護理不良事件得到了精細化的管理,因此可以更有效地保障護理安全,同時等級醫院評審也得到了保證。本文中研究組便采取了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其先是由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對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原因進行了匯總分析,提出了整改措施并由相關科室執行,又采取了先進的網絡信息系統實現了高效率的不良事件上報,此外其還針對不良事件的危害進行了分級并針對不同分級采取了相應的上報管理,這些措施可以將風險盡可能控制住,從而減輕給患者帶來的傷害;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護理安全管理質量。見結果,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vs4%),不良事件上報率高于對照組(100%vs40%),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6.40%vs82.20%),正可以體現應用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對護理安全管理質量的顯著提升作用。對比夏美蓉]研究中顯著提高的護理質量評分、管理質量評分、不良事件上報率、患者滿意度(P<0.05),均較為相近,可見本研究結果真實可靠。
結語:
在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中應用不良事件規范管理方法可以顯著提高醫院的不良事件上報率,改善醫院的護理質量和安全管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程度,其值得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徐秀軍,張少見,袁華.PDCA循環質控管理措施在醫院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21,32(16):2174-2176.
[2]武淑敏.PDCA管理模式聯合關懷技術對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08):149-150.
[3]阮寧,陳艷梅.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在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1,53(02):223-224.
[4]林麗琴,陳春鶯,林丹丹,等.完善制度及流程聯合預警在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福建醫藥雜志,2020,42(05):166-168.
[5]梁亞靜,周紅娣,柳春波,等.護理敏感質量指標在醫院護理不良事件持續改進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19):163-166.
[6]張敏,寧娟麗,趙妮,等.“6S”管理模式對護理質量不良事件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8):2520-2523.
[7]張風紅.“8S”管理模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5):134-136.
[8]李淑蘭,付聰.多科室聯動管理在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04):436-437.
[9]于菲.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20):80-82.
[10]阮寧.護理組長目標管理考核模式對綜合醫院臨床護理質量、護理不良事件及護士綜合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0,18(12):1526-1528.
[11]邱淑琴,梁銀珠,張珊,等.加強護理不良事件規范管理在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06):146-147.
[12]陳濤,王小平.強化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促進護理安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9,4(4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