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語,對中職生的就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外交流越來越重要,英語的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在中職學校中,英語的教學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相對而言比較低,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一直不高,他們英語學習的目標不明確,缺少學習動機,英語的實踐能力也較差,無法將英語運用于實際生活。因此,本文對中職學校中的英語教學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筆者在教學中的實踐,給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教學生活化
【作者簡介】許倩,南京江寧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在傳統教育中,英語一直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對于中職生而言,畢業進入職場后,英語將會成為職場比較實用的一種交流工具,為他們的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但筆者在多年中職學校任教的過程中發現,中職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普遍不高,對傳統的英語學習方式如背單詞、背課文、學習復雜的語法、大量的練習等的抵觸情緒非常明顯,學生從書面學到的英語知識無法切實有效地轉化用于生活中,英語知識過于書面化,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一、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概述
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入改革,中職英語教學體系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能力,豐富其綜合能力,拓寬其視野,擴展其思路。因此,中職學校設立的英語教學,不能過于理論化,只重視英語的知識點考核、語法、寫作等,還要切合實際,從學生的專業出發,將英語教學與其專業相結合,同時也鼓勵學生放下手機,多去觀察生活中的英語,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將生活中的英語引入英語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學的生活化策略主要是指,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引導鼓勵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多觀察、多思考,將英語的課本內容與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英語結合起來,與即將面對的職業生涯結合起來,調整教學內容,使英語教學內容更貼合學生的專業,進而提高中職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教師需要為學生建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英語引用到生活中去,將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日常生活的英語運用和聯系,加深對英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
二、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1.中職學校生源質量普遍不高。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成績不理想,學習能力較差,學習動力不足,并且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迷戀手機和游戲。他們學習自控能力較差,不少學生對學習抵觸情緒嚴重,很難積極主動去進行學習。中職生英語水平也參差不齊,英語基礎薄弱,學習氛圍差。學生在學習氛圍較差的環境中,即便是想要主動學習,也很難真正地堅持學習下去。
2.中職學校中的英語科目的地位不高。在大部分的職業學校,專業課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動的,而作為基礎文化課的英語,無論是在學生還是在學校領導的心目中,似乎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學校各層面的“不重視”,現行中職英語教材歷史久遠、知識體系缺乏系統性,這些都導致了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積極性不高,照本宣科現象普遍,教學方法則依然采用了傳統教學方式,英語課堂依然著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單一教學,課堂缺乏實用性和趣味性,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一直無法提高,甚至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滯后的教學內容使得英語的教學只停留在比較書面的層面,學生學習英語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英語作業和考試,這種學習方式不僅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學生將英語用于生活也失去了應有的效果。
3.中職學校師生對英語的教與學缺乏明確的目標。在部分中職學校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缺乏明確的目標。從學生的層面看,在經歷了七年的應試英語教育之后,中職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產生了學習“屏障”。他們在英語課堂上無精打采,英語學習處于“三沒”狀態,即沒目標、沒動力、沒自信。這種狀態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而是在長期傳統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日積月累的結果。這種狀態值得教師關注,更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找到學習樂趣,并以此來設立學習規劃。從教師的層面看,中職的英語教學不同于初中或普通高中的英語教學,它不受中考或高考的“指揮棒”影響,乍一看這似乎是好事,但隨之帶來的是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在很多中職教師的心中模糊。這就導致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授課時,無法切實落實和完善的適合中職生的教學計劃和方案,學生的學習沒有系統性,學習起來難度更大。
4.中職學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中職生年紀小,還處于好奇心比較旺盛的青春期,想象力和創造力比較旺盛,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但也是一個追求個性、容易反叛的時期。他們英語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在筆者多年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不止一位學生發出過“我們是中國人,為什么要學英語” 的疑問,他們對英語的嫌惡之情溢于言表。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英語的學習與實際生活關聯性高,所學英語能夠運用于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是能夠激發出來的。但是實際情況是,在很多中職學校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這種學習能力和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而傳統的“一言堂”“填鴨式”的英語教學方法正是罪魁禍首。這些教學方式非但不能幫助學生將英語運用于實際生活,還會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力。
三、英語教學生活化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探索和建議
1.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新教學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趣味性的電子設備以及網絡娛樂活動充斥著年輕人的生活,相比起網絡娛樂、游戲等趣味性強的內容,課堂枯燥的教學方式很難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想要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保證他們的聽課質量,教師要多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創新教學方式,以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創新課堂授課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堂趣味性強的課堂遠比傳統枯燥的教學課堂更具吸引力,學生在趣味性課堂上能夠吸收的知識也遠比傳統枯燥的課堂吸收的知識更多。運用多媒體技術,貫徹英語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給學生放一些優質的英語電影、英文歌曲,以英語電影中的臺詞和英文歌詞的歌詞作為教學材料,通過分析臺詞和歌詞的語法來開展英語課堂。教材的趣味性能夠很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一篇優質的電影和動聽的旋律能夠勾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多搜集與課堂知識點、語法單詞相關的電影資料和音樂資料,作為課堂教學材料。電影臺詞相比教材上的內容而言,更具生活化氣息,具有較大的實用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臺詞和短語,大多可以運用于實際生活,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語教學課堂的實用性[6]。
2.中職英語教材內容處理生活化,構建趣味性英語課堂。除了以上的方法,中職英語教師要適時將教材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做生活化處理。在傳統的教學中,教材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活動的基礎,因此教材內容質量對學生英語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需要重點把控。中職教師在課前要仔細研讀教材,了解所教學生的個性,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需求去調整英語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取舍增刪,調整教學順序,在保證英語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要是中職的英語教學課堂更具趣味性和專業性。同時,為了促進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生活化,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英語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同學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構建趣味英語課堂。例如,筆者在教授江蘇省現行中職英語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Go out and enjoy your life!”這一單元時發現在課文中出現了subway(地鐵)這一生詞,事實上,初中階段就已學過“地鐵”underground,這時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地鐵這是怎么表述的呢?”學生當堂未能正確回答這一問題,于是,這個問題成了那堂課臨時增加的一項家庭作業。兩天后的課堂上,很多學生給出了正確答案:Metro。不過問題還沒有結束,筆者繼續提問:“METRO除了可以指地鐵,還可以指什么呢?”在筆者的提示下,學生指出METRO還是一大型連鎖超市“麥德龍”。筆者繼續引導:在我們的生活中,絕大部分的公共場所地鐵站、醫院、公園、博物館等都能找到英語的身影,我們喜歡的KFC、NBA這些英文的縮寫又指的是什么呢?還有一些著名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的英文縮寫是什么呢?很快學生給出了答案。這些內容是沒有出現在英語教材中的,但不難看出那段時間的英語課堂氛圍是活躍的,沒有同學睡覺,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也空前高漲。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同學學會了觀察生活、主動利用各種手段搜集資料,這是讓人十分欣喜的。生活,為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注入了活力。
3.中職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團隊協作,明確教學目標,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很多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受到中職學校的氛圍影響,對教學缺乏熱情,有倦怠情緒,日常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為了應付教學任務,在教學時方法單一觀念也越來越固化。同時,在一些中職學校,由于學校各層面對文化課的不重視,英語教研組形同虛設,教師教學處于“各自為營”“單打獨斗”的狀態。因此,要提高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加快英語教學生活化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自身要重視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明確教學重心,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明確教學目標。同時,在授課時,不能只重視自身的教學進度,需要觀察學生的上課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節奏以適應學生的學習節奏。其次,學校的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英語教研組的作用,分工協作,集思廣益,只有這樣才能將教材和生活緊密相連。最后,要做到英語教學生活化,對教師也提出了不少要求,教師要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古訓,熱愛生活,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術,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觀摩學習優質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4.利用社團或社交軟件,培養中職生學習英語的自信。中職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從而覺得學英語無用。我國的母語是漢語,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日常生活中英語的說和用都比較少,學而不用,學生難免會對英語產生抵觸、畏難情緒。因此,要鼓勵中職生學習英語,緩解他們對英語的排斥心理,首先要構建一個生活化的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有勇氣開口說英語,即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中職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倡導英語教學的生活化策略,提高英語課堂的實用性,是當下中職英語課堂非常值得嘗試的方法之一。這需要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加強對學生們的引導,一方面,鼓勵他們對生活勤觀察、多思考,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另一方面,引導鼓勵他們將所學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實踐中,開闊他們的眼界,拓寬他們的思維,為他們的未來職場助力。同時,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需要對生活化教學概念有全面而深刻的認知,將英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遞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正能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就業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永秀.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融合實踐[J].集成電路應用, 2021(6):138-139.
[2]孫苗.中職英語教師如何巧妙教學[J].現代農村科技,2021(6):96.
[3]方娟.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英語主題式課堂教學的探索[J].英語廣場,2021(16):131-133.
[4]周紅山.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中專英語教學改革方向[J].內江科技,2021(6):156,77.
[5]韓眉.網絡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18):93-96.
[6]田亞妮.淺談職業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6):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