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丹
中圖分類號:G86?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31-01
摘? 要? 黑龍江“賞冰樂雪”系列活動于哈爾濱呼蘭河口濕地公園舉行,這是貫徹落實“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北冰南展西擴”戰略的重要舉措。然而,“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的社會關注度相對較低,這一現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主要從新媒體角度討論其傳播不足背后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新媒體? 冰雪活動? 賞冰樂雪
新媒體(New Media)是一個相對概念,即是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衛星等渠道以及手機、電腦、數字電視等終端,運用博客、微博、微信、電子雜志、數字點數等多種媒體形式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1]。新媒體具有強大的及時反饋能力和互動性,其突破了傳統的傳播模式,不僅能夠精確的獲取訪問量,甚至能夠收集整理出訪問的來源、訪問的時間、受眾的年齡、地域以及生活、消費習慣等,其比傳統傳播更精準、更有效、更節省時間。新媒體根植于市場和受眾需求的多樣化發展中,已經成為信息傳播所不可缺少的途徑。
一、新媒體時代“賞冰樂雪”傳播問題
“賞冰樂雪”系列活動是黑龍江省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共同舉辦的一場綜合性冰雪賽事活動。“賞冰樂雪”系列活動已連續開展5年,各級各類冰雪賽事活動累計開展數千項次,帶動和影響8000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其活動特色鮮明:在冰雪領域真正地將體育與旅游融合,競技類和群眾類冰雪項目活動共同開展,積極鼓勵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的參與,充分利用節日點辦賽,而且利用了多地區的聯動作用。但其在利用新媒體進行活動宣傳中存在問題,導致社會關注度低。
(一)缺乏打造自身IP意識,主動傳播能力較差
隨著個體對互聯網的深度使用,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在信息傳播領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微信而言,在微信公眾號以“賞冰樂雪”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有眾多微信公眾號對其進行宣傳,但這些都是被動宣傳,其活動自身沒有打造屬于自己的IP。這種情況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同樣存在,從而導致其無法主動和穩定地宣傳系列活動。
(二)“賞冰樂雪”新媒體傳播力度較小
就2020—2021年度“賞冰樂雪”系列活動而言,其宣傳主要包括刊登在黑龍江體育局版面的圖片、文字及活動流程;刊登在人民日報、新華網、搜狐網上的新聞報道;借助他人IP在微信、微博以及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的粗略宣傳。在這些宣傳中存在圖片沒有亮點,視頻缺乏創新與吸引力、瀏覽量低等問題,從而導致眾多宣傳未起到預熱作用,未引起社會關注。
(三)傳播視角和傳播形式單一
宣傳多出現于東北地區的網站新聞中,未充分利用大眾常用的微信、微博、快手以及抖音等APP進行宣傳,導致活動的曝光度低,社會關注度低。同時,“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的傳播視角更多是站在向受眾灌輸信息的角度上,并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平臺的交互作用,從而無法刺激受眾對該活動的興趣。
二、新媒體提高“賞冰樂雪”知名度的策略
(一)打造專屬IP,主動宣傳賽事活動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手一部手機十分普遍。微信、微博已經成為社交的主要工具,抖音和快手也成為日常娛樂化的重要工具。為了提高“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的知名度,組織者應加強新媒體平臺學習,打造屬于自己的IP,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編輯傳播內容,在自身專屬IP上實現特色宣傳,進而為系列活動創造動力和營造強烈的觀賞氛圍。
(二)利用新媒體個性化傳播,優化活動的賽事服務
借助合作媒體平臺,在每個比賽日公布賽事最新消息。充分利用大數據,為觀眾提供信息定制服務。這種信息定制服務不僅能提高“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的信息傳播效率,還能針對性地滿足觀眾個性化需求,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三)傳播形式多樣化,活動評論社交化
“賞冰樂雪”系列活動在進行傳播時應運用隨處可見的微博、微信和其他App等渠道,讓系列活動成為大眾共同的話題。當其成為一種有高關注度的文化活動時,新媒體就可以為有共同興趣的粉絲提供在平臺上進行評論和社交的可能[3]。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賞冰樂雪”活動聚集在新媒體上,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社交圈子,進而擴大活動的參與群體。
三、結語
“賞冰樂雪”系列活動不應將報道宣傳局限于傳統媒體,而應利用新媒體平臺實時更新和強大的傳播能力,既為受眾提供信息定制服務、滿足群眾個性化的需求,也增強了“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的宣傳力度和深度,吸引更多大眾的關注,進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活動中。
參考文獻:
[1]李夢媛.新媒體環境下體育賽事傳播的相關研究[J].新聞研究刊,2019,10(15):107+109.
[2]王晶晶.新媒體對大型體育賽事的助推作用及傳播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3):240.
[3]黃哲.大型體育賽事官方新媒體平臺現狀與對策研究——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官網及兩微一端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8,2(2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