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淑君
摘要:在現代教學中,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是為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應該針對目前的語文教學重難點,尋找突破路徑,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創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難點;創新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語文是一種人文性較強的科目,是一個集文、史、哲、美為一體的學科,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學好語文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豐富教學方法,使學生全面掌握聽、說、讀、寫基本能力。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在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探討突破小學語文教學難點的創新策略與有效方法。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難點
(一)語文詩歌教育難點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都很強烈,很容易出現坐不住板凳的現象,甚至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和抗拒心理。再加上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心志不夠成熟,分析能力不夠強,理解能力也有限,小學生面對詩歌語言很容易不知所措,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語文詩歌對于小學生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傳統的詩歌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小學生左耳聽右耳冒,認為語文詩歌是枯燥乏味的、晦澀難懂的,甚至看到詩歌就會望而卻步。
(二)語文閱讀教育難點
閱讀是小學語文中占比較大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很多的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電子產品上,花在語文閱讀上的時間越來越少。那些過分沉迷于網絡小說的學生,極容易在面對語文中的閱讀時,缺乏足夠的耐心,沒有積極性,甚至有的學生看到閱讀題就望而卻步。再加上學生平時的積累少,基礎薄弱,理解能力也有限,導致很難對閱讀提起興趣,分析閱讀的能力停滯不前。有很多學生在面對字數較多、篇幅較長、題量較大的現代文閱讀時,會出現心浮氣躁、沒有耐心通篇研讀的情況,只是走馬觀花的掃了一遍,對于文章的內容一知半解就開始做題,導致做題沒有思路。這是因為缺少系統的閱讀訓練,沒有很好的領會作者意圖,只能理解表層含義卻不能理解文章的情感真諦。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
(三)語文作文教育難點
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少,很容易在寫作文時詞句匱乏、無從下筆、無話可說,找不到寫作的切入點,經常選擇生拼硬湊、敷衍了事,硬著頭皮完成教師下達的寫作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不愛寫作文,產生厭煩心理。還有的小學生沒有生活閱歷,缺少生活體驗,導致作文中嚴重缺乏真情實感,內容單一枯燥,很難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突破小學語文教學難點的創新策略與有效方法
(一)突破詩歌難點的策略
古詩詞中既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也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習古詩詞,能改變學生的性格,規范學生的行為,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可以讓學生們感知母愛,懂得孝敬長輩、感恩父母;李紳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讓孩子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們辛苦勞作的成果,讓學生學會珍惜糧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描寫了作者甘愿為國奉獻的義勇精神,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有利于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由此可見,小學生學習古詩是十分有必要的,古詩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促進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觀念和良好品質上發揮出不容小覷的作用,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古詩教學,利用古詩課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二)突破閱讀難點的策略
如今的現代文閱讀對學生的要求更高,挑戰更大。既要有閱讀速度,又要有思想深度,理解要有廣度,做題才能沒難度。學生們私下里胡亂的訓練只會感覺語文現代文的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現代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使其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在平時上課講解現代文閱讀時,讓學生先整體感知課文,引領學生掌握課文的大意,知道并能概括出課文講了什么事件。再讓學生深入研讀,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詞句語言和行文脈絡仔細閱讀、深入思考、細細品味,走進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內心世界,研究作者的精巧構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師也要要求學生自己在閱讀訓練時運用這種系統的方法。一篇現代文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可以簡單的讀,快速的讀,基本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就要帶著文后的問題去深入研讀,注意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情節細節,圈畫出文章中的主旨句或者起到重要作用的句子;第三遍就要細心的讀,分析作者的表達手法和技巧,鑒賞文章中或別具一格的、或強大有力、或另有一番風味、或用詞優美的句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計時,通過對學生系統的限時訓練,來幫助學生們提升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
(三)運用故事加深學生記憶
在日常教學中,想要讓學生學得更有趣,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大多數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個心理特點并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采用講故事與教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教學難度,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所在,極大地激活了學生的語言智慧。
三、結 語
總而言之,在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育創新是勢在必行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教學難點,發揮創新思維,采取上述措施,進行教育創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莉.網絡時代小學語文教育的難點與對策研究[J].課外語文,2015(02):153.
[2] 任紀菊.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教育實施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38-139.
[3] 王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