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娜
摘 ?要:讀后續寫教學模塊作為在現階段新高考改革之后增加的一個全新的課程內容,需要教師能夠充分認識該模塊內容的教學特點,積極構建多角度、多層次的組織體系,不斷完善讀后續寫教學內容模式,開放學生寫作思想,讓學生寫作文如泉涌。本文主要就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優勢、教學策略等相關內容做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讀后續寫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讀后續寫”顧名思義,是指在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充分閱讀、充分理解后,按照原文章的語言邏輯順序進行繼續創作,將故事后半部分補充完善的過程。該任務的設置,不僅考驗學生對原有文章主題的理解與領悟,還考驗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邏輯能力,而這些能力與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目標相契合,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借助讀后續寫的形式,實現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一、讀后續寫教學優勢
讀后續寫,即先給出某篇文章的一部分,讓學生根據前部分語境、故事情節等進行繼續編寫,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故事的走向。因“讀后續寫”的創新性、獨特性,其優勢也顯而易見。一是對學生思維的影響,學生需要在理解前部分文章的基礎上,以原文邏輯順序為基礎進行發揮想象力,將自己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充分融入創作中。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想象力。二是對學生寫作的影響,以往學生一提到英語作文寫作就會搬出一套套寫作模板、寫作亮點語句等,這樣學生難免會使用到同一種模板,以致出現雷同現象。而讀后續寫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這一現象,前部分文章基本以故事、對話形式出現,學生結合英語句型、語法結構、單詞等模仿原文,就能很好地完成續寫片段。
二、高中英語教學開展讀后續寫教學策略
(一)重視讀寫結合,有效提高寫作質量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課業繁多,每一門學科都是重中之重,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中的英語教學時,需要通過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進行聯系與結合,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便能夠將讀寫結合的能力得以掌握,不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也可以減緩學生對英語這一門學科的壓力。通過加強學生在讀與寫方面的結合,以此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其英語寫作能力以及寫作的質量。
例如,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我可以通過提出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材料后進行解答。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生在進行問題解答的過程中,了解到學生的想法以及學生對題材的掌握情況,以了解學生在進行閱讀材料的梳理后的寫作思路。我在為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分發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應當如同學習語文那般對英語材料中的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并且對每一篇閱讀進行框架梳理,同時讓學生學會自發地進行相關閱讀材料的續寫,通過在閱讀材料中發現寫作的技巧,以此鼓勵學生將寫作的技巧轉化為自己所用,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加以應用,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學生讀后續寫寫作完成以后,我也應當讓學生進行續寫作品的傳閱,讓學生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彼此寫作的優點及不足之處,同時互相借鑒,互相幫助,以此來提升班級的寫作能力水平。
(二)加強文化熏陶,促進綜合能力提升
英語學科中的讀后續寫不僅考驗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還考驗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與英語能力。在實際續寫中,學生可能會因國家文化、信仰、習慣不同,對文章的人物關系、情節的梳理造成困難,在閱讀原文時就出現偏差,續寫時勢必會對寫作方向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局限于傳授學生英語單詞、寫作技巧等,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他國文化的了解。基于此,教師課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英語文化氛圍,如帶領學生觀看沒有字幕的英文電影,鼓勵學生課上課下用英語溝通,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學習英語歌曲,向學生講解他國語言文化與我國語言文化的不同之處等。學生在英語文化的熏陶下,可以逐漸加強對英語語境的理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深入分析文章,提升續寫能力
在讀后續寫模式中,續寫往往是建立在對文章深入理解、透徹分析之上才能完成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續寫之前,要讓學生學會對文章中的人物關系、故事情節、時間轉折等內容梳理清楚。學生在閱讀前部分文章時要根據人物的動作與情緒變化,分析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大膽猜想,以英語語言補充后半部分的內容。
例如,為加強學生對文章人物與情節的梳理能力,我便帶領學生觀看了電影?Up?,并告知學生“假如學校開展了介紹英文電影的專欄,邀請全校學生進行投稿,你選取的電影是?Up?,你會怎么向大家介紹這部電影呢?”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英語語言介紹故事情節。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首先要對故事中人物身份、關系、人物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如氣球推銷員Cane、喜歡冒險的Eille、熱情少年Russel等,接著對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有明確的認識,從故事的起因、經過、轉折、結果等有清晰的認識,同時要將事情的發展過程以英語語言進行總結、講述,這樣才能對英語語言有很好的積累,從而為續寫打下良好基礎。
結束語:總而言之,讀后續寫是一種有效鍛煉學生、檢驗學生、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可以將讀后續寫模式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將其滲透至學生寫作訓練中,將其閱讀課程、寫作課程、教學課程相結合,從而加強學生寫作能力。在此過程中,既要加強閱讀基礎練習,也要注重續寫水平培養。在閱讀基礎方面,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加強對他國文化與英語氛圍的熏陶;在續寫方面,教師不能以寫作模板、經典句式約束學生,要注重引導學生,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揮,有助于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歡,任玨.怎樣開展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21(0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