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肖敏
摘 ?要:史料的運用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思維,還可以促進學生的人文素養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巧妙的將史料運用到高中歷史的教學當中,提升課堂的針對性和高效性,有效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史料實證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史料實證
史料是歷史文化的主要呈現形式,對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意義。在高中的歷史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史料實證的運用作為學習知識的輔助內容,靈活的運用史料來提升學習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創新和調整教學策略,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下調動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積極性,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的高效發展。
一、運用史料導入課程,調動學習熱情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運用高中歷史史料實證,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下提升自身的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運用史料證實,讓教學的效果得到保障。以史料證實的內容來導入課程,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氛圍,這也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的體現。[1]以人教版高中歷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程教學為例,為了防止學生在枯燥的歷史課程中出現分心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史料證實的方式來進行導入課程,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們有沒有聽說過焚書坑儒和荊軻刺秦這兩個典故?”對于歷史的小故事學生還是很感興趣的,于是注意力都會集中到課堂上。隨后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視覺上的沖擊來感受歷史知識,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這是為學生引出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并且帶領學生分析秦朝統一都有哪些特點,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學習的狀態,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和能力的提升。
二、運用史料還原情境,提升課堂效率
在高中歷史的教材上,主要是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式呈現的,但是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于史料實證的運用極少。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史料當中所蘊含的價值,并且運用史料實證來還原歷史情境,讓課堂更具趣味性和生動性,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2]以人教版高中歷史《古代的生產工具和勞作》課程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我國古代農業方面主要的生產工具和勞作的技術,讓學生擺脫理論知識的束縛,從史料實證的角度來引發學生思考,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時播百谷草木,淳華鳥獸蟲蛾”這一史料來讓學生知道古代農業的發展歷史。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通過網絡途徑來整合學習的資源,讓學生知道農業的發展是由人類長期的勞動經驗所帶動的,從而準確的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歷史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來提升效率,對史料實證進行討論分析,深入探索歷史知識。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夠提升學生對學習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運用史料構建體系,強化理解運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每一節的知識點之間都會存在一定的聯系,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的運用史料實證來幫助學生完成對歷史知識的樹立,使學生構建一個始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做到高效理解并且運用的效果,這也是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3]以人教版高中歷史“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這一章節的知識點學習為例,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鴉片戰爭、天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等一系列的戰爭知識點,讓學生梳理不同戰爭知識的時間線和脈絡,強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首先,教師就需要從史料實證資源當中選擇出適合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能夠讓學生記住歷史發展順序的內容。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史料實證的幫助下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比如在幫助學生學習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借助圓明園被毀滅的歷史影視資料,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歷史。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史料實證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很大作用,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運用史料,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整個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高中歷史知識的特點,探索出更加符合高中學生的科學的教學模式,不斷的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史料實證的引導下提升教學的實效性,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理論依據,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辛永平.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華少年.2020(04)
[2]王榮.高中歷史教學的價值觀滲透途徑探索[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5)
[3]羅靜.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全球史觀整合教材構建宏觀知識體系——以人教版歷史必修教材為例[J]. 高考.2019(36)
本文系2018年重慶市精品課程《史學認知及紅色南川》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