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婷
摘 ?要: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非常必要。因此,本文利用文獻研究、行動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就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劃分小組、布置項目任務、組織競賽活動和利用評價補充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構建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點出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1]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互補,促進學生在思維交匯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構建生本課堂,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進行了探究。
一、合理劃分小組,調動全體學生
既然要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劃分就是教師開展教學行動的第一步。契合的小組可以促進每位學生的提高,而矛盾叢生或水平參差不平的小組則會使學生受到限制。因此教師在基于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時,要注意合理的劃分小組,從而達到調動全體學生的目的。[2]
例如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筆者班級中有的學生基礎較好,能夠通過直觀思維直接感受到古詩詞蘊含的思想和體現的情感;但有的學生基礎較差,在理解古詩詞含義階段就比較困難。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就進行了這樣的小組劃分:按照學生在古詩詞學習方面的實際學情,將班級學生劃分為S、A、B、C四個層級,其中S層級是基礎最好的學生,C層級是基礎最差的學生,但是每個層級的組長卻是從更高一層次選出來的。比如A層級的總組長,是S層級中性格最開朗、最擅長溝通的學生。這樣的劃分既可以保障各個層次的小組獲得充分的鍛煉,又可以使小組學生在探究遇到困難時,還可以向總組長求助,及時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體學生得到了調動,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課堂效率和質量都獲得了提高。
二、布置項目任務,明確探究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都還有待發展,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因此,教師在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時,可以布置項目任務,明確探究目標,保障學生的探究效率和質量。[3]
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閱讀單元,在本單元中學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問題。筆者在開展教學時,將整個單元整合在一起,布置了這樣的項目任務:
閱讀本單元的文章,模仿課后習題中給出的問題清單,列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思考過的問題;
匯總問題,繪制表格,形成小組特色問題表格,并分析這些問題分別是從哪些角度提出的;
1.借助網絡查詢與問題相關的資料,解答這些問題
這樣的項目任務明確了探究方法,也指出了學生要探究的重點,對學生進行了適當的引導;但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干預相對較少,使各小組的學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另外,各小組繪制的問題清單,將用于課堂討論。這也是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凸顯的具體表現。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思維將得到發展。
2.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學生斗志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還可以利用小學生的競爭心理組織小組間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斗志,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自主探究中。還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在布置項目任務的過程中,筆者就額外增加了條件:各小組在探究完本單元的文章、繪制出問題表格之后,需要將這些表格上傳到希沃白板上;在課堂討論環節,筆者會將這些問題清單一一羅列出來,看看哪個小組提出的有效性問題最多;提出有效性問題最多的小組將會獲得“十萬個為什么之小提問家”的榮譽稱號。在這樣一個前提條件的激勵下,各小組的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了文章閱讀和提出問題中。甚至有的小組注意到本次條件的前提是“有效性”,于是該小組的學生認真閱讀了幾篇文章課后的問題清單相關提示;在課堂討論環節,該小組的學生就提出在本次的閱讀中是從“有助于文章理解”的角度出發尋找的問題,給予了其他小組一定的啟發。教師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各小組的學生積極參與到項目探究中,有效促進了生本課堂的構建。
3.利用評價補充,提高探究質量
雖然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互補,但小學階段的學生畢竟閱歷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利用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時,教師可以利用評價進行適當的補充,提高學生的探究質量。
例如《父愛之舟》這篇文章通過以小見大的描寫手法,展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崇敬、感激之情。筆者在開展本篇文章教學時,要求各個小組的學生分析文章哪些事情的描寫運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體現了父子之間的感情。在成果展示環節,雖然各個小組展示的角度和選取的片段不一,但匯總起來,卻依然遺漏了部分重要片段,像父親叮囑作者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教員。在各小組分享完成果之后,筆者就對各小組學生表示了肯定,同時也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評價引導:文章中有一句是父親叮囑作者要好好讀書,做個教員;這句話中的好好讀書與后文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當個教員似乎卻沒有太大的關系,為什么作者還要加上這一句話呢?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返回去再次進行自主探究,查閱作者生活的社會背景,就感受到了父親的期待。教師通過評價補充的方式完善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缺漏,保障了合作學習的質量,使各小組學生學會了反思,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總之,教師既然要利用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就要充分了解合作學習的特點和能量,通過調動全體學生、明確探究目標、激發學生斗志、提高探究質量,發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掌握學習方法,拓寬思維,提升語文素養。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合作學習的方式也絕不局限于以上幾種;但希望本文的相關研究,可以啟發廣大教育工作者,優化合作學習方式,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玉蘭.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21,(68):31-33.
[2]周雯.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210-211.
[3]崔海紅.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生本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讀寫算,2020,(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