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龍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教師可以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數學知識,并且,學生能夠自主的利用網絡資源學習,這對學生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初中數學這門學科,分析了網絡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并且提出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的實踐途徑。
關鍵詞:網絡資源;初中數學;教學;實踐
對于初中數學來說,很多知識點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如果僅常用傳統教學方法,又或者局限于教材內容,則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通過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豐富了教學資源,也為教學方法的創新奠定了基礎。將網絡資源合理融入數學課堂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以及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可以讓初中數學這門學科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實現網絡資源的教學價值。
一、網絡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有待創新
一直以來,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初中生而言,學好數學知識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在灌輸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下,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很難得到滿足,學生的情感態度也會得到忽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未能夠進行全面培養,同時,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不少網絡資源未能得到高效利用,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能夠得到充分尊重,既影響了教學效果,也影響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
2.教學資源比較匱乏
在當今社會中,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比較快,對教學資源的獲取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但是,根據現階段的實際現狀來看,不少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會局限于教材,網絡資源的應用效率比較低,這樣就會導致教學資源匱乏,無法取得滿意的教學目標。另外,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少知識屬于概念性內容,若只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難免會顯得比較枯燥,無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也無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
3.教學手段有待創新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少教師會習慣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也就是說,利用黑板、粉筆以及口述的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這樣就會降低課堂的趣味性,雖然,信息技術受到了教師的重視,不過,在網絡資源與教學內容結合方面還有待研究。根據教學現狀來看,不少教師在教學技術的應用能力方面也有待提升,由于教師無法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深層次加工,也無法有效創新教學手段,從而會影響教學質量。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網絡資源的實踐途徑
1.轉變角色身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對于初中數學這門學科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充分尊重,逐漸對自身角色身份進行轉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網絡資源的利用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豐富,教師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并且,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可行的訓練方案,幫助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從而開發學生的潛力[2]。比如說,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時,要想讓學生高效率的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涵,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又或者將相關的學習資料上傳到班級群當中,學生可以自主下載,自主學習,這樣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學習以及思考,在根本上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對于初中數學這門學科來說,不少知識點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為了能夠讓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點和難點,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對相關教育活動進行開展時,教師應該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確保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對教材知識內容進行補充,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培養。不過,對網絡資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選取,保證網絡資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行性,這樣才能夠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3]。比如說,對“直線與圓的關系”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主題和目標,利用網絡資源選擇一些具有演示性的動畫以及視頻等,在課堂中向學生進行展示,經過多媒體播放,學生能夠對直線與圓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掌握,既可以提升學習效率,也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獲取途徑。
3.利用網絡資源創新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以灌輸式教學方法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自主思考時間比較少,這樣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了教學改革進程。為了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教師應該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此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合理融入,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數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經過教學方法創新,學生學習興趣能夠得到培養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取得滿意的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可靠保障。比如說,對“等腰三角形”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將網絡資源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融合,在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影響下,可以使得教學方法具有創新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通過網絡資源的合理應用,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得到有效地豐富,教學方法也能夠得到有效創新,為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奠定了基礎。所以,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盡快適應新角色的轉變,根據自身的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網絡資源,以此豐富教學內容,保證教學質量。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加快初中數學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林強. 網絡資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 當代教研論叢, 2019, 000(001):P.96-96.
[2]周昌芬.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網絡教育資源的利用[J]. 中華少年, 2019(28):217-217.
[3]陳玉露. 對初中生數學學習中引入網絡資源的探究[J]. 數學大世界, 2020, 000(002):P.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