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合式教學中,師生關系應打破“教”與“學”的傳統思維,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習者學習的支撐者與服務者。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習者,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以逆向教學設計理論為指導,從培養目標出發、以評估為導向,為混合式教學策略的制定提供方法。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逆向設計;教學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基于完全在線學習的MOOCs存在著教學互動不足,教學臨場感差,輟學率高等問題,而完全基于課堂學習的傳統講授型教學模式又存在著學生主體性不強,課堂參與度不高等問題,于是基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理論應運而生,迅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推廣,而混合模式教學的實踐卻并非一帆風順,如何有效的開展混合式教學才能真正破解傳統課堂教學與MOOCs的困惑成為了老師們不斷探索的新課題。
二、混合式教學特征與難點
混合式教學至少體現了如下特征:將“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相結合開展教學;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行控制在線學習的時空、路徑以及進度。“線下”課堂教學是基于“線上”學習成果開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學活動。
混合式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習的方式,而且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可能,還為更加深入的課堂教學互動奠定了基礎,為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供了思路。但是在實踐中,混合式教學設計成為難點,教學內容的序化,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活動的組織需要有效實現在不同的教學形式之間分配學習任務與目標,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有效配合。
三、“逆向設計”理念可以指導混合式教學設計
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是用于設計教育課程的一種方法,也稱為逆向教學設計[1]。逆向教學設計過程主要分為3個階段:確定預期目標(Identify desired results)、尋找可以實現目標的依據(Determine acceptable evidence)、計劃教學指導方案(Plan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instructiong)[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定預期的教學效果或目標,然后確定學生為達成目標所需要做出的表現,即學習評價設計,進而通過使用教材、課件等教學資源來選擇與組織學習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反思分析如何讓學生完成預期任務、如何實現學生目標能力的提升、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問題,以保證教學效果的提升。逆向設計通過課程媒介以達成既定學習目標為核心,將教學看成是聚焦某一學習主題、集中相應教學資源、匹配合適的指導方法以達到既定學習目標的過程。
在混合式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線下面授教學活動評估學生的目標、興趣和學業基礎,充分把握學情,對照預期學習目標找出差距,據此制定符合學生個性化特點的在線學習方案,制作在線學習資源,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個性化在線學習且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并通過在線任務檢測和下一次課堂面授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情狀態進行重新評估,制定新的在線學習方案或者優化現有的學習方案,如此循環往復,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互動活動實現知識積累和技能的提升。
四、“逆向設計”理念指導的在線學習支持策略
從混合式教學邏輯來看,知識的學習過程主要發生于“線上”階段,知識的深化和運用以及學業狀況的評估主要發生在“線下”課堂。那么,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的質量是學習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于是,以“逆向設計”理論為指導,以學生培養目標為起點、以評估為導向,提出了“一貫三階六步”的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的逆向設計邏輯。
五、“一貫三階六步”的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的逆向設計
在逆向設計中學習者即“用戶”,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即“產品”,教師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習者學習的支撐者與服務者,通過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認知負荷因素、共性和個性因素、情感因素、學習效益因素,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幫助“用戶”得以成長和提高。
“一貫三階六步”的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的逆向設計邏輯具體內容如下:將“用戶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的全過程中,根據逆向教學設計思路可將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的總過程分為“目標——評價——活動”3大階段,根據在線課程建設與運營具體的流程又可分為確立預期目標、設計成效評估、建設課程資源、運營在線課程、實施效果評價、優化升級課程等六大步驟,其中確立預期目標、設計成效評估分別屬于“目標、評價”階段,其它步驟屬于“活動”階段。
“一貫三階六步”的逆向設計思路以實現課程目標為導向,充分考慮學習者需求,將目標融入到課程建設與運營的每一個階段鏈條中,最后達到實現學習者愿學、樂學,充分實現在線課程的價值。
結束語
有效的混合式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高教學效果。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能保證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開展,以“評價導向”的“逆向設計”思維為增強混合式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指導,據此在實踐中總結形成的“一貫三階六步”逆向設計邏輯實現了以“用戶為本”的在線課程的建設與運營,能夠有效激發師生雙方的熱情,讓教師樂于“教”,學習者樂于“學”,促進教學相長,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Daugherty KK. Backward course design:making the end the beginning [J]. Am J Pharm Educ,2006,70(6):135.
[2] 張執南,陳玨蓓,朱佳斌,張國洋,謝友柏. 逆向教學設計法在項目式教學中的應用——以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學導論”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6): 145-149.
作者簡介:
田江艷(1983-),女(土家族),湖南張家界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在線課程建設
基金項目:2018年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師資隊伍科研項目《混合教學模式對高職商務禮儀教學效果影響的準試驗研究》(項目編號:SZDWZD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