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材的內容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一線教師,應該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是一項非常大的任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多個視角思考探討,尋找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模式下的適合初高中英語銜接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初高中英語學習的過渡。經過實踐探究發現,融入大單元整體設計教學理念,對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文章結合高中英語教學分析,具體闡述在大單元整體設計教學中有效開展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優化的策略。
關鍵詞:大單元整體設計;初高中英語銜接;策略
一、 引言
新課標的實施和發展,標志著我國教育改革邁向了新的臺階。新教材融入了大單元整體設計的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化,以主題引領,實現課程內容的情境化。這一理念的融入,將零散的初高中知識串聯起來,為學生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那么應該如何基于大單元整體設計,科學地開展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呢?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以下幾點展開具體探究。
二、 大單元整體設計在初高中英語銜接中的意義
在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中,結合大單元整體設計指導,有助于逐步減少長期的應試教育對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束縛,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搭建適合的學習平臺,推動教學模式的發展。立足初高中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思考之后不難得出,結合大單元整體設計分析,搭建初高中英語銜接的模式,對教學設計、教學連貫性和課堂效果的提升均有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教學設計實用性
教學設計是保證教學活動科學有序開展的重要基礎。在高中教學指導中,搭建適合學生成長的實用性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重要途徑。而結合大單元整體設計搭建初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之后,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并結合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完成進一步思考和探究,從而達到預期的理想教學目標。此外,教師在針對大單元整體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教學引導時,也可以巧妙地結合教學的基礎素材思考,確定教學設計的思路。在結合大單元整體設計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找到明確的教學方向,并在結合教學設計對照、分析、探討中,找準教學的目標。
(二)豐富教學前后連貫性
初高中英語知識的有效銜接,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案,并在結合基礎情況思考分析中,找出合適的內容。通過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可以搭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并組織學生在不同的知識結構中參與探究。教師則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分析,主動找出適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生在教師以大單元整體設計的基礎上思考分析中,初高中知識前后之間的連貫性變得更加明顯,更有利于學生結合初高中知識的素材和內容搭建合適的學習體系。
(三)促進課堂教學高效性
課堂教學的效率一直都是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完善大單元整體設計可以搭建適合學生成長的初高中教學素材,可以完善基礎教學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在清晰的知識體系中找到學習的關聯點,并結合基礎教學需求進行思考,找出適合自己成長的教學素材和教學資源。教師在學生結合基礎內容思考分析中,也能夠在大單元整體設計的教學素材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并在結合基礎教學內容深入分析思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繼而實現初高中知識重點、難點之間的有效關聯,化難為易,促進高效課堂的生成。
三、 大單元整體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
在大單元整體設計中,教師需要結合初高中教材的單元結構分析,對照所提供的內容、任務和教學目標,將初高中教材中相對獨立的版塊進行整合與聯系,并立足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進行刪減分析,從而讓大單元教學指導能夠依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需求進行引導。在初高中銜接階段,大單元整體設計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確定不同的側重點,這樣才有助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體現知識系統性
在英語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等多個方面都提出非常具體的要求,學生需要初步了解英語中包含的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內容,并立足自身的知識體系分析探究,才有助于達到預期的目標。英語課堂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把握好時機,結合豐富的話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同一話題下系統地進行知識儲備,以確保英語知識的有序輸出。此外,初中與高中屬于不同的學段,在組織學生進一步思考、分析中,教師結合大單元設計的目標有序滲透,完善教學內容,將有助于實現初高中知識之間的互通有無,為學生搭建良好的知識體系。
(二)關注教學任務性
在新課程標準中比較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在組織學生思考中,需要帶領學生感知、實踐、分析、探索,繼而實現任務目標,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因此,在開展初高中教學銜接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思考,明確教學的基礎要求,嘗試著以大單元整體設計為基礎設置任務型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以任務為基礎,并嘗試著將類似于名人、體育等沒有直接聯系的素材,以任務型教學內容為基礎關聯起來,從而讓學生可以在教師預設的教學內容中仔細分析思考,并在結合任務內容探索中,找準適合學生成長的資源。通過結合任務引導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適合的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積極探索知識的真諦。
(三)科學滲透人文性
在新課程標準中,包含著旅游、友誼、工作、社會等多方面的資源。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長期以說教的方式指導學生,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的效果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實施高中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之前,如果可以結合初中基礎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熱門話題、基礎內容、工作需求等多個方面自然引入高中教學指導,將有助于為學生搭建適合成長的課堂。在這種模式下,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了解語言、提高技能的主陣地,也可以讓學生在結合實際情況思考分析中,形成良好的心智,建立健全人生觀和價值觀,繼而促進教學人文性效果的生成。
四、 基于大單元整體設計的初高中英語銜接策略
為達到良好的初高中英語銜接的效果,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需要結合教學的整體需求分析,備課到課后反思等多個方面進行思考探究,這樣才有助于在適合學生成長的教學資源中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素材,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繼而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生成。
(一)明確單元教學理念,精準備課
明確的教學理念是英語教學中備課的指明燈。在大單元整體設計引導中,教師有必要結合教材目標分析、提煉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并找到初高中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從而結合學生成長的需求,精準備課。例如,在講解必修2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之前,在充分分析、了解了本部分教學內容后,融合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到的新聞報道文章,歸納新聞報道類文章的結構和語言特點,并結合信息化設備,借助大數據,從網絡中搜集符合高一學生語言級別的新聞報道類文章,從詞匯、讀音、能力等方面精準備課。
(二)搭建單元教學框架,明確目標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課程教學實際,仔細研讀教學的內容,精心提煉不同的單元素材,找到初中與高中階段相對應的大小單元并及時建立關聯。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搭建起單元整體內容框架,及時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繼而為學生搭建適合的學習模式,以明確的框架和目標指導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例如,人教版必修2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單元屬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容,那么,在教學中就可以結合初中九年級全一冊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的知識來導入,采用逐步引導,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需要、學習興趣為出發點設計新的教學內容,讓新的學習內容成為學生生命成長和個性張揚的過程,并結合動物滅絕,拯救瀕危動物之間的關聯,在“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和“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講一講自己對瀕危動物的認識,并在“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和“Assessing Your Progress”部分,思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途徑,最后結合“Listening and Talking”部分內化知識。在大單元主題設計引導中,融入初中“Save the Wild Animals”部分內容更利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確定課堂引導途徑,活動引導
教學活動是完善教學的基礎,也是結合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緊跟課程改革的視角,立足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需求,圍繞不同的語篇梳理教學的知識點和結構,及時確定教學的目標,并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從而確保教學活動的科學、有序發展。因此,在組織學生思考和探討中,可以借助活動來促進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引導。例如,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實踐性活動,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要求學生結合主題自主思考,從而更好地關聯初高中知識,充分理解英語文化與所學知識的關系。在學生自主參與活動中,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指導。
(四)組織深入思考探究,活躍思維
在教學指導中,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是打造高質量課堂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需求,立足大單元主題教育深入分析思考,找出適合學生成長的模式和方向,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分析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內容,并在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結合不同的單元主題深入學習思考,繼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必修2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單元時,可以融合初中九年級全一冊Unit 12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分析,組織學生深入思考中西方節日差異,并模仿句型進行書面表達語言操練,例如,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the whole year. Through the envolvement of thousands of years, a series of customs are spreading far and wide。通過中西方節日和慶祝方式對比分析,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并在進一步指導學生深入分析和思考中打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生成。
(五)注重總結反思思考,提質增效
大單元整體設計是近期出現的概念,因此理論實踐與總結反思結合起來,才能更利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探索基于單元教學設計的初高中教學內容銜接的有效途徑過程中,有必要找準教學的方向,并在主動總結、反思與滲透中,及時優化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活動提質增效。在新教材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有必要結合大單元設計的框架,組織學生對照框架總結分析知識,結合學習中的困惑和疑問,關聯初高中英語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解惑。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視角下科學開展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活動,可以直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碎片化教學模式,專項開展綱領性、整體化、結構化的課程教學,有助于充分挖掘育人價值,搭建適合學生成長的階梯式的育人藍圖。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基礎教學指導,仔細分析思考,從而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初高中英語銜接的有效性,繼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丹芷.基于主題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策略[J].福建教育,2019(45):38-40,53.
[2]邱潔.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初高中英語銜接策略研究[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7):119,121.
[3]張粒.淺談基于大概念的課時教學與單元教學設計對接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9(21):35-37.
作者簡介:
王晶,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英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