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閱讀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幼兒語言表達和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課堂作為師幼互動交流主陣地,需要全面深化師幼互動措施,促使幼兒高效理解繪本作品,提升繪本閱讀活動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師幼互動;措施
繪本以生動的情節、細膩的情感、優美的文字吸引幼兒,教師不單單要指導幼兒深層次理解繪本內容,更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師幼互動措施強化幼兒思維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切實提升繪本教學質量和幼兒綜合素養。
一、 重視幼兒個體差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每位幼兒都是獨立的存在,其生長環境、學習能力等存在顯著差異。教師不能因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在某些方面展現出的落后或不足就將其邊緣化或直接忽略,所以教師在和幼兒互動中應充分尊重其差異性,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不同年齡段幼兒在繪本閱讀方面有著不同表現,即使年齡相同,在閱讀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會存在差異,再加上幼兒發展方式與速度存在顯著差異,只有充分尊重幼兒發展差異性且在互動中考慮其實際情況,再基于此采取科學合理的互動方式,由此一來才能使繪本閱讀活動更為豐富有趣,實現師幼和諧互動發展。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的情感、心理、認知經驗等均存在不同,繪本閱讀水平更是差異顯著,對此,教師在繪本閱讀中和幼兒互動時需充分考慮其年齡和認知特征,使幼兒與閱讀內容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在繪本閱讀活動中與幼兒的討論交流、所提問題、回應都要具備顯著的年齡特征且匹配幼兒已積累的閱讀經驗。例如針對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教師在和其互動時需花費更多時間為其念兒歌和講故事,激發幼兒閱讀繪本興趣。針對中班幼兒,經歷小班學習后,幼兒已相繼能獨立閱讀,此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多種題材閱讀材料,使幼兒接觸圖畫、文字或其他符號,適當指導幼兒討論,為后續主動與教師互動做好鋪墊。針對大班幼兒,教師可適當放手為幼兒提供分享閱讀和相互交流機會,指導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積極主動和教師進行互動,實現角色轉換。
即使幼兒年齡相同,受家庭教育環境或其他因素影響,也會具備不同的閱讀能力和認知經驗。教師針對年齡相同的不同幼兒時可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理念,換言之,結合幼兒不同閱讀能力采取針對性較強的互動。例如教師對相同題材閱讀材料,由于幼兒不同,教師互動時需深入思考此幼兒適用于何種閱讀方式,適合哪些問題。在觀察和分析畫面時會將重點傾向于哪些方面,和其討論交流時該將重點傾向于哪些方面。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實現高效互動,切實提升幼兒閱讀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需避免忽略或邊緣化部分幼兒,以足夠的耐心和寬容的胸襟面對每位幼兒,充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調動幼兒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積極性,提高師幼互動效率和質量,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二、 采取多元互動方式,保證互動持續深入
相關研究指出,很多教師在早期繪本閱讀活動中采取的方式過于機械化和枯燥化,內容也相對單一,幼兒十分容易因固定的模式而導致思維僵化,故而教師可采取多元互動方式激發與幼兒學習興趣,強化創造力。事實上,閱讀活動本應以多元方式為主,每個幼兒在表達情感時會運用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表達方式,教師應支持幼兒與眾不同的想法,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學現狀。
“良好開端是成功一半。”極具趣味和智慧的語言能拉近師生距離,對此,教師可從語言提問方面啟發學生思維和創造力。例如猜想式問題,在開展全新的繪本閱讀活動之前可運用此問題,使幼兒能提前準備繪本閱讀活動中所發生事情。以繪本《我的幸運的一天》閱讀活動為例,該繪本封面插入情景性圖畫,有效吸引幼兒注意力。此時教師可運用猜想式提問導入繪本:“大家來猜猜看,這是誰的幸運一天?”幼兒興趣瞬間被問題激發,紛紛回答狐貍、小豬等,教師帶著上述問題引領幼兒閱讀繪本。上述教學改變以往先講解后復述方式,啟發幼兒想象與智慧,更在此過程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設置遞進式問題,此類問題能強化思維深度,使幼兒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依舊以上述繪本閱讀教學為例,如果教師直接設置問題:“為何小豬是幸運的存在?”對幼兒而言該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可按照遞進式原則將問題細分為多個小問題:“小豬如何來到狐貍家中?”“它去狐貍家后發生哪些事情?”“小豬有何感覺?”上述問題在幼兒能力范圍內,更具有一定挑戰性,使幼兒逐漸表達對小豬的想法,之后指導幼兒總結概括所有問題答案,強化幼兒語言表達和概括分析能力。
除了提問策略,幼兒教師還可采取自由閱讀策略并適時加以指導。很多教師在早期繪本自由閱讀活動中過多指導幼兒,導致多數幼兒并未感受到教師的幫助,甚至產生干擾感。所以,教師在指導幼兒之前需充分考慮其是否需要,如果未經觀察直接指導則會演變為幼兒負擔,對幼兒思維和想象力發展造成影響,更不利于師幼互動。例如在某次繪本自由閱讀中,兩位幼兒因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各自都有堅持的理由,誰都不愿退讓,甚至還讓各自的朋友加入自己的陣營,但在最后也沒分出勝負。教師聆聽事情原委后在班級召開類似于辯論會的活動,積極鼓勵兩組成員表達觀點。如果教師在幼兒爭論之初就直接制止,就無法了解幼兒不同想法,培養表達能力布置從何談起。適當對幼兒指導能啟發學生思維和智慧,發展幼兒思維創造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三、 積極創造互動機會,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互動深度和持久度并非提高互動質量主要方式,互動對象廣泛性也是重要參考因素。相關研究指出,一個班級中只有少部分幼兒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究其原因多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頻繁應用你問我答互動方式,即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回答,教師再給予反饋,雖然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但幼兒參與積極性偏低。如果想要全體幼兒參與繪本閱讀互動,就需結合幼兒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全新的互動方式。
合作性互動。幼兒園在早期繪本閱讀活動中基本由教師主導和組織,多和幼兒園圖書數量和班級師幼比例等因素有關。合作性互動形式在此情況下能為幼兒提供比以往更多的互動機會,例如“二人思考小組”,教師針對繪本提出問題,給予全班幼兒1分鐘思考時間,再將幼兒分為二人小組進行相互討論,之后每個小組相互分享結論。教師在劃分小組時可根據奇偶、學號前后、已有座位等,每個月或半個學期更換小組,便于幼兒能和不同幼兒合作討論。再例如“數字頭腦集合”,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之前將幼兒分為4~6人小組,盡可能使各個小組人數平均,之后為每個小組幼兒分配數字1~5,再結合繪本內容提出一個問題。小組成員思考后可相互討論,不同思維相互碰撞后形成討論結果。教師在幼兒討論后隨機選取一個數字,每個小組與教師選取數字相對應的幼兒回答問題,上述互動方式能有效避免教師固定提問部分幼兒現狀,使每個幼兒均能發言。
競爭性互動。事實上,幼兒在三歲以前就已存在競爭心理,也是個體進步和發展主要因素,尤其大班幼兒展現的競爭意識十分強烈。在繪本閱讀師幼互動中融入競爭意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幼兒進取心和自信心,更能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思考能力。幼兒在辯論游戲中學會堅持自身觀點并運用觀點說服對方,這種方式教育價值遠遠大于繪本內容。以繪本《糊涂的蝙蝠》閱讀活動為例,幼兒針對“蝙蝠是否真的糊涂”看法不一,教師就可趁勢舉辦辯論游戲,在前期準備階段指導幼兒明確辯論內容和規則,必要時可讓家長參與辯論資料準備活動。在正式辯論時,若正反方幼兒人數相同且前期準備情況基本相同,教師可扮演主持人身份,耐心認真聆聽雙方觀點,并合理運用自身收集的相關資料。若一方幼兒人數偏少,教師可加入。在整個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發言,教師及時記錄幼兒特別觀點,在辯論結束后給予歸納總結和評價。
四、 營造良好互動氛圍,重視思想情感交流
相關研究指出,當人的低級需求得到滿足后就會產生追求高級需求欲望。如果教師和幼兒在互動中并未重視情感交流,則無法滿足幼兒尊重、愛、歸屬等多方面需求,不利于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掌握知識和發展。對此,教師需為幼兒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互動氛圍,并在此基礎上繪本閱讀情感交流,滿足幼兒多層需求。
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投入自身真情實感。早期繪本閱讀活動有著極其豐富的內容,不同場景和角色展現不同人物思想感情。以繪本《我爸爸》為例,如果教師想要準確地為幼兒傳遞文本中爸爸不恐懼大灰狼,但三只小豬害怕大灰狼情感,需正確認識文本情感并基于此結合動作、表情、語調、語氣等直觀形象地傳遞繪本閱讀活動多種情感。幼兒因年齡小,認知處于發展中,周圍環境較易影響幼兒情感,如果教師能在潛移默化中將不同情緒傳遞給幼兒,有利于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正確表達自身多種情感。如果教師在師幼互動中運用輕柔的語調,面帶微笑,則會在無形中消除幼兒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從而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再以繪本《我媽媽》閱讀活動為例,教師根據繪本內容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整個閱讀活動氛圍十分溫馨。特別在文本結尾處,教師播放一段輕柔舒緩的音樂,積極鼓勵幼兒在此氛圍中勇敢地表達自己媽媽的擅長之處,由于表達對象是自己的媽媽,幼兒情感表達極其活躍,甚至部分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后繼續和教師表達。從上述教學可發現,幼兒被教師真實的情感投入所影響,積極主動和教師活動,提高閱讀效率。其次,滿足幼兒情感需求。教師在繪本閱讀活動中與幼兒互動時需密切關注其情感需求,并第一時間回應,只有走進幼兒內心才能和其產生情感共鳴。對此,教師需為幼兒營造自由、和諧、愉悅的互動環境,調動幼兒參與繪本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閱讀能力。依舊以繪本《我媽媽》閱讀活動為例,部分幼兒受時間限制未能較好地表達自身對媽媽的情感,如果教師聆聽完每個幼兒表達,必然會對后續教學活動造成影響。但每個幼兒都有表達欲望,如果直接打擊則會影響幼兒發展。對此,教師將幼兒想要對媽媽說的話錄制成音頻,一方面滿足幼兒情感表達需求,另一方面家長也感受到來自孩子的情感表達,教師也在此過程中了解幼兒內心真實想法,拉近了師生距離。
五、 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極力重視學生情感體驗,幼兒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更應從多方面優化互動方式,激發幼兒參與繪本閱讀積極性,強化幼兒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幼兒未來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柳.師幼互動式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J].神州,2019(35):109.
[2]田雯.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19(11):50.
[3]左平.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閱讀活動創新策略[J].科學咨詢,2020(15):278.
[4]鄭美芬.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8):234.
[5]申屠楊華.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J].新智慧,2020(1):130-131.
作者簡介:
吳妍芬,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金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