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則勇 沈如芬 張萍 程艷 方凱






[摘要] 目的 探討對腎移植患者使用“互聯網+”延續護理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42例腎移植患者,根據編號分組,研究組21例,采用“互聯網+”延續護理,對照組21例,采用傳統護理,對兩組患者依從性、術后生活質量、并發癥、SAS、SDS評分進行對比,以及評價兩組護理滿意度,肌酐、尿素氮水平。 結果 研究組依從性(90.48%)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SAS(23.37±4.12)分和SDS(26.98±5.12)分均降低(P<0.05),護理滿意度(95.24%)高于對照組(P<0.05),肌酐(102.36±25.53)μmol /L、尿素氮(4.06±1.14)mmol/L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對腎移植患者使用“互聯網+”延續護理可以改善患者腎臟功能,改善患者術后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用藥、治療、護理的依從性,降低患者移植后的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進而通過優質的服務,患者對護理得滿意度提高,醫患關系友好,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腎移植;“互聯網+”延續護理;肌酐;尿素氮;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31-016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rnet +" continuous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kidney transpla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August 2020,a total of 42 patients undergoing kidney transplant were collected, numbered and grouped. 21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Internet +" continuous nursing, and 2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s,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 levels were evaluat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tudy group, the compliance was 90.48%(P<0.05),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was excellent(P<0.05),complications,SAS (23.37±4.12)points, and SDS (26.98±5.12)points were reduced(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24%(P<0.05), and creatinine (102.36±25.53)μmol/L and urea nitrogen (4.06±1.14) mmol/L were improved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Internet +"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kidney transplant can improve patients' kidney function, improve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negative mood,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medication, treatment,and nursing.It can als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has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s. Furthermore,through high-quality services,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is improved,and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friendly. Therefore, this method has a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Kidney transplant; "Internet +" continuous nursing; Creatinine; Urea nitrogen; Nursing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腎臟移植是對于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治療方法[1]。終末期腎病就是因為腎臟的各種原因引起的疾病導致腎功能衰竭以后,是一個替代的療法[2],最容易引起腎臟功能衰竭的應該是內科的慢性腎炎、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多囊腎,還有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3]。這些疾病導致腎功能衰竭以后,到了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它的治療方式是血液透析治療,另一個方式就是腎臟移植[4],腎臟移植后需要進行免疫治療,出院后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依從性低,不配合后續的治療護理,進而導致并發癥的發生等各種問題,影響生活質量和生存率[5],本研究探討對腎移植患者使用“互聯網+”延續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42例腎移植患者,根據編號分組,研究組21例,43~78歲,平均(60.23±8.91)歲,男8例,女13例。對照組21例,43~78歲,平均(59.94±9.02)歲,男11例,女10例。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皆簽署知情同意書,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均為腎移植患者,配合研究。排除標準:不配合研究者、精神疾病者[6]。
1.2 方法
研究組:采用“互聯網+”延續護理,在院內時進行傳統的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飲食、并發癥、康復等護理。并且將患者的資料全部錄入到電腦里,包括患者的基本資料,入院后的治療、護理過程,及出院后何時復診,何時進行換藥,出院后如何進行有效的護理等,患者和醫護人員均可以登錄系統查詢患者的資料,可以提醒患者出院后如何進行護理。建立與患者之間的微信群或微信公眾號,微信號和互聯網由專業的人員負責,患者出現問題可以得到及時和專業的解答。對需要復診和用藥的患者進行提醒,隨時與患者溝通患者的情況,及時、不定時的上門進行家訪,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等情況,由于患者腎移植后免疫力低,應注意感染的發生,有任何癥狀,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指導患者出院后如何進行飲食和康復運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患者在醫院時對患者進行疾病的相關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并發癥、康復等護理,出院后,發放宣傳冊,及對患者出院后后的注意事項進行強調。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依從性(根據是否遵醫囑,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評價)[7]、術后生活質量(使用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項進行評分,換算為百分制,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8]、并發癥(肺部感染、靜脈血栓、褥瘡、尿路感染、血液感染、腹腔感染、傷口感染)、SAS(焦慮評分,分數越低焦慮越輕)[9]、SDS(抑郁評分,分數越低抑郁越輕)[10]評分進行對比,以及評價兩組護理滿意度,肌酐、尿素氮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依從性(90.48%)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理后肌酐為(102.36±25.53)μmol/L、尿素氮為(4.06±1.14)mmol/L更優(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肺部感染、靜脈血栓、褥瘡、尿路感染、血液感染、腹腔感染、傷口感染等并發癥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
研究組護理后SAS為(23.37±4.12)分、SDS為(26.98±5.12)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質量更高(P<0.05)。見表5。
2.6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95.24%)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3 討論
由于社會老齡化、飲食問題、壓力增大等原因導致腎臟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11],常見的腎臟疾病有糖尿病腎病、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結石、尿毒癥、腎臟腫瘤等[12]。這些腎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控制,隨著病情的發展,會發展成終末期的腎病,這時就需要進行腎移植的治療,否則會導致患者死亡。腎移植就是常說的換腎,就是指將健康供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并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的治療方法[13]。腎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最理想的治療方法[14]。腎移植因其供腎不同可以分為自體腎移植、同種異體腎移植和異種腎移植,習慣上把同種異體腎移植簡稱為腎移植[15]。腎移植后需要繼續服用抗排斥的藥物,這時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如果不及時進行護理,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增加移植后的死亡率[16]。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常規的護理由于護理主動性差,針對性弱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臨床的需求。本次研究中,使用“互聯網+”延續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24%,SAS為(23.37±4.12)分和SDS為(26.98±5.12)分,并發癥為9.52%,肌酐為(102.36±25.53)μmol/L、尿素氮為(4.06±1.14)mmol/L,依從性為90.48%。“互聯網+”延續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腎功能,促進病情康復,并且降低并發癥,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和依從性。“互聯網+”延續護理是將互聯網和連續護理進行結合,通過互聯網、微信等功能,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出院后護理[17],在互聯網系統中對患者的資料進行詳細的錄入,并且將醫囑中出院后的護理方法進行詳細的登記,以便醫護人員和患者可以隨時、快速的找到相關信息。并且通過微信隨時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解答患者的問題,可以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解答和護理。由于移植后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擔心等,常會引起負面情緒,而不良的情緒不利于疾病的康復[18-19],因此醫護人員隨時進行家訪,對患者的心理、飲食、用藥等進行面對面的講解,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用藥,有問題立即到醫院復診等,幫助患者改善負面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互聯網+”延續護理利用了互聯網科技,與時俱進,具有先進性、針對性、全面性,以患者為本[20],通過優質的護理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腎移植患者使用“互聯網+”延續護理可以改善患者腎臟功能,改善其術后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用藥、治療、護理的依從性,降低患者移植后的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進而通過優質的服務,患者對護理得滿意度提高,醫患關系友好,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段亞哲,李煙花,陸小英.延續護理在腎移植術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1):2995-2998.
[2] 張娜,豐嘉敏,劉雨佳.延續性護理在腎移植術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8,25(4):52-54.
[3] 梁小玲,蘇翠玲,陳鍔.網絡視頻健康教育對腎移植患者延續護理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94-96.
[4] 孫瑩瑩,張曙偉.延續護理在腎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22):129-132,135.
[5] 楊嬌弟,宋君,葉青,等.微信延續護理模式對腎移植患者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8,259(5):68-70,50.
[6] 王習春,徐楚蓉.淺論“互聯網+”延續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微循環學雜志,2019,29(2):80-81.
[7] 秦月蘭,石小毛,何育蘭,等.互聯網+居家照護平臺在腫瘤患者PICC導管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8):986-990.
[8] 劉晶晶,劉立芳,嚴謹,等.一例高致敏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行多次腎移植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14):1101-1105.
[9] 陳麗俠.探討延續性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1):229-230.
[10] 瞿婷.在腎移植出院患者中應用延續護理對生活質量和自我管理的影響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9,49(19):265,272.
[11] 黎婉婷,于紅靜,凌冬蘭,等.慢性病患者"互聯網+延續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20,35(3):106-110.
[12] 楊金芝,孫彩霞,牛萍,等.互聯網思維下的延續性護理在PICC導管自我維護中的干預效果評價[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9,44(11):1573-1575.
[13] 蔣燕.延續性護理對心臟死亡器官捐獻(DCD)腎移植患者生存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20, 30(12):292.
[14] 申麗艷.基于"互聯網+"的延續性護理在冠心病支架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 8(6):113-114.
[15] 蔡麗霞,王淑亞,蔡建麗,等.腎移植受者出院后延續護理對其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19(7):87,91.
[16] 許曉惠,崔孝同,呂桂蘭.1例腎移植術后慢性嚴重非感染性腹瀉病人行糞菌移植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8,32(17):167-169.
[17] 李櫻,黃艷,許芮嘉,等.以醫院為主體的“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在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9,11(3):7-10.
[18] 熊海燕,胡婷婷,冷梅芳,等.基于“互聯網+”的三主體雙軌道交互式延續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34):2641-2647.
[19] 歐陽婷,易銀芝,李小玲,等.基于“互聯網+”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在脛骨假關節術后患兒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26):3330-3331.
[20] 李永芳,沈芳,何捷金,等.互聯網+護理醫療服務在中青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10):34-36.
(收稿日期: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