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思政是將思政教育全方位貫穿高職英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的重要舉措,更是達成全程、全方位育人機制的關鍵所在。建設生態文明是應天道、合國情、順民心的世紀偉業,理應融入貫穿到高職教育事業的全過程。新形勢下,高職英語教育應緊緊圍繞著圍繞生態文明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進行必要調整,做好生態文明教育的整體規劃。針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和生態文明教育整合與實踐缺失價值引領,教學體系設計不合理、教學模式滯后等問題,理應嵌入生態文明教育思政元素、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引領價值方向,積極整合生態文明教育資源、健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為高職英語教學營造的生態文明氛圍開辟一條新途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學;生態文明教育;整合;實踐
【作者簡介】羅曼林(1981-),女,漢族,湖南岳陽人,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岳陽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思想政治專項課題“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與生態文明教育整合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yzsz20-06)。
一、引言
課程思政架起了黨、國家和高等院校的溝通橋梁,擔負著為社會發展輸送具有政治觀、價值觀及生態觀的綜合性人才。從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布局到十九大提出的“美麗中國”,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戰略地位,因此,高職相關專業教材補充了相關生態文明教育的理論知識,切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教育思想落到高職實踐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實現生態化教育目標。具體而言,高職院校作為弘揚生態文明教育的“主戰場”,為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對于高職教育教學活動而言,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不僅要求學生群體掌握英語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還需要提升學生的職業勝任力,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由此可見,生態文明教育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逐漸成為高職英語課堂教育的重點。鑒于此,本文主要對高職英語教學與生態文明教育整合的實踐可行性進行系統分析,立足于現狀,提出兩者間融合實踐的具體途徑,助力高職英語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二、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中展開生態文明教育的可行性
1.生態文明教育是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創新的直接表現。對于高職英語思政教育而言,要求英語教育活動能夠實現素質化、政治化、實踐化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求高職英語教學中積極滲透時代思政元素。生態文明教育正是新時代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推動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這樣直接說明了促進高職英語教學和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機銜接迫在眉睫。因此,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將生態文明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諸多環節,顯著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2. 生態文明教育是高職英語綜合素養的價值體現。現階段,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而言,就是以培養其綜合素養為根本任務,要讓高職生群體具有英語相關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及實踐技能,而這些目標的實現與生態文明教育息息相關。譬如,生態文明教育突出了“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而高職英語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其落腳點就是學生,因此,生態文明教育是高職英語綜合素養的價值體現。
三、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中展開生態文明教育的不足
1.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缺失價值引領。現階段,高職管理層、專家學者、教師在英語育人機制構建時并未從根本上意識到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作用,導致其缺失科學的思政教育理念,無法滿足黨和國家對青年學子的殷切期盼,導致缺乏價值引領。由于高職院校在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時,并未從與黨和國家關于生態文件建設相關的政策方針、內容等思政元素有效銜接,從而使得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急需要生態文明教育,起到價值引領作用。
2.高職英語教學體系設計不合理。受多方面因素制約,教學理念、管理模式、教學體系等,使得高職“英語教學+生態文明教育”協同育人目標模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知道“英語教學+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體系設計的整體方向在何處,也不知道如何深度挖掘生態文明教育的思政元素,這無疑與課程思政背道而馳。長此以往,使得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展開生態文明教育出僅是為了思政教育而進行教學改革,實踐和理論嚴重脫節,“貼標簽”和“兩張皮”現象日漸突顯。與此同時,一些高職院校不顧英語相關課程性質的差異性,同質化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無法滿足學生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從而制約高職英語教學與生態文明教育整合。
3.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滯后。在課程思政視角下,生態文明教育在融入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的制約,部分教師群體顯然更加適應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正是由于生態文明教育的創新性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均在悄然變化,使得教師無法適應,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層次要求。同時,無法精準定位生態文明教育相關教學資源也是教學模式滯后的表現之一。研究發現,生態文明教育在融入高職英語教學課堂時,很容易出現生態文明教育教學資源出現信息不對稱問題,只追求教學資源的“量”,而忽視了“質”的問題日漸突顯。雖生態文明教育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的豐富化,但是無法精準定位教學資源,使得學生群體在大量的教學資源面前很容易迷失自我,不知道如何正確合理選擇相應的生態文明教育資源,使得生態文明教育和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成效并不理想。
四、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與生態文明教育整合的實踐途徑
1.嵌入生態文明教育思政元素,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引領價值方向。首先,高職院校管理層、專家學者、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以黨中央和國家關于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政策方針為導向,加強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地深入學習生態文明建設的文件,多措并舉,切實加大宣傳力度,保證高職不同參與主體能夠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統一。其次,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立足于學生群體的內在價值需求,緊緊圍繞著黨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讓學生群體在學習過程中深刻領會生態文明教育思想要義。比如,高職院校通過將生態文明教育嵌入英語教學課程中,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積極組織學生群體開展小組式互動交流,全面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熱情,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英語課堂上融入生態文明教育,從而起到很好的協同育人效果。最后,根植社會服務品質精神。依托高職黨組織的正確領導,為高職英語教學與生態文明教育整合提供組織保障。成立以高職黨組書記為帶頭人的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為高職英語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科建設、實踐平臺、思政教育等方面提供頂層設計規劃和指導。
2.營造良好的生態文明教育氛圍,拓展英語教學內容。現階段,課堂教學仍是現階段高職英語教育教學主要采取的方式,為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生態文明教育氛圍的營造,將生態文明教育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生態文明教育的思政優勢,促使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更加趨向于多元化,幫助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同時,生態文明教育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要削減教師的主導性,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最大程度摒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高職教師群體還可以采取媒體交互手段,提出高職英語生態文明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組織小組式討論等,全面激發學生群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熱情。
3.積極整合生態文明教育資源,健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對生態文明教育和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整合與實踐的系統解讀,應從多維度、多層次、全方位等視角出發,對于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而言,就是輔助學生群體能夠及時全面掌握相關英語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對于生態文明教育資源而言,主要集中在對學生育人機制的基本原則、基本態度、行為方式和價值導向的方面。只有將以上兩個層面進行有機融合,方可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隨著高職教育改革進程持續推進,大學英語教師應摒棄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和環境,立足于生態文明教育資源在課程思政方面的顯著特征,從不同視角健全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譬如,在大學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群體可采取個性化、針對化、精準化的教學模式,重點關注學生群體在英語課程上接受生態文明教育資源知識方面的差異性,針對性地制訂對應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同時,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促使人才培養格局不能脫離社會、市場及企業多個層次的實際需求,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因此,保證為社會輸出更為優質的有用人才,應結合實際需求,動態調整英語生態文明教育的思政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獨具特色的英語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教育是新時代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同樣是推動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為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視角,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在實踐過程中,充分運用生態文明教育的思政元素,不斷融入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和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效銜接缺失價值引領,教學體系設計不合理、教學模式滯后等問題長期存在。因此,從嵌入生態文明教育思政元素,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引領價值方向,積極整合生態文明教育資源、健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形成基于課程思政視角下的高職英語生態文明教育教學模式,以確保高職英語教學全方位踐行生態文明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陳桂霞.大學英語課堂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建設——以南京林業大學為例[J].英語廣場,2020(31):94-96.
[2]耿曉華.大學英語教學融入生態文明教育淺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9):209-211.
[3]吳彬芬.在英語教學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11):58-60,2.
[4]楊繼美.新時代大學英語與生態教育融合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4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