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目前教學中讀寫分離的現象,探討如何運用“四步法”開展初中英語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研究。通過“初步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語言,通過“深入閱讀”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框架,通過“評價閱讀”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技巧,通過“內化閱讀”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四步法”;讀寫結合
【作者簡介】蔡超一,杭州市丁荷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了“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英語語言技能。讀和寫的三級至五級目標體現了閱讀和寫作是相對獨立,但又緊密聯系的。閱讀是語言的輸入,是寫作的前提,而寫作是語言的輸出,是閱讀的延伸和深化。吉姆斯(M.S.James)在遷移理論中把學習的遷移定義為“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形成的態度對另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之影響,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羅曉杰教授也指出,讀和寫之間存在正遷移,即閱讀知識的豐富和技能的嫻熟,有助于寫作知識的積累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把讀和寫巧妙地結合起來,建構相應的互動模式。而傳統的讀寫教學存在讀寫結合意識不明確和讀寫結合關系處理不當等問題。有些教師重閱讀、輕寫作,寫作的教學時間明顯不足;有些教師重寫作、輕閱讀,對于閱讀部分處理比較倉促,使學生信息輸入不足,導致輸出困難;有些教師重視詞匯、語法的講解,忽視了閱讀技巧、篇章結構的分析,忽視了寫作的過程和內容,忽視“讀”對“寫”的促進作用。
一、“四步法”的設計思路
在我國目前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中,“三段七步讀寫整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廣泛并取得較好的效果。“重過程的寫作教學模式”關注寫作素材的收集、內容的豐富和寫作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同伴的相互批改。在此基礎上,結合目前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筆者構建了適合初中英語教學的“四步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見圖1所示)。
步驟一:初步閱讀,積累寫作語言。運用整體閱讀方法,了解文章大意和結構,學會主要句型或表達,這些詞匯、句型都是寫作所必備的前提和條件。
步驟二:深入閱讀,構建寫作框架。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句子的邏輯關系,學會歸納組織語言材料,整理思路和謀篇布局。
步驟三:評價閱讀,拓展寫作技巧。對語篇和作者的觀點進行評價,激發批判性思維,發展個性。可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標題、內容、作者的觀點、寫作的目的等方面進行評價。
步驟四:內化閱讀,提升寫作效果。讀后完成寫作任務,內化閱讀所獲取的信息。教師精心設計寫作任務,使所學的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有用武之地。
二、“四步法”教學實踐
1. 教學內容。本課例獲得2017年國家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等獎,教學內容為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讀寫部分。閱讀語篇是一則服裝店的廣告,介紹衣物的價格,主要采用降價促銷這一營銷策略來吸引顧客。寫作板塊,讓學生模仿閱讀語篇進行廣告寫作,需介紹多種衣物以及采用不同的策略來吸引消費者。話題有趣,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表達和寫作興趣。
2.“四步法”的實施步驟。
(1)初步閱讀——積累寫作語言。①讀前活動——激活背景,豐富寫作語言。上課伊始,教師播放購物視頻,引出“廣告”這個話題。通過追問自然引出課文中關于價格和促銷的詞匯和相關課外詞匯:Why do they have to wait in line on Thanksgiving Day? How do they know things are at a great sale? Where can we see ads? Why do people put ads everywhere?
[設計意圖]在讀前環節,教師可通過圖片、音樂、視頻等多種形式并結合問答來激發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用于激發閱讀興趣,導入課文詞匯等。學生積極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為寫作奠定基礎。本課教師通過觀看視頻導入話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活學生自身生活經歷。通過問答,教師適時呈現目標語言:廣告的相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子,并在交流中自然引出課外詞匯,如at terrific/very good prices,attract more customers等,豐富了詞匯量,為寫作提供了語言支撐。
② 初讀課文——夯實基礎,積累語言素材。閱讀文本難度不大,教師讓學生聽錄音填寫價格以達到熟悉課文內容和抓住關鍵信息的作用。然后學生運用相關句型進行師生問答和生生問答:How much are their ...? They have...for...dollars. 最后學生聽錄音跟讀全文,標出課文中的重讀單詞,并模仿其重音和語調。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時,以這種口頭表達的形式,有效地將讀、說、寫聯系在一起,學生熟練掌握了價格的提問方式以及表達價格的不同句式。隨后標出課文中的重讀詞匯,比如 “come, great, all,15,only, now” 等,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廣告中所需要的詞匯和表達。這些實用的詞匯和句型都是學生寫作的“資源庫”。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捕捉和運用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為寫作奠定了扎實的語言基礎。
(2)深入閱讀——構建寫作框架。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廣告(A)和一則簡化版的廣告(B)進行對比閱讀,通過回答“Why ad A is better?”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分析作者如何在廣告中吸引顧客。教師適時板書,將學生發現的幾個要點一一呈現在黑板上,并提煉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和策略。(見圖2所示)
[設計意圖]對框架結構的分析,可從解讀標題、辨別文體、瀏覽首句、思考主題、關注過渡與銜接等方面進行。本課通過對比分析,學生找出廣告的寫作方法:在開頭和結尾邀請顧客;通過問題來吸引讀者的注意;還要關注到不同顧客的需要等。教師把學生尋找到零碎信息,通過板書清晰地羅列出來,讓學生對文章的框架結構一目了然,讓學生了解每句話的功能和目的。一方面,學生全面地理解文本的整體思路以及謀篇布局的方法,構建了寫作框架;另一方面,學生掌握了多種吸引顧客的策略,提升了寫作技巧。
(3)評價閱讀——拓展寫作技巧。教師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課文廣告進行評價并對廣告進行優化:
1)How can we make this ad better?
2)Can we make the title better?
3)Can you think of mor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clothes?
4)Brainstorm other ways to make the ad even more attractive.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師設計了很多活動去激活學生的思維,對文本內容和語言進行評價和改進,讓學生有機會發表不同的見解。學生在原標題“Mr. Cool's Clothes Store”前加了幾個詞,把標題改為“Big Sale at Mr. Cool's Clothes Store”,讓廣告變得“more attractive”。在形容詞方面,學生想到了很多,如comfortable, beautiful, wonderful,fashionable等,讓寫作語言更豐富和充實。隨后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想到了“buy one, get one free/ get another one at half price”的廣告詞、用“free delivery”、打折券和試用品等銷售策略進行廣告寫作。此活動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經歷,打開寫作思路,拓展了寫作技巧,寫出的廣告充滿個性。
(4)內化閱讀——提升寫作效果。在讀后環節,教師依托文本話題,設計“Write an ad for a store and present it to the class”的小組活動,廣告內容可以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stationery store, sports store, furniture store, book store。小組完成語言輸出之后,學生逐條對照checklist(見圖3)對同伴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評價。有的學生評價標題十分吸引人,有的學生評價該作文中有很多的“selling strategies”,還有的學生這樣評價該作文考慮到了不同顧客的需求:“For children,... For adults...”。
[設計意圖]在閱讀、交流、比較習作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習作的內容、語言、謀篇、技巧等方面,保障文章通順清晰,確保各項要點能兼顧獨立性和連續性。學生不僅相互共享優秀的學習成果,相互促進,且對自己的作品也有了評價的參考依據,對后續習作自我修改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三、“四步法”教學反思
閱讀文本為寫作提供背景和素材,通過閱讀的四個環節,學生“積累了寫作語言”“構建了寫作框架”“拓展了寫作技巧”和“提升了寫作效果”。“四步法”有以下幾個優勢:1.該模式中,既有學生獨立閱讀文章,又有4人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和寫作,學生能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在寫作中體驗到成功感。2.整個教學環節緊密聯系,層層遞進,將閱讀策略和寫作技能的培養結合起來,達到讀寫整合、以讀促寫的目的。
運用“四步法”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運用“四步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設計的寫作任務要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2.教師在各個環節充當的角色應有所變化,在閱讀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和處理信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在討論和寫作階段,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協調各個環節,讓寫作任務順利完成,在此充當組織者和協調者的角色。
閱讀以積語言,豐思想、寫作以用語言,表思想。閱讀和寫作密不可分,教師應堅持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寫作能力得到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羅曉杰.高中英語讀寫技能整合教學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姚旭輝,周萍,陳纓,沈琴芳,萬頃.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寫整合:鋪墊與輸出[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4]樓成芳.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寫聯動活動設計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