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時代,對于高中學生英語知識與英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英語課程教育模式下的弊端逐漸涌現,迫切需要教師針對新高考時代要求,對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研究制訂新的教學策略,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做出更新完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下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筆者已有的工作經驗重點提出了新高考時代下高中英語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期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制定
【作者簡介】王雅楠,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
高考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一起應對。高中英語是高考的重點學科之一,從目前來看,新高考制度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不斷深入落實,并且在全國逐漸鋪展開來。教師在此背景下開展新時期的高中英語教學,需要認清教育發展形勢,不能因循守舊、按部就班。教師要對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根據新要求做出相應改善,以有效提升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當下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多選取“填鴨式”教學模式,按照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設計一味照本宣科,講解結束后給學生布置大量課后習題,試圖通過實行英語“題海戰術”來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可見高中英語教學手段有限。雖然單一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盡快完成提前制訂的教學課時安排,但高中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從教學效果來看,嚴重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效果有限,不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發散,不適應于新高考模式下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出的要求。
2.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在高考的大框架下需要學習和考試的科目較多,時間精力有限,本身具有一定的學習壓力。高中英語內容廣泛,難度較大,其中包含了如associate等難以記憶的單詞、過去現在時等多種時態、倒裝等多種復雜語句。部分學生在學習高中英語學習時,會因英語知識的復雜而感到無所適從,逐漸對英語課程學習失去學習興趣與學習自信,學習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長此以往,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進步與提升。
3.綜合能力培養不足。英語是一門外語學科,“聽、說、讀、寫”是對英語這門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其中“聽”與“說”位于前列,可見英語學習中更基礎且更重要的還是培養與提升學生與外國人的正常溝通能力。然而,在當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教師將學生“讀”與“寫”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目標和內容,在聽說能力尤其是“說”方面的教學投入則相對較少,一方面會導致學生自身對于聽說能力的不重視,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新高考課程要求,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新高考”時代下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的具體策略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重要指引者,其教學水平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影響重大。為了適應高中英語新高考教學要求,首先要從教師做起,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讓教師具備更加專業的能力開展英語課程教學,讀懂、弄透新高考教學理念,真正將教育事業與國家發展大局相結合,將學生個人素質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提高自身的教學責任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慎重思考。
學校可通過引入高素質教師人才、加強現有教師培訓力度等方式努力提高高中英語師資力量,通過召開新高考形勢分析會、教育專題培訓會、教學經驗交流會等方式提高廣大英語教師對新高考的重新認識,讓教師切實重視新時期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力度。也可以在校內組織實行“老帶新”的教學模式,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良好的老教師與新教師結對互助,根據新高考教學要求,通過互相分享教學心得、到老教師所在班級聽示范課學習等方式,發揮老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同時新教師可以教給老教師關于信息技術教學等方面的內容。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課堂地位。在高中英語學科的新考試要求與教學要求下,教師要切實做好教學角色的轉變,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堅持由易到難的教學規律,適時增加課堂互動環節,可以由傳統的師對生模式豐富拓展到生對師、生對生模式,為學生創造一個鍛煉提升與表達自我的教學空間。教師可以將英語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國際上的應用廣泛性向學生進行敘述,也可以在課堂中適當講述與英語有關的故事情節,加深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認知理解,提高對高中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其在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對于高中英語學習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在教學形式方面,當下多媒體技術融入教學中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并相關技術正不斷趨于成熟。英語教師可以借助當下信息技術與網絡條件的發展優勢,通過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音視頻展示、微課錄制等方式,輔助開展英語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形式,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效果。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展示與教材主題相關的音視頻、動畫、電影片段、宣傳片等形式,將學生吸引到英語課程學習中來。如在英語新課程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導入、故事傳說導入、現實聯系導入等方式引入主題,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獲得愉悅體驗,又能夠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助力教學課程的開展。
3.做好基礎知識積累,指導學生高效學習。學好一門語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通過長期不斷的積累才能夠做到熟練運用。英語是一門注重知識基礎的學科,與漢語之間具有眾多不同之處,學生只有具備牢固的基礎知識才能夠開展深層次的高中英語課程學習。新高考對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做好每一次的基礎知識積累,從而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為新高考做好充分準備。高中英語教師一般具有多年的教學從業經驗或是高學歷的英語學習經歷,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教給學生英語知識與英語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夯實英語知識基礎。
新高考對于學生的詞匯等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要求,而僅僅依靠英語教材上的詞匯量與閱讀量還不能滿足新高考要求。教師可以結合已有的經驗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接收水平向學生推薦難度適中的課外讀物,同時要求學生做好相應的讀書筆記,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英語學習視野。同時,教師在對課堂知識進行講解時,要注重知識的聯動性,做好基礎講解的同時,圍繞該知識點拓展近義詞、反義詞、同義短語等內容,幫助學生做好基礎知識的積累。
4.開展英語課堂實踐,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新高考政策的制訂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密不可分,二者都希望學校培養出個人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結合聽、說、讀、寫基本要求,合理進行教學配置,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讓英語教學更具現實意義,盡可能避免英語學科中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所謂高分低能,即學生做題能力強但口語表達能力弱,不敢說、不能說、不會說,不能將所學內容用到實處。這種現象不利于學生真正提升自我,達不到預期的英語課程教學效果。教師要給予學生口語表達的時間,同時通過積極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大聲朗讀英文內容、大膽用英語方式與身邊人交流互動。這樣的教學既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助于學生領悟新高考理念,提升英語綜合實力。
對于英語教材中出現的人物對話形式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兩兩一組,對教材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將自己帶入到教學情境中來,用英語與同伴對話,并且互相點評,共同提升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最后由自主推薦等方式選出兩組同學向全班進行展示,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有關英文文章時,可以鼓勵學生多讀幾遍了解文章內容后,用英語對文章大意進行簡要復述,可以充分提升學生對英語關鍵信息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實踐運用能力,對于讀后續寫等新題型具有較大的幫助。
5.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推動開展英語教學。良好的教學開展過程需要有效的教學評價來進行持續推動。在新高考時代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也應隨之更新完善,可以根據評價主體分為對教師與對學生的兩種教學評價體系。
對于教師的教學評價方面,要重點對教學監督管理制訂相應的評價體系,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進度、教學效果、學生滿意度等方面綜合做出評價,同時將教學評價結果與教師的考核體系、工資狀況、晉升機制等相掛鉤,幫助教師正確解讀與把握新高考教學要求,激勵教師做好當下的英語教學工作。
對于學生的教學評價方面,要注意從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評價出發點,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測評結果等內容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與階段學習作出相應評價,將學生引入到英語學習的正確方式方法中來。同時,教師要把對學生的教學評價當作一種有力度的教學反饋,借此對之前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與總結,并為接下來新知識的課程學習或舊知識的回顧復習提供教學設計思路。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時代的到來勢必會對當下的教學模式產生一定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師要積極借助這個機會對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通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好基礎知識積累、開展英語課堂實踐、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方式積極適應新高考改革要求,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提高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率,全力迎接新高考挑戰,進而讓新時期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張敏.“新高考”時代下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31):215.
[2]黃藝榕.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29):174.
[3]吳霓,鄭程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20(1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