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茹 詹團結 李文殷 吳文雅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產科患者中,取優質護理模式聯合應用的臨床成效及在生活質量方面影響。方法:此次研究篩選患者70例,均于本院產科收入,行分組處理后,組別類型為:對照組、觀察組,指導依據為:電腦隨機法,2組患者資料收集時間在: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其中,常規護理用于35例產科患者,優質護理用于35例產科患者,并將其分別設為研究對照組、觀察組,比較2組產科患者的最終成效,內容有:心理狀態(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護理指標(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結果:(1)比較SAS評分、SDS評分,產科患者護理干預前,有較小差異,P>0.05;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干預后,評測觀察組產科患者,SAS評分(34.12±3.78)、SDS評分(37.61±3.29)相較對照組產科患者(42.77±3.65、45.58±3.91),觀察組低,P<0.05;(2)關于生活質量、滿意度,評測數據予以比較,(83.49±3.51、83.84±2.01)VS(92.06±1.98、93.45±1.55),觀察組產科患者居更高水平,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模式,既可在其焦慮情緒、抑郁情緒方面進行較好改善,又能促進產科患者生活質量、滿意程度進一步提高,推廣價值顯著。
關鍵詞:產科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優質護理;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臨床主要學科中,產科占據關鍵性比例,以女性患者各類疾病的研究為主,屬于一門綜合性科室[1];據臨床相關調查顯示,產科收治患者中,其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較弱,加之外界因素影響,患者情緒積極性不高,會明顯提升其應激反應風險性,進而在患者生活質量、生命健康方面,構成嚴重性威脅[2]。基于此,本文課題研究將圍繞優質護理模式分析,探究于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本院產科收治患者(n=70例)的臨床成效,現整理相關信息,并做如下論述。
1臨床背景與方法
1.1臨床背景
研究同意文件頒布后,根據需要對院內患者予以抽取,并做分組處理,選用分組方式為:電腦隨機法,具體組別為:對照組、觀察組,2組調查統計后發現,均來自醫院產科,病例數總計70,入院起止時間在:2020年1月、2021年8月,分析如下。對照組產科患者:共計35例,年齡范疇中,下限值24歲,上限值38歲,均值(31.05±1.17)歲;觀察組產科患者:共計35例,年齡范疇中,下限值25歲,上限值36歲,均值(30.59±1.02)歲。關于以上臨床信息(組內例數、年齡值),產科患者組間差異無區別,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科患者】:用以常規護理,如:患者體征、臨床反應監測,用藥指導,專科護理等;
【觀察組產科患者】:用以優質護理,具體內容包括:(1)基礎評估。患者入住產科后,整理其臨床資料、家庭經濟狀況、既往病史、現病史等信息,而后護理人員需全面評估,該階段內,可查閱網絡文獻,對其入院期間的護理規劃進行簡單制定[3];同時,住院手續辦理結束后,對于患者一覽卡、床頭卡、腕帶,護理人員應及時核對相關信息,確保其一致性。(2)心理護理。面對陌生環境、未知治療方案時,焦慮情緒、負面心理在患者中普遍存在,面對此類現象,護理工作人員需提高重視度,第一時間與患者家屬進行聯絡、溝通,掌握其性格特征、個人喜好后,深入病房,與患者主動交流,取得其信任感,并分享本院成功治療案例,幫助患者重拾治療自信心,分娩勇氣[4]。(3)衛生清潔。病房環境方面,以衛生打掃、嚴格消毒為主,即:床面平整,床下物品擺放有序;患者個人衛生方面,應指導其及時清潔皮膚、會陰部位,更換衛生護墊及內褲,避免感染現象發生。(4)專科護理。對于有手術需求的產科患者,術前,對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后密切監測陰道出血、子宮收縮及切口敷料情況;術后,對引流管內液體顏色、性質,有無阻塞現象,并對導管做固定處理,避免其他意外事件出現[5]。保持產婦舒適體位,勤翻身,防壓瘡。術后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栓塞。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預防或降低護理并發癥的發生。(5)膳食調整。產婦術后少量進食半流質飲食、排氣后將清淡、易消化原則嚴格落實,與患者個人喜好結合后,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對其膳食規劃進行調整,在部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營養素食物中,根據產后血糖情況制定個性化食譜,還需忌油膩、忌辛辣、強刺激食品,在家屬、護理人員的陪伴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產后42天后需到內分泌科復查血糖情況。
1.3判定內容
1.3.1比較產科患者心理狀態: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
1.3.2比較產科患者護理指標: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
其中,產科患者SAS評分、SDS評分高低與其焦慮情緒、抑郁情緒成反比關系。
1.4統計分析
產科患者心理狀態(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指標(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用T檢驗,全部內容均可在研究計量資料中歸納,組間表述用()形式,臨床處理時,選用軟件SPSS20.0版本進行,具備統計意義的衡量標準為:P<0.05。
2研究結果
2.1心理狀態
護理前階段,產科患者關于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小,P>0.05;護理干預后,以上評分明顯好轉,相比較來說,數據在觀察組產科患者中低,P<0.05。詳見表1.
2.2護理指標
生活質量、滿意度相比對照組產科患者,具體評分在觀察組產科患者中高,P<0.05。詳見表2.
3分析討論
近幾年來,在臨床護理要求逐漸提升的整體背景下,優質護理模式應用率也在提升,是以醫院產科收治患者為中心,通過了解其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而后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對“以人為本理念”進行了充分體現,在患者最終療效方面保障性較好[6]。
本文結果中,研究指標顯示:(1)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差異小,P>0.05;臨床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科患者SAS評分(34.12±3.78)、SDS評分(37.61±3.29)VS對照組產科患者(42.77±3.65、45.58±3.91),數據低,P<0.05;(2)生活質量、滿意度方面,產科收治患者有統計意義,具體評分為:對照組(83.49±3.51、83.84±2.01),觀察組(92.06±1.98、93.45±1.55),可見,后者較前者高,觀察組產科患者優勢明顯,P<0.05。對其原因深度探究后得出:就產科收治患者而言,常規護理前提下的優質護理,能夠著手于患者基本病情,通過入院評估、分析,掌握其臨床資料,而后在患者心理方面進行有效疏導,以此來緩解其負面情緒,幫助患者重拾治療勇氣;同時,衛生清潔、圍術期各項注意事項干預,還能夠增強患者自我認知,提高其治療舒適度,保障手術療效,預防合并癥出現[7]。另外,膳食規劃調整,能夠對產科患者體內所需營養物質及時補充,確保其各項指標均衡性,提高預后水平。
綜上所述,產科患者治療期間,優質護理模式效果確切;一方面,對其焦慮情緒、抑郁情緒的改善較好,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滿意程度,可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鐘麗晶. 優質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人人健康, 2019, 505(20):211-211.
[2]秦麗. 健康教育和優質護理服務在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飲食保健, 2019, 006(009):275-276.
[3]劉美閣. 細節管理在婦產科優質護理活動中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 2019, 17(017):210-211.
[4]羅建英.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03):315-316.
[5]付丹丹.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6):209-210.
[6]劉雪穎.微信平臺在產科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10):64-65.
[7]李析蒨,高玉紅,李金秋.舒適護理服務對婦產科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0,15(1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