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敏 吳春花
摘要: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老齡化進程的推進,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發病率逐年增加。CHF存在預后不良、難以根治和存活率低等嚴重問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運動康復護理可增強患者機能、強化心臟功能、調節血液流動、優化激素水平等作用,但多數患者對于如何科學的進行運動康復護理知識掌握有限。在此,本文通過參閱相關文獻報道,特對CHF患者運動康復護理的適應癥和禁忌癥、護理實施、護理現狀及展望進行了綜述,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 運動康復護理;現狀;展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1. CHF患者運動康復護理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大量的臨床研究匯總發現,運動康復護理可能的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血管新生,恢復血管內皮功能,改善心肌血流;調整迷走神經功能;調節骨骼肌組織的代謝和功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等[6-7]。基于EACPR文獻,心臟功能NYHA I~III級CHF患者可考慮運動康復護理。美國心臟協會則推薦:心功能II~III級、射血分數小于40%[8]。運動康復的禁忌癥相對清晰:(1)相對禁忌癥:體重指標過高、心律失常或心率過高等;(2)絕對禁忌癥:血管栓塞、急性全身性疾病、心肌梗死、心房顫動、重度高血壓等[9]。
2.CHF患者運動康復護理實施
2.1 有氧訓練
臨床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改善CHF患者氣體交換、心率儲備、外周血管阻力及血壓。有氧運動動作簡單基本不需要特殊技巧,一般包括步行、有氧操、慢跑等。有氧訓練的強度從低到強,隨后根據患者身體耐受性逐步延長訓練量或增加運動強度[10]。每天運動的持續時間可以是 1 次完成的,也可以是多次每次不少于 10min 的運動時間的總和。基于心臟功能危險分級,胡爾西達木等[11]針對77例CHF患者制定了針對性的以步行為主的家庭運動康復措施。護理三月后,患者LVEF、6MWD、QoL等指標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運動耐力得到提升。此外,范月英等[10]研究發現6分鐘步行可顯著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身體質量。
2.2 阻抗訓練
阻抗訓練是通過對抗阻力而提升肌力和心肺功能的一種訓練方式[12], CHF患者主要的抗阻訓練形式包括輔助彈力帶及各種類型的訓練器械訓練,上述訓練并不會增加心肌負荷,更適合老年人群[13-14]。阻抗訓練是有氧訓練的重要輔助措施,可在有氧訓練后進行。每次阻抗訓練課可延續15~20min,訓練范圍涵蓋5~10個肌群。趙靜等[15]選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彈力帶阻抗訓練。護理干預2月后,患者LVEF、NAHA、LVEDV和6MWD等指標明顯改善,說明阻抗訓練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李瑤等[16]采用八珍湯及抗阻運動用于110例老年CHF患者的治療。治療3月后,患者胸悶、體倦、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P<0.05);與此同時患者Hb、AMC、ALB、TRF、6MWT等評分有效改善,效果顯著(P<0.05)。白延平等[17]運用適量抗阻運動也獲得了相似的結論。
2.3 參考心功能分級實施運動康復護理
參考心功能分級實施運動康復護理是指基于心臟評分指數進而制定的針對性運動康復護理措施:基于不同的心功能調整患者每日運動時間、運動次數、運動強度等。此外,當患者具有自主行為時,鼓勵患者自行洗漱、大小便、步行散步和下床行動等,這有助于其康復效果的提升。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和心功能分級理論,張曉蘭[18]應用運動康復與認知功能訓練對76例CHF患者進行護理。護理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此外,患者認知功能、精神狀態及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明顯改善。基于代謝當量,顏仙芬等[19]針對心功能II、III和IV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制定了針對性的運動康復護理,具體內容包括:床上被動訓練、床下主動訓練和6分鐘步行等。干預3月后,患者6min步行時間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2.4 其他運動康復護理
除上述措施外,科研人員不斷研究拓展其他運動護理措施,包括吸氣肌訓練、電刺激、聯合措施等,并取得了可觀的實踐效果。袁佳銘等[20]采用吸氣肌訓練結合有氧訓練聯合用于34例CHF患者進行4周的治療,患者6MWD、Borg呼吸、Borg疲勞、靜息和運動狀態下心率和血氧、休息次數等指數得到明顯改善,效果顯著(P<0.05)。針對不同誘發的豬心力衰竭模型,張南南[21]應用脊髓電刺激(50Hz,200us和90%MT)護理治療9周后,發現實驗組心臟收縮壓、關鍵激素水平及炎癥因子水平狀態得到優化和恢復,這說明脊髓電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力衰竭狀況。張鴻梅等[22]對94例CHF患者進行護理行認知行為干預聯合最佳運動耐量訓練。護理后,患者心臟指數和左室射血分數明顯改善,患者身體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效果顯著。
3.CHF患者運動康復護理的現狀及展望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CHF患者的運動康復護理起步相對較晚,取得的臨床實踐相對較少。
4. 小結
綜上所述,運動康復護理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顯著的治療護理措施,能在較短時間內明顯的改善CHF患者身體和生活質量并降低患者死亡率。然而,運動康復護理的實施需要患者身體條件、運動處方和方案、運動儀器、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等多方面的協同配合,并及時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以便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昕. 運動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級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2(8): 1106 - 1108.
[2] 梁小錦. 運動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20, 211(8): 132 - 133.
[3] 陳姝錦, 閆海艷. 自我效能干預聯合運動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0, 39(18): 3411 - 3415.
作者簡介:彭春敏,1975.03,女,漢族,安徽省,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心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