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必修課程,占據高考較大分數。英語語法是英語這門語言的法則和規律,既是學生們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只有在充分掌握英語語法的基礎上才能靈活運用英文單詞和語句,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增強自身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在新課改要求下,英語語法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因此,本文在闡述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目前存在問題基礎上,論述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優化語法教學改革的對策和方法,希望其能為提升語法教學水平提供參考性思路。
【關鍵詞】高中;新課改;語文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王彤,甘肅省天水市第六中學。
新課改是我國教育部門根據國內外教育發展情況制定的新的教學規范,其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語教學不僅應滿足學生的畢業和就業需求,還應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人才需要,素質教育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語法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順應新課改要求,將培養學生語法應用能力作為重要方向。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語法教學的重視程度,實現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 缺乏系統性的語法教學。語法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和框架,只有在熟練掌握語法的基礎上才能靈活運用英語。從目前高中的語法教學實踐來看,受到課程時長、教學任務進度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往往不對語法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的整理,而是教材單元學習中遇到哪方面語法知識便講授哪方面的語法知識。雖然在多個學期的學習后,學生能夠掌握一些語法知識和技巧,但是較為零碎和松散,學生無法形成系統化、完整化的語法框架,語法的實際應用教學受限。同時,松散的語法教學常常會導致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遺忘和遺漏,不利于后續教學工作開展。因此,若想提升語法教學的效果應解決系統性語法教學欠缺的問題。
2. 缺乏實踐性的語法教學。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更加強調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對于英語語法來說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發現自身掌握情況,慢慢培養英語語言習慣和語感。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語法教學中,往往單純地講授理論知識,很少結合實例和高考真題引導學生利用語法知識,也很少組織各類實踐性的活動訓練學生語法應用能力。長此以往,學生雖然掌握了許多理論知識,但在閱讀、寫作、交流中仍然無法充分應用語法,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可見,缺乏實踐性的語法教學也是影響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3. 語法教學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語法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框架較為復雜且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語法時往往提不起學生興趣。再加上英語本就屬于外國語言,與中文學習差別較大,學生們更不愿意學習并鉆研語法知識。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影響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現實情況來看,教師在講授語法知識時往往采取口頭敘述、板書講述等方式,很少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地展示學習內容,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和目光,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可見,高中語法教學普遍存在枯燥、無趣的問題,無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應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解決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4.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心理障礙。相對于中文來說,英語是外來語,其表達方式和應用方法與中文具有較大差異,語法知識的扎實掌握需要在良好語言環境下才能實現。對于我國大部分高中生來說平時的學科學習已經占據很大部分時間,他們很少有時間到英語環境中學習并應用英語。還有一部分學生受到語言天賦、學習興趣、英語基礎等因素影響,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具有畏難情緒,無法端正學習英語的態度和心理,在學習中稍微遇到一些困難便很容易放棄。學生在英語語法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學校和教師應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克服心理障礙,推動語法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 高中英語新課改的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改革是現代教育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順應世界改革潮流的重要舉措。在新課改要求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不僅應滿足學生高考和就業的需要,還應滿足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因此,英語語法教學改革是新課改要求下的必要舉措。語法教學主要為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話題五個方面,在新課改標準下語法教學應突破傳統教學限制,有策略、系統化地開展語法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法的學習和總結中,形成適合高中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
2. 新時期高考發展的需求。新時期下高考仍然屬于應試教育,但是其考察題目和內容更具靈活性、創新性,不僅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素養,還考查學生對語法的綜合應用能力。尤其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我們可以通過選擇題和閱讀題發現語法的考察更加注重應用的得體性和實踐性。學生若想在考試中順利完成聽力、選擇、閱讀和寫作,必須系統、全面地掌握語法知識。可見,為了滿足高考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考察,有必要改革目前的語法教學內容、方式以及方法,實現學生語法應用能力的針對性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
三、 優化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改革的對策和方法
1. 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消除其畏難情緒。學習態度影響著學生們語法學習的心理狀態,影響著最終語法的學習效果。為了推動語法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教師首先應端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使其認識到學好語法才是學好英語、拿到高分的關鍵。同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狀況,對英語基礎較差、畏懼學習英語的學生給予幫助和關懷,幫助其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問題,使其能夠跨越學習語法知識的階段性障礙,引導其建立強大的內心和學好語法的信心,營造班級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對教師的信任程度。比如,在學習定語從句這個語法知識時,教師應在授課前消除學生對從句的恐懼心理,從簡單到復雜、從理論到應用循序漸進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2. 注重語法教學的系統性,進行完整性教學。正如上文所述,教師的語法教學缺乏系統性,往往教材課文涉及哪個知識點便講解哪個知識點,很少實現知識點與知識點間的網狀聯絡。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應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采取系統性教學策略,給予語法教學單獨的課時,按照順序和邏輯原則從基礎語法講解到高級語法講解進階。系統性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對英語語法有著全面、整體、宏觀的把握和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微觀內容。比如,教師應抽出五個課時將主語從句、表語從句、定語從句、賓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等主要的語法知識進行簡單介紹,當學生對各類從句有著初步、基礎的認知后,根據教材學習進度深度講解相關語法內容。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對各類從句的陌生感,還能夠實現有邏輯、有針對性的語法教學。
3. 創設良好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語法是英語語言的應用規律和基礎,學生在沒有英語語言環境下學習是較為困難的,英語語感和應用經驗都需要在長期的學習和應用中才能夠獲得。可見,英語情境在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學習效果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此,教師在語法教學中應注重對英語語言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進入到英語交流和對話氛圍中,實現沉浸式、體驗式英語學習。比如,教師在課前可以播放《老友記》《小謝爾頓》等適合基礎口語學習的美劇,幫助學生進入到英語學習的情境中。同時,教師在語法教學中盡量采取全英教學,鍛煉學生們的聽力、理解和對話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4.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其學習主動性。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生處于課堂中心地位,教師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學生需求展開。為了貫徹響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堂參與時間,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總結語法知識,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語言表達訓練,使學生反復運用并熟練語法知識,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進行積極思考和探究,實現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語法知識。比如在學習必修二第四單元“Wildlife protection”時,教師應給予學生課堂互動和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口語練習中感受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使用技巧,為后續的語法知識學習做好充足準備。
5. 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缺乏實踐性應用環節也是高中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為此教師應策劃多種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中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諸如英語話劇、音樂比賽、體育活動等形式,合理設計活動的各項環節,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鍛煉所學的語法知識,增強其理論實踐能力。同時,在活動中學生還可以總結收獲和不足,從而對欠缺知識進行加強,更好地學習、掌握和歸納語法知識。
四、結語
為了積極適應新課改要求,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應將培養學生應用能力作為改革方向,適應新高考和未來社會的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從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注重語法教學的系統性、創設良好學習情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應用能力這五個方面出發,切實優化語法課堂教學,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基礎上增強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彩霞. 三維語法教學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D].喀什大學,2021.
[2]王勤.淺析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校園英語,2021 (2):182-183.
[3]盧綠云.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21(1):141.
[4]明霞.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0(32):57.
[5]徐紅.淺談新課程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定位與策略[J].智力,2020(24):14-15.
[6]趙亞蘭.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優化策略淺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7):117.
[7]張玲玲.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法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下),2019(10):40-41.
[8]陳剛.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法教學策略探究[J].高考,2018(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