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這句話向我們表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英語教學的需求與標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語言環境的營造與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創造機會,提供平臺。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英語“沉浸式”教學展開研究與探索,使學生在“沉浸”中學習,在“沉浸”中思考,在“沉浸”中實踐,強化英語學習、鍛煉英語能力、提升英語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沉浸式;教學
【作者簡介】張英歌,江蘇省新沂市墨河馬場小學。
沉浸式教學法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加拿大,是一種以第二語言作為直接教學語言,從而為學生營造“沉浸式”語言學習環境的外語教學方法。隨著二語教學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入,沉浸式教學法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本文中,我們所討論的“沉浸式教學法”,指的是以營造英語語言環境為前提,以促進學生英語實踐為途徑,以提升學生英語素養為目的而構建的具有自主性、體驗性與實踐性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通過“引入全英文本”“實現全英教學”“組織全英活動”“打造全英空間”等途徑,充分發揮沉浸式教學法的優勢,激活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靈感,深化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使學生在“沉浸”中樂學,在“沉浸”中求知,在“沉浸”中啟智,在“沉浸”中成長。
一、引入全英文本——在主題閱讀中實施“沉浸式”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將閱讀僅僅局限在教材之內,則語境難免過于單一和刻板,難以使學生產生“沉浸式”的閱讀感受。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不妨圍繞教材中的主題引入繪本、美文等全英材料,使學生感知同一主題之下不同場景、不同視角所展現出來的不同的表達方式與文化氛圍。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在全英文本營造的語言情境中產生“沉浸式”學習體驗,從而全面體會英語語言的魅力,感知英語語言的思維。
例如,在江蘇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5 “A party”這一單元的教材中,學生從Mike跟朋友們的聚會中學習到了What are you going to... I'm going to ... Are you going to...等句型,并了解了關于聚會的一些禮儀與常識。然而,“一般將來時”的相關句型并不僅僅應用于聚會場合,而中西方國家聚會中也不僅僅只有教材中體現出來的禮儀與常識。如果教師將教學局限于這一單一場景中,則容易限制學生的學習思路,難以使學生產生“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于是,教師為學生引入了The surprise party, How to have a party, Spot's Birthday party三本繪本。當學生閱讀這三本繪本的時候,他們沉浸于不同的故事情節與語言情境中,體會到不同的聚會禮儀,并了解到“一般將來時”在不同場合的用法,在不知不覺之間強化了知識學習與文化學習。可見,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全英文本,在主題閱讀中實施“沉浸式”教學,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實現全英教學——在師生互動中實施“沉浸式”教學
“沉浸式教學法”最初的含義就是要求教師全程采用第二語言授課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二語學習的情境,提高學生二語學習的效率。盡管隨著英語教學研究的不斷發展,“沉浸式教學法”擁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與廣闊的外延,但是全英教學,在全英互動中為學生營造“沉浸式”學習氛圍,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仍是“沉浸式教學法”的核心與基礎。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把握語言的難度與節奏,采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堅持全英授課,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實現“沉浸式”學習。
例如,在江蘇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語言敘述向學生闡釋hobby的意思,并引入本單元的重點句型:“Hobby”means the things you like doing. For example, you like reading, and reading is your hobby; you like swimming, and swimming is your hobby. You like singing, and singing is your hobby...If you want to introduce your hobby or some other people's hobbies, you can say: I like..., She likes..., He likes..., They like...and so on. Now who can tell me what your hobby is? 通過教師的這段全英闡述,學生不僅能夠理解hobby的意思及 I like..., She likes..., He likes..., They like...等句型的用法,還能夠訓練英語思維,并與教師展開英文互動。顯然,教師通過全英教學,為學生營造了“沉浸式”學習氛圍,使學生習慣于用英語傾聽、用英語表達、用英語思考。
三、組織全英活動——在課堂活動中實施“沉浸式”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全英活動,將刻板的知識學習變成生動的語言實踐,使學生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地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交流。因此,“沉浸式”教學視域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演講、辯論、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熱烈而活潑的氛圍中,不自覺地擺脫對于母語的依賴,減少母語對于英語學習的干擾,從而逐漸形成英語思維,提升英語素養。
例如,在江蘇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4“Road Safety”這一單元中,學生學習了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following the rules, wait for the green man, 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等跟道路交通安全有關的短語。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o keep the road safety, the traffic rules or people's consciousness?為主題開展辯論賽。在辯論賽的唇槍舌劍之間,學生根本沒有機會將自己的語言體系由中文轉換成英文,再進行表達,這迫使他們沉浸于英語語境中,直接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這樣一來,教師實現了“沉浸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也促進了學生英語思維與英語素養的發展。再比如,在江蘇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這一單元中,學生學習了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等句型,并學會了如何利用這些句型表達自己的夢想。然而,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看到、聽到的都是別人的夢想,并非他們自己的心聲,這很難引發他們的情感、引起他們的共鳴,使他們進行“沉浸式”學習。于是,教師要求學生以“My dream”為主題進行演講。在演講中,學生嘗試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夢想,傳遞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沉浸到了英語語言情境中。這兩個案例向我們表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全英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擺脫對于母語的依賴,沉浸于英語語境中,實現“沉浸式”學習。
四、打造全英空間——在環境熏陶中實施“沉浸式”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想實施“沉浸式”教學,不能僅僅關注課堂“小環境”的創設,還應該將教學眼界延展到更為廣闊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會生活領域,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受到英語語言的影響和英語文化的熏陶。一般來說,在校園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辦英文板報、張貼英文標語、播放英語新聞及歌曲等方式,為學生打造在校全英空間;在家庭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跟家長開展英文親子共讀、英文親子游戲等活動,從而為學生打造家庭全英空間;在社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搜集英文公共標識、抄錄英文廣告語、收聽英語節目等活動,從而為學生打造社會全英空間。通過全英空間的打造,教師能夠強化英語語言環境對學生的熏陶,使學生實現“沉浸式”學習。
例如,在學習江蘇譯林版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通過以下途徑,為學生打造了以Signs為主題的“全英空間”:首先,校園全英空間。在學習“Sign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要求每個學生圍繞某個英文標識創作手抄報,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示這個標識的圖案、口號、作用、起源等相關知識。然后,教師將學生們的作品張貼到班級的墻壁、學校的走廊、操場的展板等位置,供全校同學觀摩欣賞,從而為學生打造校園全英空間;其次,家庭全英空間。教師為學生推薦了Never pat a bear—A book about signs和Signs are everywhere兩本繪本,要求學生跟家長共同閱讀這兩本繪本并制作讀書卡片,書寫讀書心得,從而為學生打造家庭全英空間;最后,社會全英空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搜集在各個場所見到的英文公共標識,并嘗試結合場所的具體情況,理解這些標識的意思及作用,從而為學生打造社會全英空間。顯然,通過這些全英空間的打造,教師能夠促進學生的“沉浸式”學習。
綜上所述,《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這恰恰表明了沉浸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善于通過“引入全英文本”“實現全英教學”“組織全英活動”“打造全英空間”等形式,借助“主題閱讀”“師生互動”“課堂活動”“環境熏陶”等平臺構建“沉浸式”教學模式,并以此為契機,推進小學英語教學創新,促進英語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吉.沉浸式教學法在小學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以蘇州市某外國語實驗學校英語教學為例[D].蘇州大學,2016.
[2]單立華.農村小學英語“沉浸式教學法”探索路徑——基于農村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提升[J].現代教育,2019(11):54-55.
[3]王燕芳.兒童意義的小學英語沉浸式語用特色課程的開發研究[J].名師在線,2021(4):8-9.
[4]李可心.讓學生真正“浸入”英語的學習世界——美國沉浸式外語教學模式對國內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小學時代,2020(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