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中學 鄭永春
快樂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英國教育學者赫伯特·斯賓塞提出的,他在自己的書里提道:“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快樂教育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在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學習的途徑和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它為學生帶來一定學習便利性的同時,也使學生面臨更大的學習壓力,甚至除了睡眠時間,學生的時間無時無刻不被學習占據,這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意識,反而會導致學生逐步失去學習興趣。這對于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來講,也同此理。雖然體育學科較比其他學科而言,理論學習內容并不多,大都要求學生進行肢體運動。但是,教師也會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布置體育理論及實踐作業。因此,在這種狀態下,快樂教育理念更加被人們所認可。
在信息技術時代,教育人士大都會利用手機電腦等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因此更加凸顯出體育實踐教學的優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更多地開展戶外體育活動,這會使學生能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暫時解脫出來。從生理學角度來講,運動可以讓人體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會使學生感受到快樂。結合體育實踐教學進行分析,確保基礎體育硬件設施的完善,是保證學生進行快樂體育運動的基本要素。由于體育項目種類多樣,不同的運動項目需要的教學工具以及輔助器械都有所不同。若是想要讓“快樂體育”能順利融入體育教學,需要先保證教學能順利開展,而保證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就需要體育教師做出努力。為此,體育教師需要做好體育運動前的準備,以此保障體育運動項目可以順利開展。例如,在教授學生跳繩的體育項目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跳繩。在教授排球項目時則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排球,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體育項目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教師還需要考慮學生發生突發意外時需要運用到的護具以及必要的醫療設備,比如紗布、消毒水、膠帶等。以此保證在學生發生意外時能得到更好的幫助,也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在意,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教學氛圍更加和諧。
體育場地是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教師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基礎,若是沒有合適的體育場地無論教師涉及了多么好的趣味體育教學活動也無法順利開展,特別是一些需要大型體育場地的運動項目,更是無法順利開展。此外,狹小的體育場地會讓人們感受到壓抑,這種壓抑會影響學生運動的心情使學生在運動時很難感受到快樂,那么“快樂體育”的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因此,體育教師在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時需要充分考慮運動場地的問題,要結合校園內部的實際情況設計趣味體育教學內容。例如,學校內部沒有排球場地,那么教師在設計趣味項目時就要排除排球。而在學校有比較寬闊的室外體育場時,教師就需要結合體育場設計一系列趣味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運動場上盡情奔跑、跳躍,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快樂體育”的教育目的。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堅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開展教學,這一教學原則在體育教學中同樣適用,并且也是體育教師應該遵守的教學原則。而“快樂體育”教學理念需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教師開展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相符才能保證教學效果,更加有利于教師為學生營造快樂的體育運動氛圍。因此,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項目,并且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尊重學生的意愿,多設計一些教學環節,進行充分的備課,準備好輔助用具,在教學時給學生多個選項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然后結合學生的意愿開展體育教學。初中生本身的自主意愿就較為強烈,體育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己才是體育教學的主體,從而促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之中,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才是確保“快樂體育”教學開展的基礎。
為了保證體育教師選擇的體育項目是學生感興趣的,保證體育教學順利開展,體育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首先,教師需要利用一些輔助工具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教師可以借助調查問卷的方式去了解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調查問卷的內容時也需要考慮國家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將學生必須掌握的體育項目寫進問卷中,并且在調查問卷中設計“為什么不喜歡此類體育項目”的問題,了解學生不喜歡的理由,根據學生的理由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例如,對于跳繩項目部分學生不喜歡,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學生不會跳繩、感覺跳繩會很累或者是某些學生的膝蓋有問題不能跳繩。然后,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其次,雖然有一部分學生活潑好動,天生熱愛體育,但也有另一部分學生由于性格、體質等,對進行體育活動提不起興趣。通常越是缺乏運動的學生,其性格就會變得更加內向,且身體素質也得不到鍛煉。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設計一些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以此營造快樂的體育氛圍,激發這部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會自發自覺地融入體育運動。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該主動將“快樂體育”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以此達到理想的體育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首先教師要做好體育運動前的準備,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借助環境讓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進行運動。其次,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選擇體育項目,為學生營造自由快樂的體育氛圍,也可以設計具備趣味性的體育游戲,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再次是要組織競賽類的趣味體育活動,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激發學生的活力與熱情。最后就是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采取分層教學方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