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五三小學 張桂萍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大多處于7~12 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是求知欲望特別強,而且對于任何事物都有著極為強烈的好奇心,所以這一階段的學生有著很高的可塑性,另外,這六年時間是他們成長為少年的過渡階段,美術教師應該好好把握這六年的時間,激發起他們對美術這一學科的興趣,并為今后的美術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為了激發小學生的美術想象力,教師可以從學科交叉融合教學出發,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其他學科的知識儲備,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展想象能力。比如,當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教師會引導學生根據文字來體會文章的意境,而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學生根據意境來畫圖,讓學生可以根據文字來繪制一幅美麗的圖畫,而學生在文字與意象的轉換中就能夠不斷發展想象能力和聯想能力。
美術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師的幫助下進行聯合教學,比如說語文教師今天讓學生寫一篇以《春天來了》為題的作文,主要要求學生對春天的景象進行細致的描寫,那么美術教師可以讓語文教師挑出一篇對環境描寫比較細致的作文,然后美術教師在美術課上對學生說:“今天語文老師把咱們A同學的作文分享給我看,他說這位同學把春天的景色描述得特別美好,那么今天我們就為這位同學的作文設計一張配套的圖畫吧!下面我來給大家讀一下這位同學筆下的春天,大家根據作文中的描述將春天的景色繪制出來哦!”教師通過這種方法,首先激發了學生參與美術繪畫課堂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們針對同學所描寫的春天景色進行繪畫,這很好地將美術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如果學生可以將文字和圖畫進行良好的搭配,隨之也能提升他們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和對意境的想象能力,這樣不僅能拓寬小學生的知識范圍,還能增強他們的美術素養。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任何藝術都來源于生活,美術也是一樣,任何美術作品都是來自生活,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畫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從身邊的生活環境中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并且可以根據生活中這些美麗的景象自己創作出更美的作品。比如當春暖花開時,校園里萬紫千紅的花朵都開始綻放光彩,草坪也變得綠油油了,樹木也開始發芽了,整個操場都從寒冷的冬天醒了過來,并且逐漸恢復了生機。教師可以在美術課上帶領學生一同去操場上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并讓學生將看到的畫面都牢記在心中,然后帶領學生回到教室,將剛才看到的景色用畫筆記錄下來,這要在培養小學生美術專業素養的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生活是教育的基礎,這是教師都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門學科的理論知識都有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做支撐,所以教師應對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多細心觀察生活,這能讓他們更多了解這個世界,并能從中獲取到更多的知識和美麗,這有利于他們今后各個科目的學習。若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教學內容照貓畫虎,這會限制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這最終會使教學沒辦法再順利進行。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年齡特點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以激發童真、保持童趣為原則,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搜集美術素材,發現美好的事物,并在腦中進行充分的想象與聯想,適當變形、組合將它們融入美術創作中,這樣學生的想象力將得到極大地豐富。比如,教師講到《彩色的夢》這一課時,教師可在備課時在PPT 上準備一段迪士尼放煙花的視頻,讓仔細觀看像夢境一樣五彩斑斕的場面,并引導學生回憶起自己做過的美好夢境,教師再簡單拓展一下夢想的意義:美好的夢境之所以在黑夜中出現,是希望即便是黑夜,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光亮和希望,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當教師對夢境進行一定介紹之后,讓學生拿起畫筆將自己夢里出現過的美好畫面展現在圖畫本上。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生活化教學活動環節,借助生活各種元素的多樣性,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充實,這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收獲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另外,教學活動并不局限于課堂,教師也可用家庭作業的方式實施生活化教學。而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活動中,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美術實踐力、積淀和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教師必須尊重小學生的意愿和主觀感受,讓他們將生活元素與自身的藝術表現和創新思維結合起來,最終達到應用和積淀學生想象力的教育目的。
想象力是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前提基礎,只有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創作思維,不斷提升美術表現、審美感知、創意實踐等美術素養。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踐行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培養小學生的美術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可以舉辦生活主題美術活動,引入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和工具,讓小學生在生活主題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不斷發展兒童的天性。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色彩拼接畫》這一課時,讓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藝術想象力,創作出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具有藝術氣息的美術作品,并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和比拼,以此完成培養小學生想象力和美術素養的目的,讓他們真正具備感悟美、想象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結合全文來看,教師應當仔細研究美術教材,并積極探索生活中可以與美術進行結合的資源,并將其運用到美術教學過程中,從而幫助學生拉近生活與美術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美術的魅力。通過教學生活化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并激發他們在美術課堂的積極性,最后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綜合素養得到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