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臺縣第三中學 朱相發
初中幾何傳統教學缺乏創新思維,教學設施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僅靠老師拿著一根粉筆在黑板板書式的講解很難將幾何的多面體空間性體現出來,再加上初中學生通常空間立體感不強,因此很難學好幾何內容。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設施也在不斷更新,幕布多媒體教學逐步進入初中幾何教學,但是幾何圖形也僅僅是平面展示,教學設備的更新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初中幾何教學依然枯燥無趣,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藝術來源于生活,初中教材中很多幾何圖形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實例,然而現階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初中學生生活體驗,導致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認識不足。因此,初中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時,不能將幾何知識靈活運用,難以有效進行思維轉化,無法構建幾何圖形知識網并解決幾何難題。比如,梯子可以簡單抽象為等腰梯形解答問題,兩點距離實際可以抽象理解為一條線段長度,利用幾何轉化思維,很多難題可以迎刃而解。
敏銳的觀察力,有助拓寬學生的思維層面,只有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才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從而不斷進步。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圖形,探索不同圖像之間的關系,認識圖形之間的差別和找到圖形之間的變化規律等等都有助于學生的幾何學習。但是現階段,強負荷的學習壓力,占用初中大量時間,使學生也逐漸放棄了觀察學習的思想方法,從而失去思想上的自由。比如,幾何圖形的學習,更多是教師提前畫好教學內容的圖形,學生沒有看到教師作圖的過程,不明白幾何圖像的形成過程,題海戰中的圖形也很局限,僅僅解題使用,沒有構圖要求,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圖形認識能力,對圖形認識理解僅處于應對試卷試題,缺乏發散思考能力。
初中幾何教學應當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過程中使用滲透式教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建立學生自己的空間感。
首先,教師在講解幾何圖形時,不要因為過度追求效率在課間時間繪圖,應當結合教材內容,邊作圖邊講解課堂知識點,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自主思考圖形的特點,認識幾何圖形的美感和實用性,有效激發學生觀察幾何圖形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初中幾何教學應多采用多媒體、幾何畫板等一些教學輔助性工具,關于圖形學習時,先引導學生觀察已定圖形特點,然后再觀察圖形繪制過程,感受由點到線,由線成圖的過程,加深圖形理解,觀察哪些是變量哪些不變,量變是怎樣引起質變,從而構建自己的立體思維能力,加強空間觀念。
最后,教師要善于利用聯想式教學,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幾何圖形,根據幾何術語描述顏色、大小、形狀等來確定圖形,將幾何知識學以致用。實現根據圖形的基本定義與特點,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與積極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最有效的方式,同樣實踐練習也是學好幾何的最好方式,同樣是檢測對幾何知識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因此初中幾何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作圖能力的培養,既能有效提高幾何學習效率,也能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面對當前學生作圖能力差的現狀,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注意鍛煉學生的作圖能力,良好的作圖能力是進行正確解題的基礎。
例如繪制多邊圖形練習,可以先從制作簡單已知角度的角開始,逐步加深練習,如平分角度,三等分角等,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多方法操作繪圖,可以使學生在繪圖過程中掌握幾何知識,并引導學生根據題意構建幾何圖形準確解決問題。
初中幾何數學學習相對其他學科知識比較困難,因為幾何學習要求較強的抽象思維和空間立體感,并且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學生理解相對困難,學習效果差強人意。這種情況下多元素教學工具有助幫助學生學習幾何,培養好的空間立體感。例如,在學習線面關系與面面關系時,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形象三維空間,標注圖形坐標,形成完善的立體圖形,有助于學生理解立體幾何圖形,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解答教師提出的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聯想模型中向量知識點,將圖形與定理完美結合,既能幫助學生完成幾何難題,又能提高初中生幾何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采用多媒體成像系統輔助初中幾何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立體圖像感,讓學校多層面、多角度練習習題,完善解題思路,有助突破幾何教學的難點內容,有效掌握幾何知識。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中的幾何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等,由于幾何知識過于抽象,很難在一朝一夕中掌握,因此幾何學習是持久、反復的過程。初中幾何教學應當在實踐中滲透和加深幾何知識運用,從而提高初中生幾何學習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