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 李宏玉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而且要保證課堂的效率,完成新課改的目標。教師想要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應該有目標地調整目前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實現教育教學的創新。
備課是歷史教學的第一步,也是課堂的基礎和前提,教師的備課質量不僅能展現出我們的教學水平,而且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只有充分做好備課,才能將課堂的所有環節熟記于心,做到有條不紊地面對任何突發性情況。很多教師在備課時只關注教學的內容,而沒有把握教材的整體性。教材是一個系統性、有規律的整體,每一課甚至每個單元都有聯系。很多教師會按照教材的頁數進行講解,而不會進行整體性的總結,這很有可能會讓沒有預習或者以前基礎不好的學生聽不明白教師教授的內容,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課程之間的聯系。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設計不同的環節,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歷史知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尋找切入點,讓學生通過學習產生對歷史事件的探究欲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并注重教材的整體性,將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拓寬學生的學習面,為學生進行拓展和延伸,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習時間,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歷史,感受歷史的魅力,從而加深對歷史的喜愛。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只會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學習,但是由于歷史這一學科知識繁多而且十分枯燥,如果教師沒有使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很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進行趣味導入,將課堂導入的重點放在歷史故事中,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神貫注地學習歷史。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出話題,利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主動進行研究,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在歷史教學中將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趣味導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歷史知識,將歷史的原因、經過和意義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歷史教材中涵蓋了很多知識點,單單依靠教師的講解是無法完成的。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會因為教學時間不夠只能講解重點內容或者直接讓學生背誦重點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所以,我們應該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開展合作探究教學,讓學生根據教材深入研究歷史事件的具體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可以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比如合作能力、檢索能力、思考能力等等。在合作的過程中,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這一課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問題,比如“馬克思主義是如何誕生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被人們所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如何發展的?”讓學生利用課本進行深入研究,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同學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從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在討論中開發自己的思維,最后選出一名代表向大家說出自己的答案,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很多知識都是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故事情節,但是在歷史考試中學生還需要對這些歷史事件進行分析與研究,這無疑是對學生的挑戰。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在教學中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更好地理解當時的歷史,產生情感的共鳴,學會從歷史人物的角度出發看待事情,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觀念。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真實的事物理解當時的歷史,擁有更加立體的感覺,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相應的紀念館,讓學生通過歷史文物了解古代中國的賦稅制度,或者播放一些相關的影片和圖片,從視覺和聽覺雙重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國的賦稅制度。我們也可以采取從今到古的講述順序,讓學生先了解現代的賦稅制度,在了解古代的賦稅制度,這樣學生可以更容易接受這些歷史知識,比如,春秋的初稅畝、曹魏時期的屯田制、唐朝的均田制和宋元明清時期的純粹租佃制等等,最后利用正序的方式為學生總結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變遷,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案例深入地理解歷史,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很多因素都有著重要的關系,首先,我們應該為學生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明確當前的教學目標;其次,我們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把控,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和圖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最后,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積極總結,以此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