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澤縣五三小學 張之福
隨著我國社會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為了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小學生的放學時間提前,給小學生留出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課后時間。但是,這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上下學的接送時間和家長的工作時間相沖突,放學后家長不能給予孩子必要的學習輔導,使得本來自控能力就弱的小學生對學習產生懈怠,不利于小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此,各小學需要進一步推動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落實,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豐富課后服務形式,創新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家長和學生的教育需求,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本文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增強課后服務實效。
課程是課后服務的核心,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課后服務不僅是對小學生的保護和看管,更是對小學生課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通過教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學校要高度重視課后服務,充分發揮其效力,帶給小學生不一樣的體驗。首先進行全面調查和深入的了解,明確小學生的課后需求,設計他們感興趣、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后服務內容;其次學校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優勢,開發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讓小學生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培養他們愛校、愛家、愛祖國的情感,陶冶道德情操。開展課后服務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設計具有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利用生活類的課程普及生活常識,引導小學生感受生命的價值和勞動的意義;利用文化類的課程讓小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涵養,樹立起文化自信;利用科技類的課程向小學生傳遞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知識,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學校還要積極開發實踐類的課程,鼓勵小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需求作出科學的規劃和調整,使不同的課后服務課程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學校是課后服務的實施者,教師是課后服務的直接參與者,學生是課后服務的受益者,家長和社會是課后服務的監督者。所以,課后服務不是學校的單獨行為,而是需要家長、社會的共同參與。要想提升小學課后服務質量,學校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學有效的評估體系,使課后服務評價更加的客觀、真實,便于學校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促使課后服務質量不斷優化。學校可以定期邀請家長、教師和相關的社會人員按照班級、年級、校級等層次,對學校的課后服務進行評價,學校管理人員要對評價內容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處,提升工作效率的方向,切實改善小學課后服務。對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也應做出科學的評價,可以從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人數、開展課后活動的次數、學生參與課后服務表現出來的熱情、家長的反饋等多方面對教師的課后服務質量進行評價,通過多元評價促進教師課后服務水平的提高。對于小學生的課后服務評價,不能以筆試成績為標準,而應該以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依據。如果通過課后服務能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那么這樣的課后服務就達到了真正的目的。學校要鼓勵學生、家長、教師都參與評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是改善課后服務策略的有效途徑,只有小學生感興趣、家長滿意,課后服務才會越來越有意義。
為豐富小學生的課后生活,促進小學生的多元發展,學校可以在課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并結合本校實際和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將社團活動與課后服務進行有效的整合,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實現課后服務從“有人看護”向“看護得好”進行轉變,提升課后服務質量,盡量做到讓家長、學生、社會都滿意。校內社團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場地,學校要對校園內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實驗室、體育場館等在課后時間向小學生免費開放,為社團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同時要充分挖掘本校教師資源,利用教師的專業特長組織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對于缺乏專業教師指導的社團,學校可以借助社會的力量邀請或聘請專業人士來到校園內,給小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指導。社團活動不是強制的,學校要秉承學生自愿的原則,采用選修課的形式,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社團,并采用分層走班的學習方式,滿足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社團內容上要堅持“百花齊放”,組建科技類社團、體育類社團、藝術類社團、學科類社團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后服務中有所學、有所悟,感受到課后服務的快樂。
小學課后服務的有效實施需要切實可行的制度作保障,“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的保障和約束,校園課后服務就會使一盤散沙。完善的課后服務體系,能保證課后服務人員的職責和行為習慣的規范和標準,從而促進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學校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文件精神,優化課后服務制度的設計,明確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基本職責,強調課后服務的組織紀律。對于未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教師要做好登記工作,了解學生的去向,確保學生安全。學校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凡是進出校園的人員都要進行登記,嚴禁小學生私自外出,也不允許無關的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同時還要制定必要的應急制度,以應對課后服務中出現的突發情況,確保學校課后服務安全、有效地開展,為小學生提供健全的安全保障。
課后服務在我國起步較晚,各方面還不成熟,在實施中經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學校要積極轉變思維方式,知難而進,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課后服務體系,創造良好的課后服務氛圍,吸引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