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縣實驗小學 梁發珍
目前多數小學教學管理中,并沒有意識到小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對于學生的教學工作依然停留在簡單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對教師的要求是只需要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只要可以跟上課程進度就可以,沒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也不重視學習能力,阻礙了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離不開教師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小學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授課,并沒有完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時,發現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意識不夠,沒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講解“質數和合數”這一課程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列出一組數字,然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分出質數和合數,多數的學生都能夠主動進行分類,但是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進行探究思考,想要等教師直接給出答案。這些行為表明學生沒有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意識,沒有重視數學學習,從而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自身的學習效率,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對數學有一定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去接觸和觀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和問題,才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學習認識和探索數學。因此,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設置科學合理的情境,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欲望,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認識”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眾所皆知的小故事《熊出沒》進行課題導入:“一天,熊大和熊二在飯后散步過程中發現了一塊大的西瓜地,于是它們高高興興地摘了一個西瓜回家,到家之后,熊大與熊二開始切西瓜,熊大把西瓜平均分成了10份,然后它想自己是老大,所以它要拿走十分之六,把剩下的十分之四給熊二。但是熊二就不開心了,覺得熊大在欺負它,明明是一起摘回來的,為什么熊大分的多一些,自己少一些,就要求熊大重新分。”故事講到這里,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認為熊大的分法公平不公平?那么怎么分才能讓熊大和熊二分得的西瓜數量是一樣的呢?”教師采取講故事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學習上,學生對故事的結果也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在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后,學生也愿意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就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內容雖然沒有特別難理解,但是相比其他科目來說比較抽象,僅僅依靠教師上課的講解無法使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有一個深刻全面的理解,且很難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種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觀察,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好地吸收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對理論性的知識有了一個具體的了解和掌握,學習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在進行“圓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關圓的建筑物或者手工藝品,讓學生通過圖片對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可以利用手邊的工具,在本子上畫一個圓嗎?”有的學生利用杯蓋,有的學生利用三角板上的圓對照畫了一個,還有的學生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圓規畫了一個圓。接著,教師也利用圓規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并介紹了“圓的圓心、半徑、直徑”。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多畫幾個圓,并剪下來折一折,談一談有什么發現,結合多種教學工具以及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也掌握了圓的基本特征,加深了對圓的印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班集體是由全體學生組成的,每個班級學生都有不同的能力。有的學生思考能力強,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有的學生溝通能力強,也有學生基礎比較差,而且每個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因此回答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巧用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多角度地探索問題的答案,拓展思維,提升學習能力。例如,在進行五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組,以小組為單位,統計五年級(1)班男生女生五一假期的度假方式。在開始任務之前,每組需要選出小組組長、記錄員、調查員以及監督員等,每個組員負責完成組內對應的任務。在整個調查中,組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自己的崗位,比如小組成員A擅長與其他學生交流,成員A便可以負責調查出行方式。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讓學生在合作前提下,自主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感受到團結合作的意義,也能夠帶給學生一定的成就感,無形中提升了數學學習能力。
數學不僅是一門抽象的課程,還是一門復雜知識點眾多、靈活性比較強的課程,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提升思維的全面性,加強對數學思維的訓練。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需要不斷地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互動中刺激學生的思維發散。
綜上所述,數學學習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課程,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不斷堅持和探索,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多與學生交流,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