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中心小學 張加榮
體驗式教學是引導學生從淺層次閱讀進入文本內里,加深情感體驗,準確提煉文本意旨,對課文實現深度理解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與文本及作者的對話,學生不僅可以掌握閱讀技能,掌握相關知識點,也可以通過滲透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情感,在心靈深處引發情感共鳴,實現知識技能的掌握與情感體驗的提升的良性循環。教師要明確情感體驗與學生語文學習技能同步提升的辯證關系,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體驗”是指學生閱讀過程中進入文本營造的意境,實現與文本主人公的角色轉換,使自己深入文本內里,獲得理解,喚醒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體驗式閱讀體現了生本教育理念,教師要關注學生情感變化,促進學生進入閱讀的更深層次,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與理解能力,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原有的知識積累,促進學生的聯想與想象。體驗是小學語文閱讀的出發點與立足點,是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個體感受與體悟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感受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禮,在體悟中學習閱讀理解技能,品嘗到閱讀理解的快樂,從而增強閱讀學習自信,為持續閱讀積蓄動力。體驗式教學可以促使學生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精神世界,實現與作者及文字的近距離對話,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知識的建構、情感的體驗,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激活了學生思維,形成師生互動交流,生生合作探究,組組溝通研討的立體交叉的互動學習網絡,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的加深與閱讀技能的提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創設體驗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當中,感受滲透于其中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教師要把握住學生的情感探究方向,抓住學生的情感觸發點,設計有效的情感體驗環節與過程,挖掘課文中的情節與細節描寫所蘊含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真正通過情感體驗,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進入深度閱讀狀態。
例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其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感受父子親情。要使學生真正體驗父愛情深,只是靠引導他們對原文進行理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展現地震中父母為了保護孩子而本能地將孩子護在身下的諸多動人場景,使學生在心靈上產生震撼,再讓學生談談自己父親對自己關愛的點點滴滴,學生暢所欲言,通過生活體驗歷數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場景,如下雨了,父親撐著雨傘送自己上學;餓了時父親給自己送來愛吃的食物;自己生日到了,父母給自己送上生日禮物;天氣寒冷了,父母給自己準備了寒衣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學生對父愛的體驗,也為學生體驗課文中的父愛奠定了基礎。接下來,教師讓學生進入課文進行精讀,找出體現父愛的詞匯、句子及故事情節,從而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提煉主題,對父愛的理解更加深入到位,同時,情感體驗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更深入地閱讀文本,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促使他們與作者在情感上達成共鳴。
閱讀情境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在與文本和作者的對話中,在思想與情感上達成一致。在情感的感染下,學生獲得了閱讀的愉悅與成功感,從而產生深入閱讀的欲望,促進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師將角色扮演活動應用于小學閱讀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易于進入文本,進入文本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實現更深入的情感體驗與感悟。受生活經歷較淺的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出現不到位的現象是常見的,而通過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進入當事人的處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與思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在學習《三顧茅廬》時,學生通過《三國演義》影視劇對課文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據這一條件,在教學時,教師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體驗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而讓學生復述課文,重點體驗張飛的性格、感受劉備禮賢下士的品格及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課本劇創編,結合文中出現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在改編課本劇與扮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仔細揣摩各人物的性格,并由人物的性格設計富有個性的對話,以及人物的神情與動作等,各小組自由選擇角色。在表演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密切配合,使課本劇表演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教師則和學生一起對各組表演進行評分,最終評選出最佳表演小組與表演個人,激發了學生閱讀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體驗。
角色扮演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需要通過深入閱讀課文,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以更準確地進行課本劇創編,更好地與文本和作者進行對話,通過扮演達到深度閱讀的目標。
合作互動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所倡導的教學模式,小學生的認知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通過合作互動,學生之間在交流中可以互相啟發、相互補充、集思廣益,從而更好地提煉文本意旨,加深閱讀體驗。
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課文,并且引導他們通過網絡查詢等手段了解地球的相關情況。在學生對課文有了較全面理解的情況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比賽。將學生分為正方與反方兩個大組,展開辯論,正方的辯題是:保護地球是我們的使命,反方的辯題是:當地球環境惡化不適宜人類生活時,可以尋找另一顆星球進行正常生活。在辯論過程中,學生利用各種事實來支撐辯題,在辯論中明確了文本主題,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把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把握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學生的閱讀情況與能力,發現能夠觸動學生情感的因素,從而讓他們產生新的情感體驗,獲得閱讀的快感,與文本及作者達成共鳴,產生進一步閱讀文本的欲望,提高其語文閱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