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 汪雯燕
為了真正落實課堂中的“以生為本”的思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越來越多一線教師會選擇在課前提供孩子一份“前置性學習單”作為前置性學習的參考,前置性學習單是指教師在課前,設計的一份能夠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嘗試性學習的學習單。然而通過對學生、家長及教師的調查問卷及教學研討,發現在設計和使用前置性學習單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僅使前置性學習單的應用浮于表面,還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使用效果不佳。
每一個孩子課堂的起點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基礎比較好,對于課堂上的知識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有的孩子學習速度稍慢一點,需要在課前進行適當的預習才能更好地進入課堂狀態,還有一些孩子學習稍微吃力一些,可能還有一些孩子對基礎的舊知識還存在薄弱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如果所有孩子的前置性學習單都設置統一的學習目標與要求,久而久之,能力強的孩子就覺得無趣,沒有挑戰性,而學習能力稍弱的孩子又會覺得有些吃力跟不上,喪失了興趣。
簡單地將前置性學習單變成了一張作業紙,安排各種各樣的習題,以練習代替思考,前置性學習單沒有充分地進行科學設計,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形式過于單一、容量過大、以練代學、以做代思,使前置性學習單成為一張額外的作業單,沒有與對應的教學目標相連,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沒有落到實處。
有時教師會花很多心思去精心設計前置性學習單,但后續的使用上卻缺乏評價與反饋,沒有及時給予正強化,那么學生就會覺得做與不做對于課堂學習沒有什么區別,完成得質量好與不好也沒有得到及時的鼓勵提醒,學生參與的興趣和主動完成的欲望逐漸降低,思考的深度與廣度遠遠無法達到理想的程度。
前置性學習單歸根結底其實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如果前置性學習單中的內容與對應的課堂內容聯系得十分緊密,那么這一個嘗試性先學就顯得非常有意義。但如果學生在課前認真思考并完成了前置性學習單,課堂環節的設計上卻并沒有很好地應用,那么學生就會產生疑惑:我完成這一份學習單有什么用?僅僅就是額外完成一份作業嗎?這樣,將利用前置性學習單進行的先學與課堂上的教學分離,這一份前置性學習單也就是一份可有可無的任務了,因為對于課堂的探究學習沒有任何幫助。
課堂應圍繞學生通過前置性學習單所收獲的思考展開,然而有時為了盡快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教師不舍得放手,課堂上仍然是教師掌控全場。前置性學習單的使用流于形式,那么這樣的學一定會缺乏學習的深度與張力。如何真正將基于核心素養的前置性學習單的應用落到實處,真正落實“以生為本”呢?無論是準備階段前置性學習單的設計還是實施階段學生的前置性學習的過程以及課堂中學習單的使用、后續階段的評價與反饋,我們都需要花心思琢磨思考。
前置性學習單的內容貴在精而不在于多,一節課中容量或許很大,想讓孩子們提前思考學習的內容很多,但這時我們需要根據下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合理刪減,優中選優,將前置性學習單中的內容盡可能少而精,不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讓每個孩子都能夠通過精煉的兩三個問題有了自己一定的思考與問題,有前置性學習的方向。除此之外,前置性學習單設計也應具有層次性。一是內容設計的層次性,要由易到難,由基礎知識逐步拓展至能力提升,逐步加深問題的難度、拓展知識的廣度。二是不同學生要設計與其學習能力所對應的難易度。在設計前置性學習單的過程中,我們既要照顧到學習稍困難的孩子,給他們一點夠一夠摘得著的思考空間,也要考慮到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設計的時增加一些巧妙的設計與挑戰!
除了新授課,還有復習課、探究實踐課等。即使同為新授課,也有區別,不同課型所對應的前置性學習單的設計也應有所區別。例如新授課中計算類的課型,從前置性學習單設計的角度更多地讓學生在課前回憶總結已有的方法與經驗,進而進行嘗試性探索,勇于試錯,在摸索中思考、歸納新的計算方法。而在設計圖形與幾何類的前置性學習單時,由于課堂上教具及時長有限,可以在學習單中更多地傾向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與觀察,拼一拼、擺一擺、去觀察去發現。再比如復習課中,如果只是將知識點講一遍效果其實并不好,更多地應該通過幾個小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思考知識間的聯系,明白高效復習的思路。前置性學習單的存在并不是想讓學生提前學知識,而是貴在學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自學能力,為課堂中高效地學做準備。教學如下棋,巧妙構思,每一步都需仔細忖度,思考前置性學習單中每一個問題的意義,讓學生每一次認真的思考與探究都值得!
在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思考去探究,課堂上一定要有合理的規劃,在設計前置性學習單時便需提前構思好,考慮清楚希望其中的每一個問題能達到什么樣的一個目標,能為教學過程中哪一個環節做鋪墊?在課堂中要適時適當地將前置性學習單中的內容引入課堂,例如喚起學生的舊知識與方法,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通過學習單進行前置性學習的成果,讓學生獲得參與感與成就感,讓課堂的學習更加深入、探究的方向更精準、知識的拓展面更廣,讓前置性學習單不再只是一張可有可無的作業單,而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實實在在能夠讓學生更自信更大方更主動地去思考去學習!
激勵性評價是對學生積極的肯定,要想讓學生更有效率地使用前置性學習單,教師必須積極創建評價激勵機制,鼓動學生更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思考探究。其一,要關注學生利用前置性學習單進行前置性學習的過程,對積極思考、認真完成的同學予以肯定與鼓勵,表揚學生認真踏實的學習態度。其二,課堂中要為展示自己前置性學習成果的孩子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步培養學生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追根溯源說出道理,教師及時予以肯定與鼓勵,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并獲得成就感。其三,合理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評價。教師對小組進行評價時,既要對小組的整體學習能力、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也要對個人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其四,家校共建,為學生搭建自我評價的平臺,可以在前置性學習單上增設一處自我評價欄,幫助學生自我肯定,從而強化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