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勞動街小學 趙愛霞
根據當前的教育發展來看,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也是一門立項于導向社會實踐傳遞國家意志沉淀升華為個體良好行為、個體品質、家國情懷、世界意識的一項綜合課程。學校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培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有效地發揮思政課在學校當中的作用。
就目前的學校教育來看,我國大多數的學校還是重視學生的智育培養,忽視了德育,在教學目標上依然是將升學率作為重點目標,注重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學校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家長也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會被忽視。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人的思想、價值觀進行塑造。大部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往往是由語文教師擔任的,這樣就缺少了科學、規范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由于代課教師任務比較多,精力也有限,所以就很難落實這一項思想教育課程。而在小學時期正是培養思想教育的初期,所以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課程,而由于教師的忽視造成學生在思想教育課程中只是聊天等,不利于學生的思想健康成長。
在小學的思想教育課程中,教育的內容比較枯燥,教育方法也是比較單一,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就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在教材的內容上也是比較成人化,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困難,最后使整個思想教育課程變得枯燥無味,不利于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培養。
1.堅持各科教學的基礎知識、重難點講解到位,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掌握。2.將系統講解、專題深化、課堂形式多樣相結合,思政課由淺入深,突出重點目標,重視學生綜合發展。3.主體教學和思政課相結合,發揮思政課在教學中的作用,調動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積極主動地參與思政教育,創新教育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視課堂教育,同時鼓勵學生深入實踐,服務社會。了解國情,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學校要注重學科知識內容的重點,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可以由教育部學科帶頭人進行學科教研活動,根據學科內容開展主題教研活動,也可以在各個學校選出優秀的思政教師,組成專業的小組團隊,小組可以定期開展教研,到各個學校進行示范課的展示。學校要聘請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士來擔任思政教師,專任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素質,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以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學生素質評定體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小學時期思政教育的質量和作用。
教學設計是一節課程的基礎,教學設計要考慮到活動的各個環節、教學方法的使用,每一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教學設計的好壞體現了教師的智慧和勞動成果,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以及教學條件都會影響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體現了教師的教學素養、專業水平。教學設計要考慮學生的智力、知識水平等,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上多花心思,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要考慮到這一問題,考慮學生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教學活動準備時,要了解學生的前期經驗,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在課程目標設定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目標設定不能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能力發展,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設置真正符合學生年齡水平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教學活動后要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課后的反饋情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確保學生將原有的生活習慣、已有的知識和新知識相融合。
新課改要求思政教師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師要關注國情,關注教學改革,關注學生的個性化,以及關注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從而促進社會性人才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讓學生具有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社會公民意識。教師應該深度挖掘教材,將政治文化、科技、社會生態和社會發展展現給學生,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在課程活動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比如圖畫、視頻、音頻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可以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在多重角度下觀察現象,并能夠生動形象地表現內涵。這樣便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以及方法的掌握,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力,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主動積極地學習,營造出愉悅的學習環境。在學習課程當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小組教學或者討論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在思政課的教學方法上,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選擇一些偏活動性的課程,讓學生可以有適當的運動空間,并不是像傳統教學中只是在教師里一直坐著,學生通過適當的運動,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
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在新課改的推進發展下,小學生的思政教育也不例外。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更加優質地培育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全面性人才,所以在小學時期的思政教育活動中,應該將智育與德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在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小學時期,教師就應該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生活觀以及科技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該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積極地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不把學習成績作為重點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形成樂觀積極、健康的思想狀態。
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對故事是比較感興趣的,在故事的情境下,他們的情感可以帶動到故事的發展中,通過故事教學將深刻、難以理解的道理,由淺入深地融入故事中,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小學時期的思政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故事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涵,通過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讓他們在故事中分析內容,對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通過深入情境,感受到故事中的文化內涵以及情緒情感的變化,從而培養學生正確良好的思想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