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美
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比較頭疼的話題。每當習作時,學生總是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找素材,謀布局,用文字等。尤其中年段學生從段到篇,更是痛苦不堪。作為一線老師,深感責任之重大,為此,寫作教學中如何激發其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寫”,巧妙引導方法,便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玩”是所有學生的天性。既然是本能,那如何把“玩”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呢?用天性解決共性“怕作文”,用“玩”對付“怕”,基于這種狀況,教學中,我們可開展一系列的體驗活動,以“興趣”為出發點,讓游戲、活動、實踐、參觀等走進課堂,讓學生走出教室,使課堂生活化,不斷尋找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樂趣,進而激發寫作興趣。
一、引導留心觀察,錘煉習作本領
作文內容的關鍵在于對事物的觀察。很多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常常忽視觀察,因此寫作文時就出現無話可說、胡編亂造、語句不通等問題。要想寫好一篇優秀的作文,學生不僅僅是要有詞句等積累,還需要用心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做一個有心人,為寫作文積累素材。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學生觀察方法十分重要。視覺是我們觀察的首要方法,運用視覺之時,還要學會運用嗅覺、聽覺、觸覺等,同時要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大自然是最好的作文素材。一年四季,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投身大自然,仔細觀察大自然中各種事物,引導關注身邊景物,觀察要細致入微,動用各種感官,細致觀察,以便為寫作積累素材。
每所學校都有屬于學生的“綠色小天地”,老師可帶領學生去參觀。參觀前,先教給他們學會觀察,尤其有意識地觀察。像龍吐珠、雞蛋花、薔薇、桂花等,學生看到的不僅僅是花的顏色,還要去聞花的香氣,用手去感受下花瓣的薄厚。同時,還可以在大腦中構思春天:蝴蝶、蜜蜂翩翩起舞的場景;春雨后樹葉的變化;下雨前蜻蜓低飛的情形等進而將這些感官上的體會映入腦海,在寫作的過程中,信手拈來。相信有了對大自然的親身體驗,學生怎能沒有話說?沒內容可寫?學生一定會抓住了植物的特點、景物的變化,寫出真情實感。
另外,觀察還要有序。觀察一個熟悉的人,要從整體到部分;觀察一個物體,可從上到下;觀察一處景物,可從遠及近或移步換景等,這些都是學生有序寫作的必要法寶。
二、捕捉生活瞬間,尋找習作素材
夏天的天氣變化多端,老師可利用暴雨、大風等契機,引導學生細細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學會記錄,尋找身邊的寫作素材。例如,一位學生在他的生活日記中,這樣對天氣描寫:“今天早上,我睡眼朦朧中,看見天空中布滿了黑壓壓的云。剛吃完早餐,就刮起來大風。住在十樓的我俯視街道,平時高大的樹木竟被吹得東倒西歪的,在臺風面前他們像一叢叢弱小的小草。下午,臺風更大了,吹得玻璃當當作響,大大的雨點像子彈一樣打落下來。最有趣的是,我家有一盆垂下枝干的花,一陣風吹來,它的枝干被抬了起來。又一陣風吹來,他的枝干又垂了下去,好像在打鼓一樣。晚上,雨漸漸小了,狂風怒號也慢慢變成了一首輕柔的安眠曲……”
生活中除一些自然現象積累素材之外,其實每所學校的活動都豐富多彩。如運動會及盛大的開幕式、激烈的拔河比賽、地震演練、節日聯歡會等,學生參與積極,興奮不已?;顒雍螅處煻伎蛇m時地讓他們口述過程,談感受,從“說”到“寫”。正是有了親身體驗,相信他們一定會愉快地投入到寫作中,表達會流暢,流露出真情實感。如在《緊張的地震演練》中,有學生如此寫道:突然,“嘟——”窗外響起了急促的警鳴。聽見第一聲警鳴,我們立馬蹲到課桌底下。瞧,有的同學緊緊地抱著頭;有的同學嚇出了一頭冷汗;還有的同學死死地閉著眼睛……我也不例外,嚇得大氣都不敢出。時間過得好慢呀! 忽然,刺耳的哨聲又從外面傳來,我們趕緊從課桌底下跑出來?;蛟S太緊張了,我竟然在起身時,頭不小心撞到了課桌,唉,真倒霉!疼死了!這位學生就緊緊抓住人物的動作、心理以及場面描寫,用文字去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這樣的素材對于學生而言,可謂信手拈來,因為他們有素材可選,樂于表達,并從中獲得樂趣,找到成就感。
三、創設系列情境,搭建習作平臺
創設情境,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切身投入其中,搭建寫作平臺,是許多教師在教學中經常用到的一招。有一天,一位教師神秘地拿出一個魔術袋,先讓學生猜猜里面有什么寶貝,再讓其閉上眼睛摸摸到底是什么,最后公布答案。此時此刻的課堂氣氛甭提有多活躍啦,有的猜是“橄欖果”,有的摸著摸著,脫口而出說是瓜子,甚至有個學生猜測是“子彈”……眾說紛紜,場面異常熱鬧。等老師慢慢拿出那一粒?!芭执蠛!焙?,學生才恍然大悟。隨后,老師趁熱打鐵,告知他們胖大海的作用,又演示了“胖大海”在水中變化的過程,讓學生仔細觀察。他們興趣濃厚,自然瞪大雙眼,觀察專注。等到書寫習作時,學生可謂是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各種有趣的題目也應運而生,“神奇的胖大?!薄耙还澯腥さ恼Z文課”“胖大海變胖了”“大胖變身記”等,內容真實,語言流暢,試想學生的靈感被激發,作文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四、快速系列訓練,提升習作素養
剛進入三年級,由于學生剛過渡上來,教師還可進行范例朗讀和“小鳥學飛”的起步訓練。此階段,教師開始著重培養審題準確,快速抓關鍵詞句,確定中心,快速選材,限時習作等能力訓練。
針對專題的作文審題訓練,是指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做好作文審題,并培養學生記錄寫作素材的習慣,將在生活周圍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在,為寫作做準備,開展相關的交流活動。在訓練時,要求學生能夠快速把握作文的主要內容,迅速列好提綱,并明確敘述形式。另外,表達快,要快速說出“寫什么?為什么?怎樣寫?”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的時候,多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去發現優美的語句,這樣不斷地積累,形成自己的寫作素材。聽寫內容不限,或是課外書籍中的優美片段,或是課本中背誦課文,每天語文課前三分鐘時間。通過反復訓練,讓學生形成記憶,對于一些優美語句不斷積累運用,長時間運用后,會使得學生的語言也受到影響,從而形成自己的語言。
除此之外,在此階段,教師還可讓學生每周至少寫1-2篇日記。五花八門,想寫什么寫什么,只要讓把文章寫“開”,把筆頭寫“順”,引導學生寫真情實感,不假編,不瞎套、不硬擠,一開步就把路子走開,學生的興趣自然比之前濃厚。學生每次寫作,教師都要規定時間,可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及時表揚和加分,不定時地評選“未來小作家”,頒發小獎狀。相信微不足道的評價手段,無形之中給他們增添了些許寫作興趣。
五、激勵點贊齊參與,品味習作之樂
賞識教育,同樣適合作文教學。學生的作文如得到了身邊人的鼓勵和賞識,那小作者的眼睛一定會閃亮,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師可讓每位家長參與進來,讓其做評委,給自己孩子的優秀句段“點贊”,獲贊較多的將被評為“優秀小作家”,并頒發小獎狀。讓每位家長和學生互動起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去激發出學生的寫作熱情。
再如,教師可把學生的習作張貼在教室里,全班同學都是小老師,利用課余時間,認真閱讀點評,給優秀的習作點“贊”,被點贊的學生自豪感十足?!靶±蠋煛币卜e極踴躍,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另外,哪怕有學生寫得不成功,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性的“點評”,甚至把個別后進生的習作在課堂上講評,讓大家集體評議,看看獲得多少“贊”,以此激發后進生的作文興趣。
總而言之,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中,需要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體驗到“玩”,以便達到“樂于動筆,易于表達”的寫作情態,使學生的習作素養在豐富多樣的實踐中不斷夯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