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冰
【摘要】隨著國家不斷推行教育督導機制的形成和學校評估工作,對于形成完善的自評運行機制,建立和健全教育督導評估機制更加顯關鍵與必要,它也為學校的全面發展、自我完善提供了保障。在學校實行有效教育督導評估制度,有利于幫助學校認真落實國家的相關教育方針、政策、法規,讓學校可以對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進行科學自我評價,進而推動學校工作不斷完善。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運用教育督導評估機制推動學校自主發展,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學校的辦學管理水平,從而提高學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
【關鍵詞】督導評估;學校;自主發展
在中小學校教育管理中,教育督導評估是建立全面的學校教育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督導評估管理體系在教育管理系統中的地位將越來越增強,它對于促進學生的提高與發展、保證實施素質教育等各方面都起到了越來越關鍵的作用。但是,從很多學校的教育督導評價情況來看,人們往往會把自評工作限制在一些學校校長領導范圍,很難充分發揮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作用。因此,怎樣利用教育督導評估機制讓學校主動、自覺發揮積極性,成為教育工作者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以教育督導評估制度為起點,制訂學校發展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就先要制訂好的總體發展計劃。在制定計劃之前,要想充分調動所有教師的教學工作積極性,學校首先要做好教育預測性的教學監督評估工作,還可以采取民主論壇、校長談心制度等形式匯集教師意見與建議,進而制定符合校園實際狀況的校園整體規劃。
1.全員參與學校現狀的評估
學校的長期發展必須有正確的方向,就要有做好總體的計劃。在提出學校的總體計劃之前,需要先對學生情況做出基本分析,其中主要包含對學生的現實狀況的分析、對學生的行為特點的剖析、產生問題程度和產生問題的成因等方面進行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在制定學生發展計劃目標之前,該校先要開展預測能力的教育督導評價工作,為制訂學校的發展目標做好了準備。同時為了實現預估的準確性,在教育督導評估時充分調動了該校所有的職工力量,并組織了各部門、各年級組、各教育課題組等對自己所涉及到的教育工作開展了檢查性測評,以找出問題及根源。采取了各種舉措,以提出學校發展計劃的總方向。
2.全員參與學校規劃的制訂
“一所好學校就必有一個好校長”,校長是學校頂層設計的主要領導者與決策者,而老師則是學校重大重要決策的具體執行者,兩者之間必須相互促進。為更好地落實學校的教育規劃,學校先要注重教師的教育工作,然后注重教師的合理需求,讓學校全體教職工都積極投入到學校的重大決策與管理工作當中,讓學校全體教職工都有“家”的溫馨感受,使學校全體教職工都形成一個強大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產生強大的目標意識、主體意識與社會責任意識。只有學校通過集思廣益,所制訂的長期發展規劃才深得人心。
3.民主決定學校規劃的通過
校園的建立,應有與體現社會民主和科學規范相一致的教育制度文的精神相統一。只有通過民主投票決定并通過的校園規劃,才具有新生長點和活力。因此,要在校長要廣納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將學校學生發展計劃與教學指導評價工作有機地結合,與上級各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精神有機地結合,與學校校園特色創建有機地結合,經過學校管理層的不斷調整、修訂、充實,確定學校規劃的初步計劃,然后再由教代會審定通過。運用“自上而下”的方針,使學校指定的發展計劃更加適合學生的發展,為學校開展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據。
二、以教育督導評估制度為平臺,促進學校民主管理
校園發展計劃的出臺為校園發展找準了定位,明確了發展主體責任和奮斗目標,需要貫徹到校園教育教學等所有活動之中,經過有效管理來完成校園的整體工作目標。
第一,細化指標。再完美的規劃都要全體教師的支持與配合,共同撐起一片教育的藍天。總規劃目標而不加以細化、分解,不履行責任,目標就會變成一個擺設,不能夠很好地落實。所以,就必須將學校的總體發展計劃目標逐步細化,劃分為若干個指標,并組建了專項考評組織,先提出一級目標,并將一級目標加以細化,再分解成操作性較強的二、三類目標,使發展計劃更加的詳細備。
第二,及時自評。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要講究求真夯實,從具體落實上下功夫,為實現優化在學校發展規劃的編制執行的過程中,要讓學校所有員工都變成評價對象,并通過記錄流程,以收集關于學校目標已經實現的反饋信息;通過對規劃反饋信息的有效評價,深入了解管理計劃的執行成效,以便更有效地調整管理發展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改善,從而推動了管理目標的達成。
第三,評估調整。在完成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校長要協調、控制發展目標的動態平衡,并協調、引導教師按目標實施自我管理與評價,這就必須做好目標落實中的形成性評價,隨時檢查發展目標已完成的狀況,并針對目標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根據最新的教學動態情況進行調整與修訂發展目標。
三、以教育督導評估為藍本,深化學校發展目標
在學校進行的自主評價過程中,要深刻領會并內化社會各界對學校的要求和客觀的評價標準,并通過評價查找學校成績與不足,以便真正認識到該校自身所達到的辦學水平和在辦學中所存在問題,為制定下一次科學、合理的學校發展目標而尋求新方向,并在既定的基礎上尋求新的自己的學校發展目標,并由此產生了前進的動力。
學校也應該嚴格執行考評過關機制,采取逐級考核,以從嚴的態度掌握各個指標的完成度。例如,學校在自主評估流程中,首先由各個發展指標體系的主要負責人收集資源、數據分析等信息,并按照“發展目標”的有關規定,通過對照評估標準,接著再對其所收集的資源信息、統計分析進行綜合分析,以此判斷其價值,并形成對相應的指標體系自評建議。然后由學科組領導團隊調查取證,并核實其自評估意見,接著再編制專業組的自評估報表,在各專業組內進行網絡共享,從而揚長避短,更精確掌握分小組的工作狀況。最后,再由學校綜合發展計劃考評工作組對所有指標的落實效果進行終性考評,檢查每個目標的完成度,生成該校自評報表,為該校的下一個綜合發展工作尋找突破口。
教學督導評價機制的實行,也能夠使得學校提高對教學管理工作的正確認識與了解,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在對學校已做的教育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和提高學校辦學經驗,逐漸發現該校存在問題和解決的有效舉措,進而能夠確定學校下一步工作思路,為學校的下一發展階段找到了突破口。教育工作監督和評估,有效促進了學校的主動發展,并充分調動了全體教職員工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董奇.如何開展中小學校督導評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