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園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在當今國際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一切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而振興教育行業是根本注重。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體育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21世紀以來,我國對于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已呈現出越來越專業化的趨勢。學前教育是一切學習的開端,幼兒體育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開始實施以來,以往直接在學校完成學業即可獲得終身制教師資格證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必須通過國家考核的筆試和面試,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的新制度。現行的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下,較之以往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新制度下的考試呈現出考試題目范圍廣、內容難、綜合化程度高的特點。三年制高專院校是培養幼兒體育教育專業教師的重要基地,面對教師資格證“國考”所帶來的影響,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上的素養能否達到相應標準,輕松獲得從業的相關資質,與其培養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息息相關。通過學者訪談我們了解到,對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的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發現三年制大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有其不足和紕漏的地方,借此加強對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適時改革,以獲得教師資格證“國考”中的高通過率。
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考試制度的改變使當前的教師考核更具規范化,對于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具有監督作用。當前的教師專業化發展趨勢是學校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而通過現行的教師資格證考核制度,可有效優化教師結構,提升教學質量,也為推動各學科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所貢獻。隨著教師考核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不但可以進一步擴大教師隊伍的發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教師們不斷提升自我要求,有效提高個人業務水準,加強教師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教師資格證在“國考”背景下的最終取得,更容易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的同時,也為行業發展形成有利的良性循環。
新教師資格證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的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了教師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也對幼兒體育教育專業教師的管理大有裨益。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就考試科目上的變化,總體體現在:教師資格證考試從原來只針對《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個學科進行考試,轉變為現在根據各個教師資格證的不同來進行不同的考試科目和內容的考核。比如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筆試考試內容為《綜合素質》和《保教知識與能力》;小學教師資格證的筆試考試內容為《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初中教師資格證的筆試考試內容為《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高中教師資格證的筆試考試內容為《教育知識與能力》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另外,有些省市地區從前是沒有獨立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因為從前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往往包含在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范圍內。而現行的教師資格證考試不僅有了獨立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還區分出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教師資格證考試大類。在考試范圍和考試內容上,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的考試內容不但包含從前的《教育學》《心理學》等一系列內容,而且還囊括了教師職業規范、教師職業基本素養等知識內容。這使得報考學生們必須拓展自己的課程知識面,才能進一步夯實通識教育知識,從而達到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在原來考試中只作為認定環節的面試,也變為考試從筆試+面試兩項考核,因此面試也成為在現行制度下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必經之路”。現行的教師資格證面試科目也根據各個教師資格證的不同而進行區分。目前,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面試不區分科目;小學教師資格證、初中教師資格證和高中教師資格證的面試科目則要求和報考的科目相一致。根據制度規定,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面試主要考核報考人員的職業素養、儀表儀態、語言組織能力、思維活躍度等基本素養和基本教學技能,通過相關備課、試講以及答辯等方式進行。其面試流程一般為:候考-抽題-備課-答問-試講-答辯。流程上較為全面地考核了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綜合素質和對本學科的教學組織能力。總之,學生除了筆試內容較之從前難度有了明顯提升外,在面試考試中難度也較之以往大幅度上升。因此,要想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立于不敗之地,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勢必要進行調整和優化。
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正式實施之前,教師資格證報考人員的學歷只要求為幼師畢業及以上學歷即可,一般是非師范專業的學生或者社會考生會選擇進行報考,并參加考試。“國考”制度正式實施以后,參加考試的報考人員變為所有符合基本要求,且有意愿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報考人員。這些報考人員中只要想取得教師資格證都必須參加相關專業的考試,才能獲取相關資質的教師資格證書,且報考人員應至少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由此可見,在現行的教師資格證制度下,考試人員的學歷要求較之以往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有了提高。目前,學校內的學生雖然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的“主力軍”,但想要報考的話,本科院校一般要求為大三、大四年級的學生,大一、大二年級學生不允許報考;而專科一般要求為大二、大三年級的學生,大一年級學生不允許報考。總之,教師資格證“國考”時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師范生、非師范生和社會人員報考教師資格證的差別。而在教師資格證新制度的實施下,三年制大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相比于其他報考考生,則容易忽略在管理、組織以及設計活動上的能力。
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其考試內容較之以往考試在難度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相比于以往的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的題型變得更加靈活、更加全面、更加難以掌握和預測。如果像從前一樣,妄圖只識記一些考試的固定內容就能順利通過考試已變得不可能,古老的機械性記憶方法已無法通過現階段的教師資格證考試了。這就要求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必須跟隨當前教師資格證制度的引導,變得更注重對通識教育的知識考核,以及更重視對具體教學示例的設計考查。只有促進教師資格證報考人員重視拓展自身通識教知識和日常教學活動設計,才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想順利通過當前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就要力求做到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雙方面緊抓不放松。總之,相對于從前的考核制度,“國考”背景下的教師資格證考核更加重視報考人員本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課程的設置與安排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著重解決的是在某專業學生在某個時段開設某些課程的問題。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三年制高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的目的主要是在調整優化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充分實現資格導向與專業能力的最大優化組合,從而使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報考學生能夠順利獲得相應資質的教師資格證。因此,三年制大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該緊密結合當前“國考”背景下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做到與考試大綱充分契合,著重優化課程的設置與安排。具體說來,應從課程設置與安排的相關方面進行思考:首先,應當充分了解與分析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下的考試試題,通過收集與整理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的各項考題,確定當前考試的主體內容方向,根據當前形勢選擇性適當修改當前的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之能夠與考試大綱充分對應,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其次,可通過對于當前“國考”背景下教師資格證的考試試題進行剖析,總結出綜合素質考試中的通識教育知識與專業教育知識的所占考試比例,從而進一步對于課程設置根據考試所傾向比例進行合理調整。再次,通過對于教師資格證的考試側重對比發現,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下的考題較之以往考試通識教育知識的占比大范圍增高。無論從數量,還是難度上都需要報考學生增強對于通識教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最后,探究到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公共必修課是通識教育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要想提高考試中通識教育知識的分數,勢必要加強通識教育課程的數量和質量,全面注重夯實通識教育課程。只有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報考學生才能夠更快更好地通過各項考試。
在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下,三年制高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設中要著重注重課程內容的具體完善。在調查中了解到,大一年級的學生的學習主要以把握思想為主,集中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毛澤東思想概論》《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這使得學生能夠注重思想以及心理教育,同時也注重學生們的教學技能,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大二時,學校以培養“一專多能”型幼兒體育人才為主,著重專業相關科目的教學與選修。不僅要求學生們掌握幼兒體育相關科目內容,也要求學生們能夠著重學科修養和教學技能的拓展。因為這一階段,《教育信息技術》《教師口語》《書寫》《兒童心理與發展》等課程開始著重排開,當然,體育理論和技能核心課程始終不可放松。這一時段,學生們開始接觸到相關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大三時,除了使學生們更加重視學科素養的提升外,還應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體育教學設計》《幼兒園體育活動指導》《體育安全與急救知識》《體育繪圖》等課程進一步提上日程,著重提升學生在面試和說課的能力。在這一階段,確保學生們對研究課題選題結束,以保障在下一學期有更多時間進行科研能力的儲備。鑒于此,以三年制大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內容需要全方面覆蓋“國考”背景下教師資格證的考試大綱要求為主導,著重來說,要從兩方面入手思考:第一,現今“國考”背景下教師資格證的獲得更加傾向于綜合素質的考核,而不是像以往只要記住相關科目的固定答案,就可以輕易獲得高分。重視綜合素質的考核引導下,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要想在考試中獲得不錯的成績,就要求其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能夠記住某些固定知識。要求學生們要更加重視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在多個領域掌握相應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如美育教育以及書法教育等。第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學生的實踐能力愈發被看重。在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中,實踐活動本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在以往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于實踐環節已經做出了很多措施,如在每一學期都已在課程內容中安排了實踐相關課程。對于實踐課程內容,建議可以有機融合未來工作中的實際內容,并且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加強學生進入幼兒園見習和實習的實踐時間和機會,可以提升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會在實際工作中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最終的工作場所是幼兒園以及幼教機構,只有真正勝任幼兒園以及幼教機構的各種工作,才能更好地通過實踐環節,在“國考”背景下立于不敗之地。
課程評價是按照一定的標準以科學的方法檢查課程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而進行效果評定,并以此為根據進行課程改進的決策。不同的課程評價標準會有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設和規定,課程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導向和促進的作用。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的實施,由單一掌握某一領域的知識體系已過渡轉變為注重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的考查,因此三年制高專院校在進行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建設時,應加強對于綜合素質這方面的評價,特別要注重對于相關領域中的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力體現等多方面的評價。所以,三年制大專院校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建設應著力加強提升學生在綜合素質上的評價。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放手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后,獨立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并以對此活動進行模擬教學的方式,充分實施教師評價,同行評價以及相關專業的專業評價。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隨著新制度的實施,很多三年制大專院校中的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深深受到此項改革的影響。教師資格證“國考”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規范教師隊伍的群體建設,但是對于三年制高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高專三年制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所面臨的考試較之以往考試范圍更廣、內容更多、難度也明顯提高,考試性質上更加重視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為了提高相應的教師資格證“國考”通過率,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必須重視人才培養方案上的及時調整和相應優化。尤其在注重夯實通識教育課程、完善課程內容以及加強課程評價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三年制大專幼兒體育教育專業只有重視幼兒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設,才能夠培養出立足社會、適應潮流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