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關小學 張 華
小學教育是教育階段的關鍵時期,是小學生加強對事物的認知和了解、培養小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學方法和模式直接影響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小學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如何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一直是教師不斷研究的課題。因此,筆者就以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問進行分析和論述。
課堂上提問的教學形式相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會陌生,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一些特定的提問,通過學生的回答來掌握其知識內容學習和理解的程度,同時這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一種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但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使提問更加科學合理,更加有趣生動,通過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積極思考,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數學的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的能力和水平,這才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提問的重要性,對提問的理解和認識有偏差,沒有樹立正確的課堂提問的觀念和意識,仍采用傳統的開門見山式和灌輸式教學方法,直接將數學知識和內容通過講述的形式,傳授給小學生,沒有給小學生思考探究的機會和權利,造成小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和聽講,使小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使數學教學課堂死氣沉沉毫無樂趣。還有一部分教師,了解提問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自身對提問教學研究不夠深刻,教學水平有限,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沒有巧妙設計,所提的問題要么過多,使學生思緒混亂;要么過少,達不到提問的效果;要么太過簡單,使提問流于形式;要不太難,造成學生的困擾。不合理的課堂提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能力,還會影響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提問時,要想提升提問的有效性,必須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設計。教師一定要仔細學習和研究有效性提問的教學方法,深刻分析和理解有效性提問的核心和精髓,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水平,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以及當前小學生數學實際能力和水平,對課堂提問的問題巧妙進行設計和規劃,明確教學的目標,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有效性的提問,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調動小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小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研究,增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樂趣,通過問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更加主動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達到有效性提問的目的,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小學生進行不斷學習和探究,教師在提問時一定要注意問題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問看似是非常簡單的行為和過程,事實上包含著很多的學問和技巧,問題的質量也直接決定學生學習探究的效果和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所設置的提問,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很多問題的提出缺乏意義、過于形式化,不僅浪費課堂上的寶貴時間,還會讓小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達不到提問的目的和效果。有些教師為了讓小學生多進行思考和探究,總是在不停地向小學生拋出問題,認為只要做出提問的動作就算完成任務,不去思考問題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問題是否科學合理,很多問題毫無意義,雖然小學生回答快速準確,但不需要進行思考和探究,達不到鍛煉小學生思維的目的;有些問題生澀難懂,超出小學生的認知,不管小學生如何探究也不可能找到答案,造成班級無人應答的尷尬場面,最后還要教師進行解答,也起不到鍛煉小學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明確提問的目的,把握好提問的內容和方向,確保提問的問題更加科學合理,以鍛煉小學生探究思維和能力為主,通過有效性的提問引導小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
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可以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技巧。課堂提問教學方法雖然過程簡單,但是提問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形式多樣的提問不僅可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氛圍和趣味性,還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提升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技巧,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方式,就是以教師為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小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問,小學生作為探究的主體,進行問題的探究和回答。教師在進行小學教學時,不應該局限于這一種單一的提問形式和方法,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創新提問教學形式和方法。教師可以轉換思維模式,讓小學生作為提問的一方,教師作為回答的一方進行提問教學,讓小學生進行提問時,小學生首先必須自己先掌握問題的答案,對所提問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學習和探究,然后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問題的設計和提出,通過逆向的提問教學,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教師還可以開展學生之間的互相提問,通過互問互答的形式,鍛煉小學生的探究能力;還可以將小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提問教學,提升小學生合作學習探究的能力和水平;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大比拼,以游戲或者知識競賽的形式,對小學生進行提問,提升小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豐富提問角度和內容的方式,鍛煉小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小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技巧和方法。教師在進行提問時,提問的內容和角度也是可以不斷豐富和延伸的。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內容和角度,幾乎都是源自小學數學書本教材的內容和數學知識,教師為了讓小學生快速掌握數學書本上的知識,所提問的問題也都是以書本作為參照,但是這種單一的提問內容會讓小學生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小學生思維的發散和發展,也不利于小學生探究能力的創新和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內容選擇上,一定要不斷創新和拓展,教師可以根據小學數學書本內容進行合理的延伸和拓展,幫助提高小學生數學能力,讓小學生學習和接觸更多的數學知識。在提問時,注意鍛煉小學生的思維和邏輯,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小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進行多角度的探究和考慮,掌握多種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比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對小學生進行提問,讓小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和探究比例的相關問題,讓小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數學的學習,提升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效果。
教師還要注意提問后的學生反饋情況,以及對學生的發聵進行合理的評價。提問不是目的,提問后學生的反饋效果才是課堂提問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要對提問后學生的反饋進行仔細的觀察,并對小學生的反饋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小學生回答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了解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掌握情況,并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并對小學生的反饋給予科學合理的評價,鼓勵和引導小學生不斷對數學進行學習和探究,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性提問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激發小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和欲望,對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對提問的問題進行巧妙的設計,提升提問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豐富提問的內容和形式,注重提問的反饋和評價,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技巧,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