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浦街道中心小學 徐 艷
小學數學教師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小學數學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教育觀念比較落后的現象。比如一些教師仍然采用的是單向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一刀切的教育,也沒有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很顯然這種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順應社會發展,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更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總體提升,也有礙于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中,很多教師仍然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模式是以考試為目的,重視提高學生成績的教學,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講解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整體能力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國家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我們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當今教學環境下,仍然有一些數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的意義。在核心素養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也會受到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因此如果想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就必須加強對數學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尤其在我國邊遠地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深遠,對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也會有阻礙,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提升一線數學教師的思想觀念,培養其積極主動的終身學習意識。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的反思對教師的自身水平提升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仍然缺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總結出相應的經驗的能力。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教師的引導以及鼓勵,教師應從學生的思維方式出發, 創新教學模式。但從我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教師使用的還是單一的方法,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因材施教。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的學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思想,然后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滲透核心素養。教師一方面要認識到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成績同等重要,并且只有具備一定數學核心素養才能提升數學的成績,因此教師通過各種學習方式增加自己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知識儲備。
小學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要想學生具有此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并且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聯系課本制造有關內容的具體情境,加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比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首先教師可為學生簡述與本章內容有關的歷史小故事,在講述時教師應注意以學生能夠良好理解的語言進行故事講述,且語氣應當生動活潑,使學生能夠積極了解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將有關知識為學生進行鋪墊。知識講解后,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習題練習,并隨機邀請幾名學生在黑板上對自己的解題過程進行解析,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適當獎勵,如頒發獎狀等,給予學生表揚,以起到鼓勵的作用,同時對其他學生進行激勵,防止學生由于一時的失敗產生自我厭棄的想法,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歷史小故事的插入能夠使學生對數學歷史進行一定了解,從而對學生的數學探索熱情進行刺激,為學生接下來數學知識的接觸做鋪墊,并且之后的習題練習環節能夠對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進行提升。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另外還有活潑好動的特點,都喜歡參加游戲。在玩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心情可以是愉悅放松的,這更有利于學生吸收課堂上的新知識。另外,學生通過贏得游戲獲得的成就感也是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并且能從側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多多制造游戲環節,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不僅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提高課堂效率,更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小學核心素養。
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講解模式,對于學生而言過于單調,也不符合現代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本性,且這種模式長期的教學容易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所傷害和壓抑。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國家對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現在多數小學都已經配備有多媒體設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援引多媒體設備。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這一課,教師可在制作課件時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蘋果、電視機、自行車等加入課件中,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圖片,或者制作立體三維模型,通過計算機對物體的結構進行解剖,要求學生在知識講解前對物體進行觀察,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進行課程時能夠快速接受。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針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提出疑問,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所有的問題。多媒體設備的適當使用能夠將課堂變得更加活潑生動,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也能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豐富想象力,同時對學生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行提升,進一步提升學生觀察生活和發現問題并積極進行解決的學習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為“生活即教育”,說明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應用非常廣。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數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具體的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數學的應用,體會數學給人們帶來的生活便利,這樣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要想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學校首先要做到重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教師應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然后通過加強自身學習,深入研究小學數學教材,挖掘教材背后蘊含的核心素養將其滲透到學生數學學習的每個環節中,創新教學方法,真正引導學生提升數學綜合能力,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成為國家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