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焰梁 廣州市增城區增江小學
在當今時代的社會發展背景下,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愈發重視,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一個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處于身體機能提升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能夠使他們得到綜合全面的發展。但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保證體育訓練的安全開展。本文就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培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究。
想要使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得到更好地培養,首先要了解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重要意義。眾所周知,小學生處于身體機能提升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開展充分的體育訓練,是有利于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的,但與此同時,部分小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沒有較強的體育安全意識,這就可能導致他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無法獲得應有的鍛煉效果,甚至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學校體育安全意識,是有其必要意義的,這能保證體育活動的安全、有效開展,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和身心健康[1]。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學校體育安全意識,能夠使他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更加注重自己的安全,這不僅可以在保證他們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體育訓練,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也可以使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以下幾點內容,結合小學階段的教學現狀和小學生目前的體育安全意識,對培養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的具體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體育活動在小學階段的安全、有效開展,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和文化水平的綜合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想要使小學生的學校體育安全意識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學校要結合現有的辦學條件,開展體育安全的專項教學,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怎樣才能作用運動技巧來更加安全、科學地完成體育訓練,那樣才能夠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對自己的安全保護和科學訓練。在開展體育安全專項教學時,學校可以以舉辦安全講座、戶外實踐教學、開展以體育安全意識為主題的趣味競賽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參與安全教育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舉辦安全講座時,學校可以根據現實的辦學條件,邀請一些社會上的體育人士、教育專家,來為學生進行更加專業、科學的講解,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體育安全專項講座的專業度,使得學生得到更加專業的培養,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以一個更加專注、投入的態度學習,從而提升自身安全意識。
在開展戶外實踐教學時,體育教師需要在給學生講解了基礎的安全知識之后,在日常的訓練和活動中,考查學生是否了解正確的體育安全知識,是否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充分重視自身的安全,同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對他們的不正確、不科學的體育動作進行糾正和指導,保證體育訓練的有效開展,使學生能夠在體育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2]。
在舉辦以體育安全意識為主題的趣味競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報名,并將他們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比賽,趣味競賽可以分為知識賽和實踐賽兩個部分,在知識賽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常見的體育安全的題目,讓學生競賽,每答對一題積一分,積分最高者勝出。在實踐賽中,教師可以規定體育動作和體育活動類別,考查學生在做出體育動作時,是否提前進行了熱身、拉伸等準備活動,是否用正確的運動方式來完成體育活動,是否能夠對一些突發狀況進行及時、合理地處置。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趣味競賽中得到樂趣,從而以更加投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參與比賽,在比賽中鞏固體育安全知識,提升體育安全意識,也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有所認識,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安全教學,以此提升體育安全教學的有效性。
在日常教學中,為保證學生的安全,教師可以制定一些強制性的措施,比如,教師可以規定,學生必須穿寬松的運動服、運動鞋上體育課,且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不能攜帶鑰匙等尖銳物品,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學生衣著不適宜而造成的扭傷、摔傷、劃傷等一系列體育安全事件,保證學生的安全,也可以使學生在運動時更加舒適,使他們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從而更好地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在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定一些懲罰措施,比如,對于不遵守行為規范的學生,教師可以予以一定的懲罰,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和學生的身體情況可以承受的情況下,懲罰學生完成一些類似跑步、蛙跳等體育活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錯誤,并在今后的體育活動中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也可以使他們在這種合理的懲罰中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為了提升學生對日常行為規范的重視程度,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舉報,并安排專人對學生的著裝、行為進行督察,以此來保證他們的行為規范度,保證他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安全[3]。
為了加強日常行為安全規范的執行力,教師可以將學生遵守日常規范的情況納入期末體育成績的考核。對于不遵守日常行為規范、在體育安全方面意識薄弱的同學,教師可以在期末考核時進行相應的減分,以此來保證日常安全行為規范的執行力度,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遵守日常行為規范,教師可以將日常行為規范編寫成口訣、歌謠等,并結合小學生喜歡的動漫、故事等元素,使日常行為規范口訣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利用這種方式,不僅迎合了學生的喜好,使日常行為規范在學生群體中得到傳播,增強了規范的影響力和認可度,也使學生在傳播、記憶日常行為規范的口訣、歌謠的過程中,對其中提到的安全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記憶。
除此之外,為了激發學生們遵守行為規范的主動性,學校可以整個學校為單位,評比每周的優秀班級,優秀班級的評定具體有以下幾點要求,首先,優秀班級內的同學要在日常體育活動中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定,并且能夠對安全知識做出系統地、清晰地闡釋。其次,優秀班級需要在各項體育活動中擔任一定的安全宣傳工作,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對他人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行為進行安全化、標準化地指導和糾正。被評定為優秀的班級,可以獲得一面流動紅旗和全校范圍內的表揚,這種獎勵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較大吸引力的,為了得到獎勵,學生一定會在日常生活中牢記安全知識,嚴格要求自己,并將安全意識傳輸給身邊的人,以此來提升學習體育安全教學的有效性,保證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想要更好地培養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教師可以開展多樣活動,因為小學生往往對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活動更加感興趣,這會使他們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對體育安全的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比如,為了提升體育安全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設計一套熱身操,在熱身操中設計一些常見的、有效的熱身動作,并在每節體育課之前帶領學生一起跳熱身操,這樣既可以避免普通熱身動作帶給學生的乏味、枯燥的感覺,使學生更加投入地進行熱身,保證熱身效果,保證后續運動和體育活動的安全開展,也可以使教學形式更加有趣,使學生對體育活動有新鮮感,從而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愛上體育、愛上鍛煉,這對他們體育能力的培養和身體素質的提升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
除此之外,小學生往往對家長有更強的依賴性,基于這一點,教師也可以舉辦家校趣味運動會,讓家長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為了更好地鞏固學生的體育安全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家長進行體育安全知識的培訓,并在家長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對家長的一些不安全、不科學的行為和動作進行糾正和規范,讓學生成為爸爸媽媽的小老師,這種身份上的轉變對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高的積極性,參與到對家長的體育安全意識培訓和指導中來,也可以使他們在指導家長開展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鞏固自己的體育安全知識,提升自身的體育安全意識。想要使家校聯合的趣味運動會更加有效地舉辦和開展,教師要與家長進行溝通,因為家長的閱歷豐富,往往在體育安全方面有更好、更強的意識,而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故意做出一些明顯不符合體育安全規范的行為,讓學生糾正,以此來實現對學生的安全教育[4]。
為了加深學生對體育安全知識的理解,教師也可以舉辦以體育安全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繪畫比賽、故事大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體育安全的主題融入手抄報的制作、圖畫和故事中,為了激勵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選,并對提交了優秀作品的學生進行獎勵,以此來樹立榜樣,使更多的同學向他們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體育安全的認識,提升自身安全意識。
為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比如,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和其他學校學生進行聯誼,并在聯誼會上讓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一起完成體育鍛煉,考察不同學校學生的安全意識。由于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較強,為了保證本學校的榮譽,他們一定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與體育活動,并在體育活動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安全規范。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與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建立友誼,學會團結協作、科學競爭,也可以使他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加強對學校體育安全的認識。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社區進行體育安全知識的宣講,盡管學生學習到的體育安全知識是學校方面的,但其中的安全原理、內涵是相通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宣講,通過講解體育活動規范動作、熱身動作和準備活動的有效開展、參與體育活動的著裝要求,體育活動萬一受傷后如何緊急處理等,來加強他們對體育安全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時更加活躍、積極,也可以使體育教學脫離課堂,使他們對體育安全知識的學習更加全面、更加廣泛。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發現,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做好體育安全培訓,能夠使學生更加安全、更加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完成身體素質和文化水平的綜合提升,使自己在小學階段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基。但是,想要使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得到更好的培養,僅僅制定相應策略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幾點重要的內容。下面結合我國目前的小學體育安全教學現狀,對小學生學校體育安全意識培養的注意要點進行了探討[5]。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保證學生的安全和體育訓練的科學開展,教師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一些強制性的手段,比如規定學生的著裝,并對不遵守規定的學生進行適度的懲罰,這固然是處于保護學生的考慮,但也很可能會使很多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尤其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心智尚不成熟的階段,他們可能對教師的規定、學校的規章制度沒有很好的認識,無法正確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為了安撫學生情緒,保證強制性措施的力度和有效開展,教師需要將為什么制定日常行為規范、這些行為規范有什么樣的作用、為什么要對不遵守規定的學生進行懲罰等問題向學生解釋清楚,使學生明確強制性規定的作用和意義,并樂于、甘于遵守規定。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使學生將體育安全牢記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遵守,而不是僅僅因為懼怕懲罰而被迫遵守規定。
同時,為了加強強制性規定的有力實施,很多教師安排了專人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督察,但是這可能會導致學生之間的情感出現嫌隙,也難以保證督察人不會出現包庇同學、惡意檢舉的行為。這是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的,因此,在執行這條規定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執行的力度和有效性,使同學們不會因為學生之間的互相舉報、督察而產生不愉快,并將學生之間的舉報視為為自己的安全著想的善良舉動。只有這樣,才能在使強制性規定得到有效執行的同時,保證學生之間的團結和信任,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6]。
總而言之,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教師要了解同學們的心理,綜合考慮到多種情況,注意安全教學的有度、有效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是不夠的,很多學生往往在學習體育安全知識的時候興趣盎然、積極踴躍,但在實際生活和運動中,并沒有將安全知識牢記于心并貫徹執行,這是不利于他們的健康、安全成長的。因此,在完成體育安全教學之后,教師也不能松懈,要時刻關注學生能夠將安全知識運用于日常的體育活動中。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開展教學考核,考核可以通過書面作答和實踐考核兩種方式,通過分析考核結果,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掌握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并根據結果制定下一個階段的教學計劃,這會使體育安全教學的針對性更強、有效性更強[7]。
在當今時代的社會發展背景下,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強健的體魄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基礎,也正因如此,體育教學逐漸成為了教學重點。但是,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學校體育安全意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不僅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也需要家長、學生等的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