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清泉鎮北灘小學 王夏蓮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教育的主要目標不再是培養知識和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能力素質,為此,綜合實踐課應運而生。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應將實踐活動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設計具有時代性和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就目前來看,小學高年級數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實踐活動目標不清晰,學生找不到方向;實踐活動方法單一,學生提不起興趣;實踐活動忽視總結,學生素質難以提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探索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認知規律的實踐方案,使數學綜合實踐教學真實而有效。
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綜合實踐更能體現數學是學生生活的課程。要想學生能有所發展,必須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學習數學。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各種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嘗到實踐活動的樂趣。
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相遇”,要求學生能熟練地找出各個數量關系,在頭腦中建立數學模型,由感性認識向抽象思維過渡。為了突破相遇問題的難點,小學數學教師設計了生活情境,請兩名學生到講臺上,分別站在講臺的兩邊,先假設講臺是學生的家,然后請兩名學生同時向前走,最后在途中相遇,教師會給出兩位學生步行的速度,學生和家之間的距離等信息,讓其他學生思考兩人會在哪里相遇。通過模擬以后,學生體會到了相遇問題的特點,參與活動的熱情高漲,紛紛進行計算,對數學公式的運用也更加熟練。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有些實踐活動僅憑學生是難以完成的,這就需要分組探究。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按照一定的規則對學生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有所作為,從而更好地拓展教學空間。教師在教學中為每個小組設計一個實踐問題,要求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資源共享,共同解決問題,提高數學綜合素養。
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購物策略”,教學目標是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從現實的體驗出發,對常見的幾種優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體會數學是幫助人們進行判斷和決策的工具。首先數學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引入,讓學生思考都在商場遇到過哪些促銷方式。有的說抽獎,有的說打折,還有的說贈品。再請學生思考如果去購買一件商品,面對名目繁多的促銷方式,會如何選擇。這時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整個數學課堂出現了一波探究問題的高潮。接下來數學教師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解決,如“王先生去買肉,豬肉10元一斤,豬骨5元一斤,他想買帶骨頭的肉,老板說那就15元一斤,如果你是王先生,你會同意嗎?為什么?”學生在小組中激烈的討論,最后數學教師給予指導,提高小學生的分析和比較能力。
交流反思是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交流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好地利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技巧,扎實推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數學教師應該讓小學高年級學生知道在實踐活動中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及怎樣做會更好。只有這些問題在學生心中縈繞,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綜合實踐活動中。所以,在每次的活動結束以后,小學數學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去反思在實踐活動中的收獲,可以是增長的經驗,也可以是取得的教訓,總之要讓學生進行反思和延伸,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學習的數學基礎知識,還會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具有實際意義的交流平臺,不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要使小學生真正地實現交流,分享活動的成果,互相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共同進步。同時,數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記日記的方式,將實踐活動的感受記錄下來,尤其是在實踐中發現的新方法或者新思想,一定要做好記錄,這樣以后再遇到同樣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學生可以定期地翻看日記,查缺補漏,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選取的實踐活動必須體現綜合性和針對性,要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突出綜合特性呢?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實踐課程的時候應將綜合特性融入現實生活中,拉近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改變數學實踐單一枯燥的現象,為學生提供知識基礎和實踐空間。實踐活動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可以在教室里進行,也可以在室外進行;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也可以進行實地考察和測量;可以是個人活動,也可以是小組活動或者全班活動。無論采取何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都要尊重學生,體現出公平、公正和民主。數學實踐活動應彈性操作,根據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狀況,及時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以確保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數學教師對實踐活動的評價也應該是綜合性的,要改變以往教師一人獨大的現象,應該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結合起來,使學生有思考和表達的機會。
綜上所述,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幫助學生感知數學知識的價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實踐內容,打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實踐活動教學模式,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借鑒經驗和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