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中心學校 劉艷東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和改革,要想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和現代的發展需求相符合,教師就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此在注入新鮮“血液”的過程中,增強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命力”。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有效轉化成與實際生活接近的知識,更能夠讓學生在這樣的轉化中,通過學習課堂上的知識,利用與自身實際生活的聯系等,對相關知識進行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理解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在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的情況下,對其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另外,初中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教師要想將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就要讓學生正確地認知到道德與法治知識,并對其教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進行充分了解。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并以此為基礎,列舉和融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熟悉的具體例子。同時,教師還需要在這樣的融入過程中,充分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如此就能夠在概念化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轉變中,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積極性,也才能在對其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行激發的情況下,集中其學習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就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以此強化其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魅力的感受。首先,教師可以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通過增設導入環節,對與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貼近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其次,教師需要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充分的挖掘,并在與實際生活相貼近的同時,對生活中存在的道德與法治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對其問題進行引入和提出,并在對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引發的前提下,強化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積極探索。
例如,在“建設美麗中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本節課的知識,讓學生對個人和美麗國家建設之間的聯系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同時,也需要讓學生明白作為國家的一員,應該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而當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共同參與到國家建設后,需要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以此在對自己進行充分認識的情況下,為自己的健康成長和積極發展打下基礎。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經歷,并談論在這些經歷中國家的美麗建設帶來的益處。如此可以讓學生在對真實的社會動態和國家的變化發展進行了解的同時,為其社會經驗的積累提供幫助,從而促進其在國家發展中的良好適應。
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還可以對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相貼合的生活素材進行巧妙利用,并通過引導的方式,促進其對生活素材和相關內容的自主探究,以此加強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僅需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還需要讓學生在消化和儲存知識的過程中,根據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經歷,利用自己學到的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然后以自己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為基礎,對道德與法治學科進行準確的定義。作為受教群體,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很特殊的,在此階段,學生通常都會對社會進行初步的了解,在這樣的了解過程中,也會對社會產生相應的獨特想法。因此,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能夠在觀察社會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改革與創新”的學習中,學生學到的經濟改革和驅動發展并非只有一種,對此,其所感受到的國家經濟創新發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能夠對國家經濟的良性改革和發展進行深刻的體會。對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生活素材進行有意識的、充分的挖掘,并在對情境進行創設的情況下,引導學生以真實的教學情境為基礎,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對不同階段的國家經濟的發展進行不同理解時,對本節課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積極的分析和探討。如此方能在對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進行拓展的情況下,實現對其學習意識的積極培養。
所謂在生活中探究知識,就是指教師需要積極提出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并要求學生以所學知識為結合點,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在任何一門課堂中,提問都是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其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究知識的動力,還能夠給其實際學習提供幫助。對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以實際生活為出發點,對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生活素材進行尋找,以此充分地將課程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同時,教師需要在生活素材的指引下,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度的理解,并對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進行認真仔細的設計。
例如,教師講解“全面依法治國”一課時,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學生觀看完電影之后,可以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一是為何主角程勇做的明明是善事,卻還是逃不開法律的制裁;二是為何程勇被法律制裁后,被判處減刑兩年。
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其對“法”“情”之間的聯系、區別等進行積極的探討,并在其探討之后對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也就是“法”大于“情”,“情”融于“法”展開詳細的講述。這樣的講解,就能夠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對其良好的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進行全面的培養,從而能夠在增強學生道德和法治素養的同時,實現其綜合素養、意志品質的提升。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方法需要生活化,將生活素材融入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地學習課程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所學的知識,超越目前已有的認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在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主動性的同時,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增強,從而能夠在趣味化和生動化的課堂講解中,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