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中心小學 白曉玲
微課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語文課堂中合理地運用微課,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與認知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開展識字教學,這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生只有認識更多的漢字,才能更流暢地閱讀課文。同時,學生只有明白每個字詞的含義,才能更深入地體會文章背后蘊含的內容。但小學生尚不能理解學習的意義,多是憑借對知識的興趣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利用微課資源教學時,應重視豐富其中的內容,并用多樣化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識字產生強烈的興趣,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更高效地學習。舉例來說,在學習《猜字謎》一課時,課文由兩組字謎組成,內容生動有趣,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第一則謎語的謎底是秋天的“秋”,第二則謎底則是青色的“青”。在利用微課資源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一讀課文內容,再想一想謎底是什么,并鼓勵其大膽說出猜測的答案,最后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并將答案寫在黑板上。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做到主動識字,并在朗讀中探索猜謎的訣竅,并鞏固生字新詞。而且,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豐富的微課資源,對知識進行拓展,帶領學生猜更多有趣的謎語,并指出謎語中的生字,這種教學形式更有利于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較強烈的興趣。
小學語文的每一節課堂中,學生都要學習新的漢字。而且傳統教學中,教師較為重視分析文章內容,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多是通過示范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筆順及寫法。這使識字教學變得枯燥,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很難長時間集中自身注意力。而微課資源的使用,可以將知識更多樣化地展示出來,通過直觀化教學,讓學生對漢字的結構有更深刻的認識。舉例來說,在學習《春夏秋冬》一課時,教師在新課導入過程中,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并與學生交談:“時光老人有四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分別叫作春、夏、秋、冬,今天就讓我們和這四個孩子交朋友吧!”教師要將春夏秋冬這四個字寫在黑板上并標出拼音,讓學生反復朗讀,加深記憶。接著利用微課資源展示春夏秋冬四幅圖片,讓學生對季節的更替及四季景象有更直觀的認識。之后再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對這四個季節的了解。為了讓學生對漢字結構有更深刻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出示詞語卡片,如“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等,讓學生認讀,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糾正學生的發音,強調“風、霜”是后鼻音,“春”是翹舌音。
識字教學主要是針對低學段的學生,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是文學基礎較差,識字數量不多,尚未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而高學段的學生由于學科素養較高,且識字數量較多,在課文中遇到生字時,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或查閱字典等方式,自主學習陌生字詞。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掌握學生的興趣方向,選擇更恰當的教學形式,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舉例來說,在學習《小青蛙》一課時,學生要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疒”旁和新筆畫“橫折提”。這篇課文其實是一首兒歌,內容朗朗上口,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讀兒歌的方式,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并借助這一特點幫助學生識記漢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之后,教師應利用微課開展選字填空的小游戲,先與學生交流互動:“調皮的小蝌蚪,因為太慌忙,所以跑錯了位置,請大家幫助它們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吧!”讓學生將字填到正確的位置上,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每一節新課中學生都要掌握一些生字和字詞,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寫法和字詞的含義,還應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故事往往具有較強的趣味性,為學生講解與漢字結構相關的故事,能更好地加深學生的理解。舉例來說,在學習《人之初》一課時,課文內容選自我國經典文學著作《三字經》,其特點為字數整齊,上下兩節,每節四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堪稱識字小文的典范,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并圈出本課中的生字,之后通過查找字典、借助拼音等方式識字。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自主學習漢字,并利用多種方法讀準字音,既培養了其自主學習能力,也為識字教學奠定了基礎。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并為學生講解漢字故事。比如,“人是象形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形狀像是側面站立的人形,同時人也是漢字部首。有的人認為人字有多種象征意義,其中一種為:字形描繪出一個側面站立的人,象征著人與動物最重要的區別,人能直立行走,而動物不能。”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含義,又可以加深學生對字形的理解。
小學是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的重要階段,其不僅可以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還有利于塑造人格,提升審美能力。而教師在利用微課資源授課時,一定要充分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并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由于個體的差異性,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能更好地發揮微課教學優勢。舉例來說,在學習《動物兒歌》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展示文中出現的小動物圖片,讓學生邊看邊說出動物名稱,從而引出本課教學主題。接著,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將文中的生詞畫出來,聽準讀音,看清字形。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如果害怕忘記讀音還可以標注好拼音。之后與同桌開展合作學習,通過相互配合的方式,朗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總之,想要讓微課資源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教師在備課階段要精心設計微課內容,并融入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另外,微課的設計要結合教材內容,重視趣味性,使用時也要挑選恰當的時機,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