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學 林良輝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一堂物理課離不開提問,一堂成功的物理課離不開有效提問。教師課堂的提問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貼近學生生活體驗,可以較易、較快地激發的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生產生思想共鳴,學生燃起熱情,就能更好地自主學習。教學以問題為主線貫穿整節課,將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提問教育理論很早就出現了:有孔子的“不憤不啟”理論;有古希臘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教育理論。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提問對教師教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繼續探討。
1.整體布局,統籌安排
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應該明確這節課有哪些知識點,要怎樣設置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利于突出重點;是否利于突破難點;是否利于學生前后聯系,形成知識體系;是否利于學生深度學習;是否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無畏的提問,則無益于教學。
例1:加速度這一概念的理解是高一學生的難點,他們容易混淆加速度與速度而出錯,對此可以設置一系列問題。①靜止在地面的火箭剛開始升空時,其加速度是否為零?②物體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大嗎?請舉例說明。③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跟加速度大小有什么關系?④做加速直線運動的汽車,若它的加速度不斷減小,其速度怎么變?若它的加速度不斷增大,其速度怎么變? ⑤汽車速度不變,其加速度是否為零?若汽車速度的大小不變,方向可以變化,其加速度是否為零?⑥熱氣球做直線升空,若它的加速度為負值,則它可能做什么運動?⑦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有什么關聯?
2.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情境景是一種重要教學策略,物理觀念來自生活實踐,學生可以從大量的生活實例中獲取感性知識和見解,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要想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從實際出發,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2:飛機在我國上空勻速航行,機翼水平,飛行高度不變,由于地磁場的作用,金屬機翼上有電勢差,設飛行員左方機翼末端處的電勢為U1。右方機翼末端處的電勢為U2( )。
A.若飛機從西往東飛,U2比U1高
B.若飛機從東往西飛,U1比U2高
C.若飛機從南往北飛,U1比U2高
D.若飛機從北往南飛,U2比U1高
教師在講解本題時,一般都會用圖片設置情景,或拿地球磁場模型設置情景,或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地磁的分布情況。①我國處在北半球,地磁場什么方向?②磁場方向與水平金屬機翼平行嗎?不平行,地磁場怎么處理?怎么分解?③若把該題簡化成平面圖,怎么畫?④感應電動勢方向,怎么判斷?通過以上一連串的問題,使學生思路清晰,順暢解決這道題。
3.問題難度螺旋上升,學生各取所需。
《禮記·學記》中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主要靠學習者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及其他的幫助下獲得的,在學習建構中教師設計問題層層遞進,步步促進學生理解知識。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學生的回答、表現不可能按照我們課前的“劇本”進行,因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必須機智靈活,切不可不顧課堂的變化,強行按照之前設計好的問題。一是完善問題的表述方式。同一個問題使用不同的表達語句,收獲的效果不同,我們選擇的表達方式應讓學生通俗易懂,符合他們的思維習慣,可以幽默風趣,可以引進流行的網絡語言,可以文采飛揚。但是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不可以有科學性錯誤,課堂教學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可以多使用有親和感的語言,鼓勵語氣,表達清晰,課堂氛圍活潑,增進與學生的心靈溝通。二是把握提問節奏。問題引出后,給予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課堂要實時關注學生的微表情和反應,對要提出的問題,從難度上做正確的調整,發現這個班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強,按教學設計不斷增加難度。
一是強化心靈溝通。高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心理有共性的特點,也有五花八門的特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不同時期的高中生有不同的思想觀念,90年代的高中生與如今的高中生差異很大,教書與育人工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太有必要了,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利用面談、微信、電話、短信、QQ等信息渠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交流,明白現階段高中生的普遍心理,他們的所思所想、興趣愛好、價值觀念,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備課設計問題環節,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后,增強了問題的針對性,實際教學中讀懂學生的微表情,在課堂上對問題進行適當的調整,增強了問題的有效性。二是堅持終身學習。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進步,從原來的三維目標升級到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教師不斷學習各種知識,在相應的理論指導下,教學實踐能力、科研能力、業務能力自然能夠提高。三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積極參與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如果他們不積極參與課堂,教師問得再怎么巧也沒用,課堂氣氛沉悶,效果不好。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應該用可用于該班級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意識,把學生調動起來,接下來就是教師的事情了,我們之前的精心準備才有用武之地。自尊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要求學生課前備課,第二天他們可以教師的身份在講臺上交流;采用小組討論形式,同學間相互提問,各組展示交流,教師對學生給予肯定與表揚;展示結束,教師對他們的觀點進行評價,給予激勵,這些都有助于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研究者把核心素養內涵分成三個境界,第一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是注重在解決問題中收獲的基本方法;第三是注重經過學習獲取正確的科學思維。問得好,問得巧,學生能分析并推理新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將實際問題轉換成物理模型,獲得正確結論,能恰當使用證據表達觀點,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學生具有科學態度和責任,具有問題意識,他們又進行新的科學探究,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
綜上所述,教師用好用活課堂提問,離不精心準備;離不開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廣泛汲取知識,開闊視野,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教師的每一個有效提問往往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可以茅塞頓開,理解運用公式、定理、定律,收獲新方法,形成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