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寬 王榮慶 潘玲瓏
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代職業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梳理出當代職業教育存在的弊端,同時結合土木工程的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需求,提出了土木工程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土木工程? ? 人才培養? ? 場景式教學? ? 創新
課? ?題:本文系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重點課題“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場景式教學在交通類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課程中應用研究”(課題編號JTZD20-48)的研究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時代發展和進步,傳統的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模式已無法適應社會對技能型人才崗位需求,迫切需要進行改革。本文對土木工程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粗淺認識。
一、現代職業教育概述
現代職業教育是大范疇的職業教育,包含中(高)職教育、技工教育和社會職業培訓。職業教育應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牢固樹立技能強國、強省、強市的理念,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瞄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定位,堅定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之路,大力倡導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二、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職業教育在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問題,如不能完全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技能人才培養和培訓質量有待提高、基礎辦學條件相對薄弱、體制機制運行不夠順暢、雙師型師資隊伍配備不足和結構不合理、行業企業參與度不高等。
三、土木工程專業特點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人工空間建筑物的科學技術的總稱,是運用建筑材料和設備所進行的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等技術活動,是人類生活、生產、軍事活動、科研服務的各種工程設施,如房屋、公(鐵)路、橋島隧、海洋平臺、堤岸堤壩、港口碼頭及各類防護工程等。每建造一項工程一般要運用到水力水文、工程測量、土質土力、工程力學、設計、材料、管理等學科的專業知識,因此,土木工程是一門覆蓋范圍廣且綜合性強的學科。
四、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宗旨
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要立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努力做好產教研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積極推行任務驅動法、項目法、案例法等教學模式改革。在人才培養體系中,要著力增加工程現場技能培訓比重,積極開展校企共建共育的雙元制人才培養試點,建立以雙師育人為目標的技能人才培養與考核評價機制,加快校企一體化育人的步伐,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培養質量。
五、場景式教學模式改革
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應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遵循“五個對接”“八個共同”原則,校企深度融合,工學結合,方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場景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以模塊化任務驅動或項目導向為核心,提供一個真實的工程施工場景,通過師帶徒或雙師制的技能人才培養方式,規范并系統地培養專業人才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創新建立生產性學習型工廠平臺
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職業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充分調研區域內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狀況,遴選適合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企業入駐學校,建立生產性學習型工廠,創建一個職業教育系統與產業系統的主體和要素相互融合的固定與包容開放的系統,使行業、企業、院校等多主體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創設多元主體共育、共享、共贏的生態鏈,形成校企協同育人的新模式,構建產教科共同發展的創新體系。
(二)創新建立資源共享多元融合機制
生態鏈合作主體擁有的資源,如行業企業的信息平臺、成熟的產業市場、技術骨干、能工巧匠、生產設備、試驗檢測設備、大師工作室、科學的工程技術、規范的試驗檢測手段等,職業學校的一體化教室、實驗室、師資、名師工作室、數字化技能培訓資源等,均可以實現校企共建共享。生態鏈多元主體的各種資源要素相互滲透,融合發展。一方面,行業企業結合崗位需求,積極開展崗位生產工藝和標準等研究,發揮產業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研發過程,企業也參與到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企業及時總結工程技術和工藝新成果、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校企合作平臺直接應用于職業院校技能教學,實現職業崗位需求與技能培養“零距離”對接,形成技能人才校企共育的良性態勢。在此背景下,校企共同組建多元育人專業委員會,為技能人才培養創設共建共育機制。
(三)創新制定職業能力培養清單
基于生產性學習型工廠,以實際職業領域和職業崗位為依托,以國家職業標準或規范為準繩,以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土木工程職業行動領域的實踐場景為課堂,以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委員會為指導,按照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專業與職業領域的“五個對接”原則,設計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一系列模塊化學習任務的綜合體,制定在職業領域內由若干典型工作任務組成的職業能力清單。
(四)創新開發新型工作頁體系教材
根據職業能力培養清單,按照職業崗位需求,遴選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任務和技能點,開發新型工作頁體系教材。教材在效用上要凸顯立德為先,突出職業引領性,能引導學生了解專業、熱愛本職崗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在內容上,要突出實用性和實踐性,以“實用、夠用”為度,滿足土木工程職業崗位需要,與崗位執業標準直接對接;在組織結構上,要體現“以課程思政為核心”“以職業技能為要務”的教學生態,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技能提升成長規律,遵循土木工程施工工藝過程的系統性、邏輯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原則;堅持以工程一線場景應用為主線,以適應課程的綜合化和模塊化任務驅動需要。
(五)創新建立理實一體雙元育人團隊
在生產性學習型工廠對社會自主經營過程中,組建以企業骨干和學校教師為導師的教學團隊,學校和工廠提供兩個學習場所,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為導向進行教學。學校的主要職責是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工廠的主要職責是以實際工程項目工作場景為背景,實施場景式教學,提倡“以用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企業骨干以工程經驗為指導,學生以學徒身份參與崗位實踐,體驗企業文化,樹立職業精神,參與土木工程施工典型工作任務的工藝過程,以檢測數據為依據,以技術規程、規范和標準為準繩,強化崗位實戰技能培養,提升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實現零距離就業。
(六)創新場景式實訓教學手段
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職業能力清單技能教學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兩部分,借助生產性學習型工廠實施教學。校內實訓教學一般由一名學校教師和一名企業骨干組成雙師教師小組,共同研究制定典型工作任務的實訓教案。企業骨干在生產性學習型工廠工位上進行任務實訓操作演示,通過安裝在工位上的視頻設備將試驗實際操作演示過程的視頻信息傳輸到多功能教室,供學生同步觀看,課后將操作視頻發送至學生手機端,方便學生反復學習;學校教師將學生分組,各小組學生在校內實訓室進行實訓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直至學生完全掌握相關操作要領。校外實訓教學在職業能力清單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采用師帶徒的方式組織教學,職業院校聘任生產性學習型工廠技術骨干為師傅,以工廠承接的工程項目現場為課堂,師傅先做,學徒觀察,然后師徒角色互換,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場景式教學既解決了教學與工程一線知識脫節的問題,又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同時,校內外實際操作演示過程均可制作成視頻信息,形成專業教學資源,在更大的教學平臺加以推廣應用。
(七)創新高技能人才質量評價方式
學校與企業共同成立考評小組,以職業能力清單為依據,以學習任務為考核內容,以職業資格證書為標準,建立“企業+學校”雙標準評價考核體系。學校主要負責理論課程體系考核,不同課程模塊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如思政類等通識課程,以定量評價為主;專業技能課程模塊,以單項技能操作形式進行考核,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評價為主。企業主要負責實踐課程體系考核,按照職業能力清單對應職業資格證書標準,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統一,主要從企業文化、遵章守紀、安全生產、合作交流、團隊協作、技能水平、技能比武等方面進行多方位且嚴格的考核評價,考核結果及時反饋至學校。
六、小結
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應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發工作頁課程體系,采用場景式實戰技能教學方式,進行雙元人才質量評價,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苗越華.高職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J].知識文庫,2020(23).
[2]劉德輝.高職教育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探析[J].南方農機,2020,51(9).
[3]蔡躍,王,李靜.職業教育新型活頁式教材的內涵、特征及開發要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