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謝玉萍 唐玥 潘清文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 號)明確指出:“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要“實現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
高職院校的健美操課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一部分,同樣肩負著思課程思政的重任,但由于學校教育、家長引導和學生個人等種種原因,對學生的課程思政培養還不盡人意。本文將探索研究在健美操教學中如何融入課程思政,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指導健美操在培養職業人才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有著一定的理論價值,也對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融入課程思政提供參考,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作出貢獻。
收集、整理大量有關體育與課程思政,尤其是健美操課與課程思政的相關資料。歸納了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對課程思政的概念、涵義、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的理論,了解當前我國高職健美操課中的課程思政的研究現狀,為本論文的研究做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也形成了筆者的研究思路和理論框架。
本文主要對川內幾所高職院校相關健美操教師進行了調查訪談,向他們了解高職院校健美操課開展的情況,對健美操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師資隊伍等情況,了解調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在體育課和健美操課中開展的情況,師生對于課程思政的需求和評價等。
“課程思政”是指依靠、借助于專業課、公共基礎課而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或者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專業課、公共基礎課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在健美操課中包含以下幾個層面的涵義:個人品質層面:堅持、自信、要領、穩定,團隊精神層面:溝通、嘗試、合作、團隊,人文素養層面:禮儀、包容、規則、分享,精神內涵層面:挑戰、突破、創新、極致。
健美操課程和其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一般包括健美操技能、健美操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健美操課既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手段,它區別于其他課程的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健美操運動技能和展示健美操的能力,而在健美操課程中,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規則性和果斷勇敢等意志也不斷增強。
1.學校
在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習時,被接踵而來的專業課占據了大多數的時間,大多數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專門的健美操公共課或者專選課,但也只停留在健美操技術動作的教學中,對于課程思政的融入做的還不盡人意,很多健美操教師認為,思政教育是政治教師的事情,健美操教師只管鍛煉好學生的身體、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和任務就足夠了。
2.家長
當代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父母和長輩的精心照顧下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容易形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家長只督促子女將所有業余時間投入到學業中去,其他事情都由家長來操辦,孩子缺少擔當必要生活角色的有益經歷。當走入人生成熟期,由家長包辦所有的孩子變成了獨立生活的大學生,其中許多大學生身體素質欠佳,耐挫力薄弱,心理問題比較普遍。
3.學生
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也比較差,稍有空閑的時間都會留給手機、網絡、游戲,他們常常沉浸在自我的空間里,很少面對面互相進行交流和溝通,更談不上合作,還認為社會的建設也輪不到自己,愛國也是一個口號僅僅停留在嘴上說說而已,更談不上樹立崇高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信息化發展飛速的時代,教師通過教學平臺發送一些有關課程的視頻、圖片、人物故事、新聞等在信息化平臺上,有助于學生進行查看和閱讀,隨后通過平臺寫下自己的體會和看法,教師進行線上評價,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和交流。
在課前教師不僅要發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任務、將本節課健美操相關的內容制作成視頻、對學生安排體育精神故事收集整理的任務,在課前就要做好人物故事收集,做成課件在課上進行演講,在課前和教師進行交流,修改自己的演講內容和課件。
在每節課的導入環節,為了使學生參與在課堂中,可以安排學生對體育的故事和精神進行分享,一方面鍛煉學生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在眾人面前講話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學習收集體育精神這方面的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在課堂中上互相交流演講的過程中,也讓全班同學受到了同樣的感染,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懂得哪些人才是值得崇拜的偶像,學習的榜樣。
在教學中,健美操教師要堅持把育人貫穿于健美操課程教學全過程,這就要求健美操教師首先必須全面深入的理解當前的主流價值觀,才能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不刻意而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給學生。教師要端正學風,給學生做好榜樣,認真鉆研健美操與思想政治結合的有效途徑,并且根據“課程思政”發展要求,提升自己的健美操教學水平,改革創新健美操課程教學模式,努力使健美操教學達到“課程思政”中立德樹人的完美狀態。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表現出非常獨立的個人主義,沒有合作和團隊意識,所以,需要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學學生如何協作與合作。健美操教學中的分組練習可以引導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他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自我管理的學習,互相之間必須交流和配合,在編排隊形時也做到兼顧彼此,才能擺出最標準的隊形,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離開集體無法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也只有集體才能讓自己最大的價值發揮出來。在比賽中,去享受比賽的成功和自我提高的快樂,在競爭中,豎立高尚的成敗觀,贏了尊重對手,輸了有尊嚴。無論是哪一級別的健美操競賽都要按照競賽的規則行事,如果養成良好的輸贏觀,有利于學生形成高尚優良的品質,培養無論自己是什么社會角色都要按規則辦事的規矩意識,正確處理好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
下課后,分小組打掃健美操訓練室,培養學生講衛生愛勞動的習慣,同時有助于學生體會他人勞動的辛苦,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將來步入社會也能愛護環境、愛護地球,培養社會責任感。
在課后課余時間,積極組織和參與學校健美操社團,服務健美操愛好者,有奉獻精神,不定期組織健美操的表演,為學校運動會的開幕式、社區大型體育活動的開幕式、代表學校或者社區進行健美操表演慰問老人等。
健美操學習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渠道之一,學生在參與了健美操的學習、訓練、比賽的整個活動之后,會體會到來自健美操帶給他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等方面,幸福的和痛苦的等不同的感受,讓他們學會在團隊中照顧彼此,幫助彼此,學會正確地處理人與人各種關系,這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意義重大。健美操文化中倡導的身心和諧發展、健康養成的理念、勝不驕敗不餒的生活態度,以及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這對于學生正確三觀的養成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1.全面進行健美操教學改革
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涉及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手段的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資源的使用、教學評價愛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配套的健美操教學方案,并編撰健美操教學指導用書,對教材、教學組織、教學策略和課后拓展等方面提出相關的意見 要優化健美操課程設置,增加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學習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多元化需要。
2.提升教師育人意識
要加強制度導向,將“三全育人”的要求明確貫徹到健美操課堂教學之中,要加強教育引導,將育人的職責落實到每一位健美操老師的身上,比如,在行為上要求健美操教師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示范引導作用;在課堂的常規管理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切身案例,做到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在整個育人過程中,健美操教師應該對學生坦誠,只有自己對學生賦予了真正的情感,才能夠打動學生,起到育人的作用。
3.加強與其他課程教師的溝通
健美操教師要多與其他體育教師溝通,也要與其他課程教師的溝通,虛心向思政教師學習和請教,做好頂層設計、整合人才隊伍、融入教育載體、互鑒教育方式、規范考核評價等方面加強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形成協同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