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愛玲
摘 要:加強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有利于反饋出企業運營以及發展的實效性,充分明確企業運營以及發展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因此便有必要積極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價體系,以此促進企業的高效率運營,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在本次論文研究當中首先剖析與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內涵,之后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對于企業發展的促進意義,最后根據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所需要遵循的原則提出相應的策略,用于有效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促進企業發展效率以及水平得到持續性的優化。
關鍵詞:社會責任;評價分析;企業發展
在我國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戰略之下,社會中各種企業類型相繼發展而出,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豐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全面促進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而在社會企業發展階段,能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也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質量,對于社會經濟的良性循環同樣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從本質上來講,企業在發展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能夠贏得良好的企業信譽、強化企業競爭力,從而逐步摸索出全新的發展路徑。所以,便需要針對于企業發展階段的社會責任情況展開評價,從而有效反饋出企業發展實況,促進企業的高效率運營。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內涵剖析
企業社會責任所指的是企業在日常運營以及發展階段在創造利潤、對股東以及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同樣也需要對廣大消費者負責,并且兼顧社區和環境,從而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企業的盈利,也就是說企業的社會責任體現在發展與建設階段將人文理念落實到實際當中,充分關注人的價值,并且發揮出企業對于環境、消費者以及社會發展的貢獻,而這也是社會企業在發展階段的行為準則。從本質上來講,也可以將企業社會責任看作為一種企業對于社會發展的承諾,即表現為企業實現自身盈利的基礎之上為改善社會產業結構、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而做出持續性的努力,同時在企業當中積極落實我國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積極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而這也成為企業能夠持續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基礎。從廣義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社會責任便是實現自身的商業目標,對于企業員工、企業股東以及與企業相關的利益者擔負起責任,為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而這也并不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全部,其中同樣囊括了對于社會、社區、自然環境、職工的責任,只有實現商業責任與環境責任的統籌發展才能逐步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使企業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的高速發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發展的意義探析
在我國社會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其能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對于企業的建設與發展會起到積極的影響,同時企業能否承擔社會責任也與企業的信譽之間產生密切的關聯。在實際當中,企業的日常運營以及發展需要生產出優質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優良的服務,從而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以及認可,這樣才能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積極承擔其社會責任則能夠強化社會公眾對于企業的正面評價,使企業能夠逐步轉變經營思想,從而為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也就是說,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而能否承擔社會責任也決定了企業在社會當中的企業形象,所以企業需要加強對于社會責任的關注,積極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對于企業員工、企業股東、自然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樣才能在提高企業聲望的同時使企業在社會范圍之內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激發企業內部員工的工作動力與積極性,同時吸引更多的潛在顧客以及潛在的商業伙伴等,而這對于企業持續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也能夠逐步促進企業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之中脫穎而出,謀得更為廣泛的發展空間,使企業的商業目標以及社會價值得到最大化開發,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出一份力量。
三、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作用
所謂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所指的是從特定的目標出發,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評價,從而逐步找出企業在運營以及發展期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完善舉措,促進企業的高效率發展。總結來講,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作用包含如下幾點。
第一,反饋企業運營情況。在企業的運營以及發展當中,社會責任評價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通過社會責任評價的過程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情況,同時使企業知曉其自身在發展過程中與企業員工、企業股東、自然環境、社會發展之間的重要關聯,并且逐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披露出企業發展階段的薄弱點。在此基礎之上企業便能夠針對于各個生產以及運營的薄弱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完善策略,逐步更新企業的運營以及發展模式,從而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摸索出創新的發展路徑,革新企業發展模式,全面促進企業的高效率發展,促使企業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之中逐步處于優勢地位,提高企業發展質量。
第二,助力塑造企業品牌。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情況決定了企業的社會形象,而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也能夠使企業逐步獲得市場消費者的青睞以及認可。因此,便有必要積極通過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方式來反饋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情況,逐步通過該項舉措找到企業所存在的不足,進而加大對于社會環境保護、社會發展貢獻等方面工作的精力投入,使企業能夠為社會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彰顯出企業的社會責任,顯示出企業的社會擔當,從而在社會范圍之內逐步營造起一個有責任心、有公益心、有大局觀的企業形象,而這也有助于企業營造起自身品牌,進而使更多的消費者逐步接受企業,并且愿意購買企業當中所生產的各項產品,促進企業的高效率運營,發揮出品牌效應的作用,使企業能夠逐步拓展發展規模,助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持續走向繁榮。
第三,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展開評價同樣也有助于促進企業科學發展,使企業通過評價報告充分了解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承擔情況,明確自身發展對于社會環境、原生態所造成的影響,從而制定更加科學的發展舉措,促使企業能夠逐步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現狀的道路,提高企業發展質量以及效率。從本質上來講,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展開評價期間能夠科學獲取到企業各項數據指標,包括企業的生產運營情況、對于員工的責任承擔情況、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情況等,隨后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反饋出企業的運營以及發展現狀,讓企業及時發現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披露出企業生產所產生的疏漏點,這樣便可以使企業逐步在發展過程中制定科學的完善對策,并且能夠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基于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創新發展舉措,革新發展模式,從而促進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使企業為我國社會建設與發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四、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原則
針對于企業的建設與發展來說,積極承擔其社會責任是企業高速發展的前提基礎,因此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構建工作也至關重要,通過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可以對企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反饋,助力企業逐步提升品牌形象,營造起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促進企業的高效率運營以及發展。所以,需要加強對于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的精力投入,從而助力企業不斷發展。在實際中,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則需要注重以下方面原則。
第一,科學性原則。在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期間,首要遵循科學性原則,這樣才能保障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實現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情況的科學評價,同時有效反饋出當前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情況。在此過程中,需要科學選舉各項數據指標,完善數據指標的獲取流程,并且注重保障數據指標獲取的客觀性與科學性,為基礎展開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才能保障評價結果的精準性,使評價結果更令人信服,以此反饋企業日常運營以及發展中所存在的不足,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例如: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需要充分包含對于企業員工、企業股東、相關利益人、社會發展、自然環境等內容,通過對以上方面數據指標的獲取,才能促進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更加完善,提高企業發展效率。
第二,行業針對性原則。嚴格遵循行業針對性原則同樣也是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關鍵性一環,通過該項舉措能夠確保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充分適用于我國社會當中的某一行業,并且依據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發展趨勢來完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使評價結果更具公正性與科學性。例如:需要根據社會企業的發展類型對于企業進行分類,尤其是針對于工業企業以及高科技企業等,其對于大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明顯有所區別,所以針對于以上兩種企業需要分別適用不同標準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從而科學評價以上兩種企業所產生的社會價值,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與建設,優化企業發展水平。
第三,相對獨立性原則。相對獨立性原則在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階段同樣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嚴格遵循相對獨立性原則同樣也是成功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重要一環,因此便有必要加強對于該項因素的分析,著重在構建企業社會評價體系期間保障所選取各項數據指標之間的相對獨立,只有保障各項數據指標的相對獨立才能避免由于某一項指標與其他指標之間相互關聯而產生的評價誤差,否則必然有可能會產生不科學的評價結果,同時也會降低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科學性,無法有效反饋企業的生產與發展情況,對于企業充分發揮出社會責任也并無任何益處。在實際中,要保障所選取的各個數據指標之間擁有弱關聯性,同時每一項數據指標也能夠獨立說明企業在發展中的某一方面問題,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四,可操作性原則。構建企業社會評價責任體系階段同樣需要嚴格遵循可操作性原則,只有保障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才能展開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科學評價,而這也是有效反饋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一環,與企業的發展效率以及水平之間會產生密切的關聯。在實際當中,首要任務便是保障所選取的評價指標概念明確、定義清晰,只有這樣才能使具體操作人員遵循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展開數據指標的獲取過程。除此之外,同樣也要保障各項數據指標采集數據以及收集階段的便利性,而這也是保障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可操作性的重要一環。在實際當中,需要針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所涉及到的各項數據指標進行定性分析,同時也要選取能夠量化或者足以定性分析的數據指標內容,這樣才能保障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實現對于企業發展運營情況的科學反饋,促進企業的高效率發展與運營。
第五,全面性原則。針對于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來講,同樣也需要在其中嚴格遵循全面性原則,也就是說在評價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情況期間,需要充分基于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獲取相關評價指標,并且保障各項評價指標的科學性與全面性,不能夠以單純的數據指標對于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評價,而需要保障綜合性獲取各項數據指標,例如企業的價值創造、生態保護、員工福利、社會公益等方面數據指標都需要做到精準、全面,這樣才能形成對于企業的全面綜合評價,切實獲取到與企業生產與發展實際相符合的評價結果,充分明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情況,逐步促進企業發展效率以及水平的不斷提升,使企業能夠更加全面地知曉自身在發展階段各個環節以及流程所存在的不足,提高企業發展質量的同時也能夠保障企業發展的科學性,使企業更好地承擔自身社會責任,為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基于此,在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階段需要嚴格遵循全面性原則,切實保障各項數據指標獲取的科學性與準確性,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發展質量以及效率,為我國社會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提供可能性。
五、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評價體系的建構策略
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強化企業發展水平以及市場核心競爭力,需要加強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情況的關注程度,并且積極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反饋出企業運營及發展情況,并且針對于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披露及時制定有效的完善舉措,促進企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優化企業的發展效率。在實際當中,可以適當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評價體系構建過程。
1.經濟責任評價
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階段,首要任務便是對于企業的經濟責任進行評價,通過該項舉措能夠有效反饋出企業的盈利情況以及各項經濟數據情況,進而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標。在實際當中,經濟責任評價指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饋出企業經濟責任的承擔情況,而這也是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重要一環。從企業的角度來講,雖然企業逐利以提高企業經濟收入為商業發展目標,但是經濟利潤最大化并不是企業在日常運營以及發展階段所追求的唯一目標,承擔企業的經濟責任便是其中之一,只有企業承擔其經濟責任才能保障其生產與運營效率,同時也是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于企業的經濟責任進行評價期間,要注重科學選取各項評價指標,尤其是針對于企業的財務情況以及員工工資、股東分紅等方面,通過對以上數據的獲取才能保障企業經濟責任評價的科學性,促進企業發展。
2.法律責任評價
對于企業法律責任進行評價同樣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有助于豐富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反饋企業發展建設。在實際當中,企業的法律責任評價指標能夠有效反饋企業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情況,確定企業是否合法經營、是否出現違規違紀現象。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以及發展中,企業有義務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運營,并且按照國家相關章程繳稅并且承擔政府所規定的其他責任義務。除此之外,企業也需要主動接受政府的干預以及監督,嚴禁出現逃稅漏稅及非法避稅等方面的行為。在實際展開法律責任評價期間,需要對于企業的繳稅情況、員工的福利待遇、安全保障、培訓教育、產品質量等方面數據指標進行獲取,以此反映出企業運營階段是否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同時也能夠保障企業的規范經營。
3.生態責任評價
生態責任評價是企業在構建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階段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企業的生態責任評價能夠有效反饋出企業在發展階段對于大自然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環境保護工作的履行情況。在實際當中,企業產品生產以及企業運營過程難免產生碳排放,而若是碳排放過高則有可能會引發環境污染問題,所以需要在生態責任評價階段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實際中,需要針對于企業的清潔能源利用情況、清潔生產情況、碳排放情況等數據指標進行獲取,并且基于評價的結果積極展開節能減排,削減企業生產與發展對于大自然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承擔起企業的社會環境責任,提高企業發展質量。
4.倫理責任評價
在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階段,同樣也需要注重展開倫理責任評價,而該項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饋出企業自身的運營以及發展情況,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在實際當中,企業發展中并非單純只有經濟責任,同樣也在社會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與社會就業、產業穩定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在實際中,需要積極獲取員工福利、慈善公益、價值創造方面的數據,通過以上方面數據指標反饋出企業的倫理責任履行情況,尤其是針對于員工福利以及慈善公益等環節方面,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情況以及企業的價值取向,對于企業的高效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的高效率發展,使企業在當前具體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需要加強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積極反饋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情況,知曉企業在運營以及發展階段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隨后制定相應的發展舉措,從而在社會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口碑,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與認可。因此在本次論文研究中細致探討與剖析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評價體系構建策略,用以共同探討交流。
參考文獻:
[1]朱寧.浦發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分析評價[J].經營管理者, 2016(11):80-80.
[2]齊麗云,張碧波,李騰飛.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質量評價研究[J].科研管理, 2016,37(S1):652-659.
[3]張宇.建筑業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建筑技術研究,2021, 4(3):81-83.
[4]王政忠.我國三大石油公司社會責任報告實證分析與思考[J].企業經濟, 2013(05):46-51.
[5]龔明曉,周文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價體系的初步研究[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0(01):54-60.
[6]閆成君.出版傳媒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分析——以新華文軒為例[J]. 時代經貿,2019(31):94-95.
[7]崔歡樂,劉凌玲.及物性視角下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分析——以安琪公司為例[J].海外英語,20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