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為提升國家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撐。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方法與路徑,不僅有益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而且能有力推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效提升,為新時代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新思路,促進高職院校培養信仰堅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孕育于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實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必須融入全部教育階段和全部教育環節。用好傳統文化資源,以文化人,是各級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責任。高等職業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理應主動探索、積極實踐,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既是對自身使命主動回應的現實要求,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
1.1統籌規劃,合理運用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教育的改革和突破,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因此做好統籌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要結合高職教育特點,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一套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如可以從教育目標、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平臺、教育評價等五個方面進行有效探索,形成具有職業教育專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理論。
1.2相輔相成,協同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促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其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內涵能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并不斷推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創新。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在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如高職教育以工匠精神培育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近年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達成共識,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實施路徑高職
2.1轉變教育理念,加強頂層設計
對于行動來說,想法是先導。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高職院校應積極轉變不重視、主動性較差的思想及行為,不得一味地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錯誤地認為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具有技能的“職業人”。高職院校應堅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思想,將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到學校戰略規劃中,促使其成為重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程,高職院校應高瞻遠矚、統籌謀劃,促使其能夠真正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事務中,提供充足的資金與人才,創設書香濃厚的校園。
2.2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關鍵。思政課教師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的教學主體,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華文化素養的思政課教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落到實處的關鍵。思政課教師要自覺學習和提升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水平、知識儲備,增強將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高職院校也要加大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傳統文化素養的教育培訓力度,通過培訓、進修、訪學、交流、研討、課題申報等方式提高思政課教師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能力。傳統文化素養深厚的思政課教師必然更具人格魅力,因而更受學生歡迎,從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傳統文化影響和教育。
2.3抓住思政課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
課堂教學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課必須牢牢把握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和主陣地。而要發揮好這個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關鍵是要找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內容契合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于思政課教學不能僅僅是教學素材,也不宜在思政課中開設專題講解傳統文化,更不能將思政課演變成傳統文化的普及課。思政課教師可以以教研室為依托,通過集體備課、教學沙龍與研討等形式,對高職兩門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進行全面梳理,找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這兩門課程每一章節的內容契合點,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有教學內容體系,嵌入課堂理論教學之中,使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政課教學內容無縫對接、相得益彰。此外,思政教研室還可以通過開設諸如《論語》選讀、《古詩詞賞析》等選修課,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渠道。
2.4 融入校園網絡文化,直觀濡染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新媒體具有視覺直觀、傳播速度快、資源豐富等優勢,已成為大學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網絡文化,就像是打通了一條大學生直接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的時光隧道,一下子縮短了兩者之間的物理距離,也為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除了傳統的微信、QQ、微博等網絡媒體之外,抖音、直播等 APP 平臺更是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為直觀的視覺和聽覺通道。高職院校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可以及時將傳統節日、歷史典故、民俗文化等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大學生眼前,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直觀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
2.5加強培訓力度,提升教師教育能力
在全員育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高職院校應加強這三類人才的培養,提升其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素養和知識水平。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教師開展系統培訓,邀請專家開設專題講座和集中輔導,內容可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普及性教育,也可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教學或學生工作的方法和經驗。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盡可能為教師提供網絡學習平臺和相關學習資料,供教師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地開展自主學習,通過不斷探索獲取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相應的教育教學能力。當然,高職院校也應將后勤服務人員、圖書管理員、公寓宿管阿姨等學校的基層工作者列入培訓范圍,有針對性地對其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他們發自內心的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并鼓勵他們在工作中自覺自主、深入淺出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員工的育人力量.
結束語
因此,高職院校要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促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思政教育相融合,促使學生在濃厚、豐富的傳統文化的滋潤與熏陶下增強文化自信,身心健康成長,進而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劉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研究[J].鎮江高專學報,2021,34(01):6-9.
[2]晏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2):126-127.
[3]張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芻議[J].文教資料,2020(31):77-78.
作者簡介:
夏連虎,男,山東臨沂,漢,1983年9月,博士,教授,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