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軍
摘 ?要:課間操是我國中小學生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由學校統一組織,進行的一種集體性的體育活動。課間操有助于消除學生在緊張學習之后所產生的疲勞現象,通過活動后使身體得到放松,大腦得到積極的休息,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目前大多數的學校都采用廣播體操的形式來進行課間操。武術具有健體防身、磨練意志、培養品德、交流思想和增進友誼的作用。通過武術操的推廣來加強和促進學生的武術興趣,提高學校武術的教學質量。如何更好的在中小學校園推廣武術操,是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縣中小學開展的課間操及武術操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分析。
關鍵詞:武術操;中小學;課間操;研究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廣播操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每天做“兩操”,其意義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陶冶情操,最終使廣播操成為校園文化。通過我個人的觀察和調查,學生沒有意識到做操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廣播操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不合理,導致學生對做操失去興趣。興趣是永恒的動力,要提高中學生的做操質量,達到真正的做操目的,對學生廣播操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對象范圍:我校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共三個年級。
研究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文獻法。
三、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研究結果:
1.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明顯提高
將音樂融于廣播操,學生的精神有了,動作規范整齊了,這充滿生機的運動場景的形成,促進了身體的正常發育,形成了良好的身體姿勢,提高了力量、速度、柔韌、靈敏、協調等基本身體素質。
2.學生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以音樂作為指令信號調控廣播操全程后,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集體榮譽感和競爭協作的意識明顯增強;熱愛校園,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更加高昂;集體觀念,守紀觀念,自控能力等整體素質提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分析與討論:
1.充實廣播操內容
針對當前廣播操內容單調,我校體育教師積極參加分院學習,請專家對我們進行指導,創編出不同風格的廣播操,制訂了幾套新的做操方案。在進行校自編操套路的創編時,我校本著求新、求異、求變的思想,創編出多套廣播操。如:隊形變換、武術操、韻律操等。按青少年學生求新心理需求,選取能陶冶思想情操,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名曲作為各段的樂曲。它的分段為:集隊曲、進場曲、做操曲、退場曲。集隊曲采自《解放軍進行曲》,富有激情,營造出“我運動,我健康”的氛圍。進場曲采自《歡迎進行曲》,節奏明快,活潑輕松,能激發學生的朝氣。退場曲采自《新運動員進行曲》,節奏強烈流暢、歡快熱情。確定隊形及進、退場路線,學生在指定位置集合,體育委員指揮,帶到操場指定位置。散開以固定位置呈放射狀散開,退場以兩路變一路成蛇形走,每個年級的一、二兩班從東樓口進,三、四兩班從西樓口進的形式退場。
2.組織形式
改革實施的背景:
全校共有38個教學班,分別處在一、二、三、四樓層。每天眼保健操鈴響后,學生到操場集合,這期間有上廁所的、在操場上追跑打鬧的,整個集合時間大約在8—10分鐘,只能做一套操。在做操過程中,組織模式較死板,學生的個性受到壓制,大部分學生做操不認真,出工不出力的現象非常嚴重。雖然也采取了檢查、評比等措施進行激勵、促進,功夫下得不小,但總是“雨過地皮干”,效果不是很明顯。
改革后的全過程:
第二節下課(眼保操)后,學生先休息10分鐘。聽到音樂后,在各班指定位置集結,各班體育委員組織好本班隊伍,統一帶入操場(值周生跟班),到達指定位置后,自動看齊。體育教師在領操臺上指揮隊伍成做操隊形散開。先做規定操《青春的活力》,再做武術操,每套操之間用音樂連接,做隊形變換,同時喊出學校的校訓、德育目標,兩套操做完以后在較輕松的音樂引領下進行隊形變換,最后各班有秩序的帶回教室。
時間安排:
(1)集合整隊、帶入操場、散開5分鐘
(2)做操時間14'27分鐘(青春的活力4′11,英雄少年3′29,隊形變換3′20)
(3)集合、帶回教室5分鐘
3.改革實施的步驟
(1)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改革實施小組,統一認識,明確職責。由校長、書記任組長,副校長、德育主任、體育教研組長任副組長,各部門主任和年級組長、班主任、體育教師為組員。將改革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日常管理,同時在教職工全體會上向全體教職員工做動員,使全校教職工明確這一改革方案是有重要意義的。
(2)認真做好調查
下發學生課間操調查問卷,進行了認真的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現在的想法以及對課間操的認識,能夠在以后的改革中更加有針對性.
(3)進行自編操的創編,體育組教師利用專業書籍、網絡、光盤、培訓進行強化學習,根據本學校學生特點,創編出具有本校特點的自編操。
4.教學方法
(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訓骨干學生
在課間操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由體育組制定與印發進退場路線示意圖。會同音樂老師精選各段樂曲,并發給各班級。同時,召開班長體育委員會議,使學生干部熟悉自己班的進退場路線以及各段的樂曲。通過校廣播臺、校會、班會,大力宣傳實施廣播操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義。體育教研組估測各個通道、走廊的人流,各段樂曲所需時間、班與班之間距離,多次反復實踐,確定最佳數據,使活動順利進行。
(2)互相交流、強化訓練
在課外活動、體育課中組織學生欣賞樂曲,在課上與課外活動中,對隊形、小步跑、音控操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動作與樂曲節奏相配合。訓練中注重狠抓每個節拍動作的質量,注重細節的準確性。對于強化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全組老師及時討論,適時調整,不斷強化訓練與多次實踐。同時,讓學生觀看課間操示范校以及同類校學生的課間操,讓學生自己找到不足與差距,來促進我校的課間操改革。
四、結論與建議
要建立長期的檢查、比賽制度,不能一陣風抓過就算了。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與表揚,注重對學生中體育骨干的培養,使之在班中起到帶動作用,形成認真做操、積極鍛煉的良好風氣。這當中領導長期關注、重視是關鍵。班主任積極管理是保障;體育教師平時規范動作、糾正錯誤的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是重要環節。同時,體育教師也應提高本身的業務能力,不能只限于自己的專業,應該適應當前新課程的需要,逐漸轉向全能型教師。
參考文獻:
[1]劉俊.武術操在中小學開展的實證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8(07):57-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