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勇
【摘要】本文先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做了詳細的分析,然后重點論述現階段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以讀促寫的有效對策,倡導高中英語教師探尋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以讀促寫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78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標準和需求也不斷提高,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必然需要掌握英語這門有用的語言工具。在教育領域,加強學生的英語教學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對即將進入大學生活、步入社會實踐的高中生而言。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將閱讀和寫作這兩個重要的板塊有機結合,以讀促寫,提高高中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促進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實現。
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重點有偏差
英語課堂教學無非包括對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訓練,其中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客觀環境之下,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教師將重點放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之上,將大量的時間用于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為學生講解語法,而沒有重點針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實施有效的教學,使得學生無法將自身的知識應用起來,教師的這一教學傾向也讓學生對考試成績過分關注,忽視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二)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
高中階段是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處于巔峰的時期,學生經過前期的積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這個時候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科學學習方法的掌握,而不是仍然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事實上,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和寫作更多的是套用模板,很少將自己的想法和構思表達出來,閱讀課堂上不發表意見,只是聽教師單方面的授課,在寫作中缺乏自身的思考和創意,這種不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對學生有著嚴重的消極影響。
(三)缺乏足夠的實踐活動
不論學生在學習哪一門學科,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因此理論授課必須要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然而,課時的有限,教師教學設計的不合理導致課堂上嚴重缺乏實踐活動,學生很少有進行口語表達的機會,“啞巴式英語”現象頻現,學生對閱讀到的內容理解不夠深刻,閱讀的內容僅限于教材之內,口語表達不熟練,更別談書面表達了。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對策
(一)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就高中生在英語閱讀和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可以看出,制約學生閱讀和寫作學習順利展開并取得實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自身的基礎不夠扎實。學生經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基礎,但總體而言,高中生對于英語學科的抵觸情緒較大,掌握的單詞和詞匯量遠遠不夠,對語法等知識的理解也不夠透徹,使得學生在閱讀時磕磕絆絆,容易遇到很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在寫作中,學生也因為缺乏足夠的閱讀積累和生活閱歷使得他們無法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英語教師在實施以讀促寫時,一方面要幫助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也要通過閱讀教學傳達給學生一些有用的寫作方法或者技巧,這兩個目標的實現都需要建立在學生對英語閱讀有足夠的興趣之上。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配合教師工作,才能夠達成目標,促進學生的發展。例如,在講“The Olympic Games”時,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就可以了解到有關奧運會的更多資料以及相關的英文表達。這樣學生在后續展開與之相關話題的寫作練習時,就可以將這里面的信息借鑒、應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完成知識之間的有效過渡,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
(二)閱讀中結合寫作訓練
通常情況下,一節英語課的課時在四十分鐘左右,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要做好教學設計,確保理論授課和實踐探究的比重合理,既要使學生能夠明白本節課所要講解的重點知識是什么,也要讓學生在掌握知識之后展開寫作訓練,實現活學活用,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例如,在講“English around theworld”一課時,當學生經過教師的指導對本課的知識要點有了初步的把握之后,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隨堂練習活動,要求學生利用本課中的單詞、短語圍繞“Why should we learn English?”的話題創造語段。為了讓學生有思路,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做示范:We learn English in order to live a better life English is a very usefullanguage to which notonlyplayan importantrolein studying, butalsoplaysa great role in social life. I think it i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and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讓學生將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既可以讓學生調動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又可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考,使學生逐步養成英語思維,跳出中式思維的局限。
(三)課外閱讀中培養習慣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想掌握這門語言工具對學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僅僅讓學生掌握現有教材中的知識點也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拓寬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使學生的知識積累量更加豐富,對英語文化有足夠的了解,英語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拓展課外閱讀資源和渠道,讓學生可以認識多姿多彩的英語世界,感受英語這門語言的獨特魅力和應用價值,改觀學生對英語的刻板印象,使學生端正自身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展開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英語教師在幫助學生參加課外閱讀的同時,也要結合對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地設計一些寫作任務或者是作業,當學生讀到一些重要的內容時,可以將其摘抄下來,事后細細品味,可以在學生閱讀了一些課外內容之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將其概述出來并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文筆,讓學生逐漸適應英語寫作、愛上英語寫作,最后善于用英語寫作。比如在講到“Earthquake”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呈現一些有關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英文報道,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搜索更多的資料展開閱讀,了解有關自然災害的英文表達,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筆記,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想。隨后在下一節課的上課前幾分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分享各自的想法,用英語對話交流,教師也可以趁此機會完成對學生作業的審批工作。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在展開教學工作時,一定要深入挖掘閱讀和寫作教學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實踐中積極探尋以讀促寫的有效方法,通過有效的閱讀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掌握寫作的方法;在閱讀中能夠強化自身寫作訓練,并且在課外閱讀中促使自身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通過上述方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也能提升到令人滿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