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琴
【摘要】初中歷史的教學職責之一便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歷史各環節具有全面的認識,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擁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思考。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歷史基礎,采取各種各樣的培養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歷史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習興趣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09
培養學習興趣是幫助學生開始學習征程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教師進行歷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歷史教師應培養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歷史各環節具有全面的認識,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擁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思考,使學生擁有科學的歷史觀,可以正確看待歷史,做到以史為鑒。教師應該明白歷史教學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遞書面知識,還需要在學生認識歷史重要性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應重視歷史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突出歷史教學提倡的自主性質和創新化。
一、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培養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效益
1.促進學生歷史知識的積累,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涵養。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促進學生歷史知識的積累,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涵養,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深化自身的思想。“牢記歷史,不忘將來”是現在提倡的發展理念,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促進學生對歷史的回顧,讓學生在展望自身未來的同時可以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歷史不僅僅代表著過去,還有著對未來發展的啟發。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歷史方面的講解,還要讓學生自主對歷史產生興趣,使學生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挖掘歷史知識的寶貴之處,在歷史人文的故事中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2.便于學生全面認識中外歷史,形成比較完整的歷史框架。教師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積累,還便于學生全面認識中外歷史,形成比較完整的歷史框架,讓學生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縱覽歷史,橫跨古今。學生對歷史產生一定的興趣,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推動學生學習歷史,加強學生對歷史典故的了解。學生對歷史故事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我的特征,讓學生在認識自我的前提下,發掘歷史發展的規律。學生在初步學習歷史的階段需要對歷史進行大致的分類。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引導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全面地了解不同時間段的歷史,使學生能夠以時間為節點,形成歷史框架。
3.有助于教師對歷史重點的講授,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對歷史的濃厚興趣,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更好的教學,有助于教師對歷史重點的講授,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學習水準。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歷史重點進行突出和詳細講解。這個過程需要學生進行高度的配合,學生在深厚的學習興趣的影響下,可以對教師進行積極地反饋,加強師生在歷史課堂上的互動和交流,讓課堂的歷史學習氛圍更加活躍,為教師的重點強調進行預告。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不僅可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印象,還能在歷史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加強教師對教學環節的規劃。
4.引發教師對歷史教學的創新探究,推動歷史課程的多元化。學生對歷史產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推動教師的課堂教學,還能引發教師對歷史教學的創新探究,推動歷史課程的多元化。要知道歷史課程不只是文化的代表,還能讓學生將歷史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好鋪墊。教師在培養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措施。教師對教學措施的采用,可以幫助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入思考,讓教師擁有更多的教學素材進行相關教學研究。教師對歷史教學過程的全面思考,可以促進課程在各方面的不斷創新,讓學生意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便于教師對歷史教學的不斷完善。
二、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法
1.利用影視資源活躍歷史課堂氛圍,突出歷史知識的實踐性。影視資源作為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可以將其作為歷史課堂的切入點,利用影視資源活躍歷史課堂氛圍,突出歷史知識的實踐性,加強歷史知識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根據歷史教學內容對相關影視資源進行選取,并對課堂環節進行相應的設計,使學生通過影視資源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的實際情況。教師還需要注意影視資源和教學內容之間的平衡,使相關影視內容可以巧妙的對教學內容進行輔助講解,體現歷史教學的實際作用,讓學生意識到歷史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
2.結合各類歷史活動展開教學,加強學生對歷史概念的認知。教師可以結合各類歷史活動展開教學,加強學生對歷史概念的認知,讓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歷史教學的作用,端正對歷史學習的態度。例如,在教學完一個單元的知識后,教師可以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知識問答,對正確率最高的學生進行適當地獎勵,讓學生明白歷史知識學習對實際生活產生的積極影響。教師在活動開展時,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及時地進行狀態調整。通過各類歷史活動的展開,引導學生在課后對歷史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強化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理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歷史的綜合性質。
3.監督學生閱讀歷史類的書籍,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打下基礎。課后閱讀是學生產生歷史學習興趣的途徑之一。教師可以加大監督學生閱讀歷史類書籍的力度,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打下基礎。學生對歷史類書籍的有效閱讀,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歷史體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歷史的特點。對此,教師可以布置閱讀類的作業,讓學生課后對歷史書籍進行閱讀和總結,讓學生完成讀書筆記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對歷史書籍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歷史的不同面目,使學生更加切實地體會到歷史教學的主題。
三、總結
學生對歷史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框架的有效構建,還能促進教師對歷史課程多樣化的推行,便于學生對歷史重點知識的吸收。教師在認識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效益的前提下,應準確掌握其使用的訣竅。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采取各種各樣的培養方法,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歷史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歷史教學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參考文獻
[1]李智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知識文庫,2020.
[2]何寶香.讓課堂動起來———談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