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摘要: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主要探索的是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問題,以目前的小學階段數學課堂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了課堂的預設和生成概念。首先探索了目前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然后分析了小學課堂之上預設的具體方案,也提出了具體的生成方案。希望將兩者進行辯證統一,并抓住兩者之間的優勢進行協調性的發展。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上,提出更好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真正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預設;課堂生成
引言:所謂的課堂預設,通俗來講就是將課堂所能發生的內容或是課堂即將講解的內容進行提前的設想。教師通過教學方案或是教學策略,以此來對整個課堂進行管理。保證教學內容有序開展,也能確保教學方法真正發揮出作用。而課堂的生成則是在教學過程中具體產生的問題,要提出具體解決措施。根據課堂的走向,教師進行靈活的教學模式。課堂的預設和生成其實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概念,完全的進行課堂預設,會限制發展,而完全的任由課堂自我走向,又或是在課堂之上完全的進行靈活應變,也會導致課堂的效率變得低下。因此充分的分析課堂預設方案和課堂的生成教學模式,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及教學問題
1.1教學目標分析
為提高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水平,首先需對小學課堂之上的教學目標進行分析。明確其主要目的或是明確現階段的教學任務,才能適合小學階段更加完善。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首先做好基礎工作,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才是第一目標,也是教師在教學工作過程中所考慮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其實整個小學階段,從數學課堂或是教學內容角度分析會發現,數學知識并不多,小學學習的內容也并不高深。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年齡比較小,閱歷比較少,自己的邏輯思維還有待形成。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面臨一些困難。如不加引導,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在學習過程中不夠積極,不夠主動,更沒有辦法應付各種各樣的數學難題,這些都導致了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出現問題。在教學目標分析過程中也可發現,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工作是讓學生對基礎知識有著較好掌握,無論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還是后續所學習到的方程知識,都是小學階段的基礎,也是學生后續成長的基礎。通過大量的訓練又或是靈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才是學習的基礎內容。但與此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或是提高學生的基本邏輯思素養,在這一過程從對于教師的教學策略與教學課堂的要求還是較高的。一方面是需教師對課堂進行提前的分析,提出具體的教學模式,然后對課堂之上隨時發生一些情況進行解決。如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出現困難等等問題,提出靈活的解決措施,可以說給教師帶來了極大考驗。
1.2教學問題分析
為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要分析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上存在著哪些教學問題,又或是目前存在著哪些困難。從教學內容角度進行分析,數學內容本身是大量的邏輯推理,即使是簡單的小學數學,也依然涉及到一些邏輯思維的問題。那么在目前的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單方面進行講解,又或者是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一定影響。學生僅能夠掌握書本上的一些基本內容,一旦涉及到擴展內容或者是創新內容,學生就會顯得手足無措,這體現出了目前教學內容方面的不足。而在教學方法角度進行分析可發現,很多教師的講解還是不夠靈活的,沒有辦法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只能針對于課本上的知識又或者是考試試題給學生一定答案,卻不能讓學生產生更好興趣,也不能讓學生主動思考,這體現出了目前小學階段教學方法的問題。
2.小學數學課堂的預設與生成
2.1預設與生成之間的辯證關系
其實對于數學課堂而言,預設和生成是兩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完全的預設或者是完全的生成只會導致課堂出現更多的問題。首先從預設角度進行分析,預設課堂的規劃工作,也就是在課堂開展之前對整個課堂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分配。確保教學進度符合實際要求,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能夠給學生帶來幫助。而所謂的生成主要指的是在課堂之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或是可能存在一些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一般會預留一段時間給學生進行探討,這個時間就所謂是生成式的課堂。在這一過程中能夠確保課堂的靈活性比較好,能增強整個課堂的靈活性。但往往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走向一個極端。一方面是完全的進行預設教學,這會導致整個課堂比較僵化,沒有辦法進行靈活調整。另外一方面是完全進行生成式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導致教學進度緩慢,也會導致教學內容出現更多的問題,無法給學生的基礎教學帶來幫助,可以說預設課堂和生成課堂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概念,兩者需相互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幫助。
2.2小學數學課堂預設的方案
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上,為進行更好的教學工作,傳統的預設課堂方案需要進行改變。首先要杜絕完全的進行預設,這樣能夠確保課堂的靈活性。其次在進行預設方案的過程中,需要從內容,方法,情境三方面進行探索。在內容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對課堂所要講解內容進行一定的劃分,在一定區間內確保整個課堂能夠進行更好的教學工作,確保教學內容可更好的傳達給學生。從方法角度進行分析,教師要對自己的措辭,或是自己的具體教學方法以及課堂上的具體任務進行靈活性的規劃。在工作過程中,對課堂之上所要講解的一些內容,或是需達到怎樣的效果進行初步的設計,能確保整個課堂更加完善。而從情景角度進行分析,教師在上課之前就需進入狀態,開課的過程中通過語言或是動作,將學生帶入情景模式當中。尤其是在一些較困難的數學問題上,需通過邏輯推理或者是情境聯想的方式,才能達到一定效果。
2.3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成式教學
所謂的生成式教學,一般來說教師都會預留一定的時間供學生來思考,或者是和學生進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確保生成課堂比較靈活,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幫助。但這樣的教學方案往往是會使得課堂上出現一些效率低下的問題,很有可能導致整個課堂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未來工作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在課堂之上將不同的時間段進行劃分,對不同的內容進行劃分。在保證課堂節奏較為緊湊的前提之下,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主動提出問題或者是思考。張弛有度,才能夠保證整個課堂更加靈活,才能夠將預設課堂和生成課堂更好地結合起來,真正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結語: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學習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續成長打下良好基礎的重要階段。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教學工作過程中,由于教學課堂模式存在問題,具體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了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并不好。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牢牢的把握住小學課堂的預設和生成兩個概念,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既要把握課堂節奏,同時也要隨機應變,提高課堂靈活性。兩者進行辯證統一,才能夠提高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能力,為小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映涵.小學數學課堂“非預設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J].文理導航(下旬),2021(10):19-20.
[2]楊芳.讓預設與生成共同演繹小學數學課堂的精彩[J].數學教學通訊, 2021(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