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麗 趙艷成 張靜
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創新法、實驗法等方法,將在形體訓練教學中出現的訓練手段單一,學生不感興趣;學生練習時間不足、課堂秩序混亂和缺乏課下指導等問題,通過實驗應用自創的分類同步練習法等一系列組織教法和網絡在線課程進行互相作用,從而使課堂秩序變得井井有條,學生在器械不足的情況下也得到了良好的訓練,有效學習大大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個人形象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形體訓練也逐漸隨之興起。為了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增強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和自信心,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種需求,各類職業院校也爭相針對部分專業開設了形體訓練課程。但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的個性不斷凸顯、教學性質的單一重復性等問題,使形體訓練課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創新了組織教法,通過實踐使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現將總結的成果與大家分享。
1 傳統教學出現的問題
1.1 訓練手段、內容的單一造成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形體訓練課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的身體練習來達到增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塑造完美形體、訓練謙恭儀態、陶冶情感情操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形體訓練是以培養良好形態的身體練習為主要特點的一門學科,確切地說,我們可以用“形體美訓練”來代替它。所以,形體訓練課雖然是一門課程,但是它卻更多地帶有技能或動作訓練的性質,需要不斷重復同一動作,以達到身體和肌肉形成目標條件反射狀態。這就容易使學生對形體訓練課的單一訓練內容產生疲倦和厭學心理。
1.2 場地、器材不足,使學生無法在課上得到充分的訓練
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班容量的擴大使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日趨嚴重,因此在形體訓練課中不得不采用分組循環練習的方式組織教學,這樣就造成課上學生能夠得到單獨指導的機會減少,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再加上前面所述原因,學生能夠利用輪休時間獨自主動練習的情況大大減少,即便在教師的要求下自我練習,但由于教師無法分身監管,所以練習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甚至還出現利用見習逃避練習的情況。
1.3 課時限制導致訓練效果受到影響
因為形體訓練課往往不是專業主干課程,因此所排課時量非常有限。由于技能類項目需要日復一日地堅持訓練才能達到良好效果,因此一周一次的訓練課無法滿足形體訓練的要求。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只能通過給學生安排課下練習任務來增加練習時間。但是由于課下動作輔導難度較大,加之學生的自我練習主動性不高,因此既消耗了教師的大量課下精力,又收效甚微。
1.4 分組輪換練習模式影響課堂秩序。
由于形體訓練需要教師將精力高度集中在訓練學生身上,因此往往無暇顧及輪休學生,所以致使輪休學生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導致課堂秩序比較混亂,教師一再維持課堂秩序,又影響了對練習學生的指導,浪費了本就有限的課上時間。
2 原因分析
2.1 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
經過調查,學生之所以會產生厭學心理,有的是缺乏學習動機;還有一部分是對練習內容和枯燥重復形式的疲倦;有少數學生基礎較好,已經掌握了所需的技能不再練習。
2.2 課堂秩序混亂的原因
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課堂秩序混亂除了教師監管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外,還有以下兩項原因。第一,組間輪換時學生處于無序狀態,教師只發出了簡單的輪換口令,對輪換隊形、學生路線都未做規定。第二,輪休學生聊天講話,導致課堂秩序混亂。
2.3 訓練效果受影響的原因
經過觀察和調查分析,訓練效果受影響的原因除了前述的場地器材不足、厭學心理和課堂秩序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練習時間達不到訓練要求;第二,電子產品分散了學生自主練習的精力;第三,見習制度的不健全,使部分學生因見習損失了課堂練習的機會;第四,學生缺乏課下的有力指導,錯失了課下的訓練時機。
3 解決方案及實施方法
3.1 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解決場地、器材不足、練習時間不夠以及學生疲倦型厭學的問題
通過實踐,采用分類同步練習法與分組輪換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場地、器材不足和學生上課練習時間不夠的問題。
分類同步練習法是筆者在實踐教學中自創的練習方法,就是根據場地器材的不同,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進行步驟數量相同但內容不同的同步練習方法。具體方法示例如下:以扶把擦地練習和地面勾繃腳練習為例,教師可以事先把扶把的動作分為6步:1右腳前擦,2右腳收回,3右腳旁擦,4右腳收回,5右腳后擦,6右腳收回。地面勾繃腳練習也分為6步:1全勾,2全繃,3勾腳趾,4勾腳背,5繃腳背,6繃腳趾。這樣,在學生熟悉了各自步驟所對應的動作要求后,各組在指定位置保持好基本姿態,教師只喊步驟數字,所有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組別完成相應的動作。教師可以把這種練習當作游戲來進行,將學生兩兩一組,面對面完成動作,互相監督,增加獎懲措施,這樣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得到提升。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可以邊喊口令,邊巡回糾正學生的動作,既節省時間,又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還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之后進行組間輪換,這樣就能夠有效地保證課上練習的時間了。
3.2 積極創新組織方法,解決課堂秩序問題和學生優越型厭學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3.2.1 一對一互幫式練習法
學生采用兩人一組,練習動作時互相觀察、糾正動作,并通過拍攝影像讓對方了解自己動作存在的問題。通過該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優越型厭學問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使更多的同學得到了指導,還提高了學生對于動作的鑒賞能力,為課下練習打好基礎。
3.2.2 一字排開式站立隊形
站姿練習是形體訓練課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課堂需要教學內容較多,沒有太多時間在課上練習站姿,因此可以利用一字排開的上課初始隊形方式來增加學生練習站姿的時間。方法如下:在課程開始部分,學生沿教室墻壁一字排開,面對站在教室中央的教師按面試站姿站隊。這種方法,既讓教師便于對學生的管理,又可以使每個學生清晰地看到、聽到教師講授的內容,還有效利用課的開始部分進行了站姿練習。
3.2.3 規范隊形變換的方法和路線
(1)一字排開隊形變為四列橫隊。利用隊列隊形變換練習,使每個隊形間的變換都變得整齊有序。
(2)一對一互幫互助隊形。四列橫隊為基礎,全體從右到左1-2報數,然后數1的同學向左轉,數2的學生向右轉,面對面的兩人為一組,互相指導練習。若報數最后為1,則最后一組四人前后兩兩相對互相指導,若總人數為單數,則最后3人一組互相指導。
(3)分組扶把練習隊形變換。按站立隊形,離把桿最近的一排學生最先練習扶把動作,其他學生兩兩相對原地練習地面動作,進行分類同步練習游戲。練習完畢后,扶把學生自行從隊伍右側排到隊尾,其他每排學生向前一個位置繼續進行下一輪游戲。
3.2.4 手機管控
由于目前還沒有更有效的吸引學生將注意力從手機轉移的方法,所以只好給學生規定手機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來進行課上手機的有效管控,具體方法如下:
(1)課的開始部分,練習站姿時女生雙手持手機握于腹前,男生單手持手機垂于體側。男生用不利手進行持手機站姿練習,可以輔助不常用的手進行力量訓練。手持手機的方法既可以保證學生及時進行電子簽到,又可以在簽到后有效防止學生偷看手機,課堂秩序自然就好了。
(2)成四列橫隊后,從最后一排開始把手機傳給第一排學生,第一排學生把本縱隊四人的手機放在本隊最前面墻壁下的地板上。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學生繼續看手機,而且受隊形的限制,學生也沒有機會拿到手機,自然不會再因手機影響課堂訓練了。
(3)課上有時需要學生互相拍照來糾正動作,需要用到手機時,教師發出指令后,學生迅速拿到手機按要求進行糾正練習,并在平臺上傳照片,在聽到交回手機指令后,10秒內未能將手機放回的學生將被記手機違例一次,并受到一定的小懲罰。這樣在規矩的養成中,學生就不會再在課堂上偷玩手機了。
3.2.5 完善見習制度
針對見習生因為種種原因,課上不能參加練習的情況,筆者采取了兩項措施。第一,課上要求見習生做隨堂筆記,下課老師檢查。這樣可以促使見習生認真聽課,在教師檢查隨堂筆記的時候也可以了解學生對見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正確率,有錯誤可以及時糾正。第二,給見習生安排幫扶的學生。一般是安排一組課上內容掌握較好的兩名同學共同完成幫扶任務,完成任務后,負責幫扶的同學可以獲得加分。通過這個措施,見習生在身體好轉能夠進行練習后,也可以及時進行練習,并得到較好的指導。
3.3 積極建立網課,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學生課時短、課下缺乏輔導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在教師建立了形體訓練網課后,學生課下練習的時間大大提高,由于課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課下出現的問題都能夠及時通過網課或在網上與教師交流得到很好地解決,這種方式與互幫式教學的良好結合大大彌補了課時不足和教師輔導不夠的問題,使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4 小結
形體訓練需要保證足夠的練習時間和次數才能有效改善學生體型體態問題,因此在面臨課程遇到的問題時教師要積極尋求問題原因,再根據原因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改變組織教法、建立網課等多種形式去解決,以達到課程有效性的教學目的。
(作者單位:1.河北政法職業學院體育部;2.石家莊市第十五中學總務處;3.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