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器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體育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也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課程資源開發不到位,小學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無法實現。通過對情景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應用,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小學體育的健康發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根據新課改的不斷要求,小學體育教學也需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總是以教學任務為主要,采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體育參與程度不高,導致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毫無興趣。鑒于此情況,體育教師有必要將情境教學引入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體育活動的參與度。所以,在運用情境教學時,應注意方式方法的合理運用,創設情境要與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及教學內容相適應,以提高情境教學的應用效果。
1 情境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1 激發學生體育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生好奇,身心發展屬于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教育往往能建立學生的終身思想。因此,情境教學的應用更加有效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它能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心理感受體育帶來的快樂,可以顯著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1.2 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領略體育競賽的魅力
在運動過程中,每個運動員頑強拼搏的精神是教學環節中最好的材料。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應抓住機會向學生展示一些在運動環節中成員們的精彩瞬間,以此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幫助學生建立了良好的競賽精神,為以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基礎。與此同時,學生們得到了精彩的片段展示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講解一些較難的動作,讓學生掌握體育中的競技技巧。
2 小學體育教學的思考
2.1 小學體育教學理念認識欠缺
在傳統小學教育活動中,體育是學生放松和玩耍的課堂。在應試教育的推動下,大部分小學體育課已被所謂的語文、數學等主課程所取代。長久以來,小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體育課。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成為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小學生必須保證體育鍛煉的時間,使素質教育下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得以實現。所以,當你真正安排運動的時候,小學體育課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不能有效地實現新舊教學理念的轉化,造成了教學質量低下、課堂組織混亂和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例如在小學體育課教學計劃中,教師要求學生在一學期內掌握田徑運動、球類、體操等基本技能,而大多數學生在掌握一項技能之前,先學習另一項運動的知識,最后導致學生學無所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在體育課考試管理中,雖然課時安排有所增加,但在體育期末考試中,教師仍采用傳統考試與平時出勤相結合的方式,以分數來決定學生是否提高身體素質,導致學生抵制體育課。例如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老師統一要求各學生完成800米田徑練習,根據一定的國家標準判斷學生是否及格或優秀。對體質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覺得自己無法順利通過考試,跑步十分辛苦,因此在日常體育活動中學習和鍛煉的參與性也隨之下降。
2.2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分配不合理
從小學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目前小學體育課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比較混亂。首先,不能按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愛好組織體育課堂教學。目前的體育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個性為基礎,嘗試著根據學生的個性來安排教學內容。但是,小學體育課仍然采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忽略了小學生身體發育的不同和小學生運動興趣的差異。對一個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和熱情不能集中在一節課上。一般說來,課前15分鐘孩子有很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專心聽老師講體育知識和技能。在中間15分鐘,他們也可以按照老師的安排進行體育鍛煉。但在最后15分鐘,學生們開始在操場上隨意亂跑,完全脫離了體育課的教學內容。
3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應用
3.1 運用游戲教學
在體育課的教學上,除了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外,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法,例如,在練習一整套的廣播體操時,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播放體操教學視頻,讓學生初步掌握整個動作。在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邀請一些學生在“真人秀”中模仿或比賽。挑選表現最好,模仿能力最強的學生做班級領導練習,以示表揚。第二節課教師還可以利用小黑板、跳繩、呼啦圈等體育教學器材設置情景,方便教學。例如在訓練學生彈跳能力時,可以模擬小學生游戲中的“跳房子”游戲情境。選一寬敞的操場,放置數個呼啦圈并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學生分組跳。各組按“跳房子”規則進行彈跳接力。跳遠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的運動。在進入游戲情境中,學生會因過于勞累的體育課而懼怕體育鍛煉。在情景游戲設定后,會忘掉體育鍛煉帶來的疲勞,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
3.2 以故事創造情景
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學內容只是將一些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目前,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創造故事式的情景教學。這階段的小學生特喜歡聽老師講故事,所以只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點,就能有效地把故事更好地融入到體育訓練活動中去。通過創設生動有趣故事和良好的活動場地,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聽講并感受到了故事游戲帶來的樂趣,使其主動參與進來,同時也完成了體育鍛煉的教學任務。老師還可以以動畫圖片的形式來開展體育教學,如“貓捉老鼠、熊出沒”等漫畫中的故事,并創建小學生“你追我趕”的游戲情景。在游戲活動開始前,任由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當中一部分學生扮演貓,還有一些學生扮演老鼠。設計要具有升級的游戲環節,一只貓抓到四只老鼠,即可升級為貓領導,可以隨意指派其他貓抓老鼠,并根據活動內容不斷創新改進。利用多媒體軟件,將動畫中的主題音樂展開播放,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活動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情境教學中有了較大的提高,從故事運用的現狀來看,教學效果明顯提高。該情景教學法抓住了學生生動、純真、真實的特點,實現了真正的快樂體育教學模式。體育課中,教師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也體現了新課改對小學體育改革的要求和標準。
3.3 利用多媒體技術
當今的多媒體技術已經十分發達,用它能很直觀的展示一些體育知識,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學習。另外,現階段學生對多媒體技術非常感興趣,希望通過多媒體來學習,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事實上體育課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弱勢的一個課程,有些體育活動要在課堂上進行。否則若學生動作不規范,易受傷。因此,教師在講授理論時,也要教學生學會如何做運動,這樣才能避免傷害。但小學生對學習知識缺乏興趣,不愿學體育知識。因此,在講解這些內容時,肯定會有一些學生不想聽,不如直接去操場。對此,教師可運用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思想觀念有所改變,使其主動學習。并且教師在創設這些教學情境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保證學生愿意主動去學習,真正實現情境教學的價值。課后,教師可以像其他教師一樣,對一些學生的特點進行提問,同時與學生家長保持長期交流,了解學生,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通過了解學生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教學場景,當然也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而多媒體技術也能更真實地表現出這個場景。多媒體技術能將教學場景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直觀形式,增強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
3.4 創設競賽情景提高集體榮譽感
運動會是小學生最直接的運動場景。通過活動比賽,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競爭與合作意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活動規則的重要性。因此,在活動中小學體育情境教學模式有著極其重要的綜合價值,教師應充分把握好這一有效途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他們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相互競爭的方式進行合作活動。在比賽的體育運動會上,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踴躍報名參加體育競賽,通過鼓勵讓班里其他同學來表演啦啦操,讓學生全部投入到校運會活動中,增強全體班級榮譽感,樹立良好的道德體育觀念。比如有些學生想在體育課展示武術,它不僅能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從中學習到中華優秀的傳統優良文化,基于此項可讓教師在校運會上安排武術節目。活動有很多種,教師會安排不同的學生表演不同的節目,并讓多個活動環節相互競爭。學生不但能更多地了解武術的深刻內涵,還能在表演中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并且可以將武術發揚光大,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情景,如“少年中國說”等。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將武術動作的每一個關鍵動作直觀展示給學生,從而使武術動作更加形象化。這種有效的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也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要求。
4 情景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實際運用中應注意兩個問題。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自身基礎情況,確保創設的情境符合學生的發展特征,使學生具有的潛能得以開發。在學生不情愿的情況下,教師要及時進行調整,并在課余時間進行反思總結,從而在體育教學中真正體現。其次,教師要注意學生安全問題,學生在情境活動中興奮度容易被激發,很可能忽視體育活動中的安全規則。此時,教師要做好預防工作,防止學生因運動過度而忽略自身安全問題。
5 結論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還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難度,吸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動機。為此,教師應充分認識情境教學在未來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能更好地將情境教學法靈活應用于教學活動。構建合格的小學體育課堂,以此提高小學體育整體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無錫市新吳區旺莊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