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娟
在小學的教育階段,根據新課改教育背景下,我國針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理念下達了教育任務,以往最容易被忽視的小學體育教學現在被得到了廣泛重視。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使小學在體育教育中能夠培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集體榮譽感。
教師可以應用“賞識教育”的方式,可以充分養成小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對于小學生日后健康成長也有所幫助。所以將賞識教育理念貫穿到整個體育教學中,是目前教師所面對的艱巨任務,本文將通過如何將賞識教育在體育中的合理應用做出研究與分析,首先將通過賞識教育的基本了解展開敘述,進一步通過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的應用提出具體教學措施。
1 賞析教育的含義與優勢
1.1 賞識教育的基本概念
“賞識教育”是對于小學生進行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質教育好理念,賞識教育的可以進一步保護小學生成長的天賦,對于激發小學生內心的潛力有非常大的益處,使孩子能夠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學習與成長,是天下父母與教師都需要了解并學習的教育理念。
賞識教育并不是表明含義,不是盲目的對于小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而是指的是賞識小學生對于事情所顯示的行為結果,從而加強小學生心理行為;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俗話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對于教育而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與老師。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或老師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農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與家長和老師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樣,但是想法卻截然不同: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未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當學生學習不理想時,家長卻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責,老師也應該反思自身的教學方式。
1.2 在小學體育融入賞識教育的作用
小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特殊的群體,在以往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很難在其中發現體育學習的樂趣,與體育老師之間的互動也比較少,不喜歡與老師進行交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賞識教育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該方法時,首先老師要對于學生了如指掌,根據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一步的分析再具體實施。否則將適得其反,不但不能提高小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反而會使其對體育學習甚至是老師產生抵觸心理。結合所有大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小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種。在小學生感官方面來說,基本體現在上小學生注意力沒辦法長時間的集中,身心不夠成熟沒辦法穩定下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意志方面存在的特點上來看,小學生還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小學生的精力相比之下比成人更加充沛,一般的小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不能做到自律,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難免會出現破壞其氛圍以及不遵守教師管理的現象。所以,教師應該根據促進小學生身心發展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適當融入并實施賞識教育。除此之外,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在以往教學中,教育者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經常會害怕老師,對學習產生一種畏懼感,師生關系為一種嚴肅狀態。基于這樣的情況,賞識教育的利用,可以對這部分問題進行解決。在賞識教育中,側重老師以贊賞目光對學生進行教育,加快教育工作的開展。在賞識教育過程中,師生間擁有較近的距離,學生內心想法,或是意愿被得到尊重,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賞識教育背景下,拉近師生間的深入性交流,教師真正掌握學生內心所想,進而對授課模式加以調整。
2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應用過程中,教師應關注的問題
2.1 給予賞識教育和批評教育一定的關注,確保教育指導作用的發揮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作為教育者應對賞識教育進行充分性利用,給予賞識教育和批評教育一定的關注。在一般情況下,表揚和批評為對立統一狀態,在運用賞識教育時,不能單單局限于鼓勵學生,應將適當性批評運用其中。例如當下學生對課堂紀律造成影響,或是動作具備錯誤性,基于這樣的情況,老師則應給予一定的批評。假如老師沒有給予對應的引導,會造成表現不良的學生不能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這對學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作為教育者在小學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將賞識教育和批評教育結合開來。在賞識教育中,對學生潛能的挖掘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還能增強其自信,最終成為優秀的人。在批評教育下,利于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綜合性發展是極為有利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將兩者結合開來,使其發揮自身價值作用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2.2 給予學生個體差異一定的關注,賞識每位學生
對于學生而言,個體存在差異性,作為教育者在小學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堅持平等原則。據調查發現,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給予了優秀生一定的關注,沒有關注學困生。長時間會導致學困生對體育學科缺乏學習熱情,不能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影響其自信,造成學習情況極為不理想。基于這樣的情況,教育者應對學困生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化分析,給予一定的鼓勵,以基礎為主要出發點,給予學生表揚,確保學困生擁有足夠的自信。
3 賞識教育在實踐運用中面臨的現狀
3.1 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性
在實踐中不難發現,傳統教學理念對教學實踐發展具有嚴重影響。在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舊以傳統教學方法為基準,在實踐中,基于賞識教育的推廣具有一定的難度性,最終對教學質量具有嚴重影響。
3.2 沒有給予體育教學足夠的重視
從實踐角度講,小學體育教學經常會出現停課這樣的情況,相關科目教師可以隨意對其進行占用,造成學生真正擁有的體育課時很少,進而對體育教學開展具有一定影響。在教學中,賞識是重要的方法,在實踐中沒有得到良好應用,這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具有嚴重影響。
3.3 教師綜合能力和實踐要求不吻合
在實踐中,大力推廣賞識教育,對教師綜合能力具有極高的要求。在具體實踐中,不難發現部分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能力并不是十分理想,針對賞識教學理解存在誤區,最終對賞識教學作用的發揮具有嚴重影響。
4 賞識教育在實際小學體育教育的應用
4.1 加強教師對賞識教育的重視
在小學體育教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使賞識教育理念的應用發揮到最大的作用,教師們應該將賞識教育意識的教育理念加深,并且將這種意識貫穿到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由此可以得到許多好處,可以使小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更加全方位的照顧小學生此階段的學習感受之外,還能顧及其心里的感受。同時,小學體育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取決于教師對于賞識教育如何的應用。教師自身首先需要對賞識教育理念有透徹、全面的理解,能夠正確將賞識教育理念所要表露的含義系統的分析出來,準確利用賞識教育理念對于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只有教師在主觀意識上了解到賞識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才能夠保證賞識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落實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當中,從而使學生自身的體育學習自信心得到提升。
4.2 找出正確應用賞識教育的方法
當今社會的學生而言,不僅要重視發展學習方面,對于體育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鍛煉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所以體育教師應該達到對于學生現階段的體育學習能力有熟悉所了解。教師應該善于觀察,挖掘出每位學生身上深藏的長處以及優點。教師還應該注意運用有說服性、有朝氣的教學模式,培養小學生將來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當有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以及家長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而是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分析,并且找出其中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然后從自身尋找原因,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還有待改善,進而導致小學生與心理意識出現了偏差。對于體育教學的活動來說,在實際展開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這是保證教學質量效果的基本,只有教師做到欣賞學生并且尊重學生,才能夠使學生敞開心扉。
4.3 加大培訓教育,提升綜合能力
在賞識教學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新的形勢背景下,應加大教師培訓,使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此外,給予教師一定的引導,使其遵循終身學習發展理念,提升綜合素質能力,這樣才能和教學發展要求相一致,真正提升賞識教學質量,加快小學體育教學發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從學生角度講,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發展極為有利,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確保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進而提升素質能力,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快小學教學有效化發展。
4.4 對學生體育興趣進行培養,確保家校互動教學
伴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愈發深入化,在新的形勢背景下,更側重對學生體育興趣進行培養,并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打破以往教學思維,不再局限于枯燥教學,給予學生鍛煉一定的關注,在體育活動中,加深理解體育技巧。作為教育者,從教學內容角度講,以和學生生活相貼近的方式為主。由于小學生出于愛玩的年紀,因此,體育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其積極主動融入到教學之中。比如針對跳繩,老師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利用跳繩游戲的方式,確保學生真正感受跳繩帶來的快樂。在跳繩中,具有多種方式,例如單跳、群跳和雙跳等,利用多種形式對其表現進行打分,真正調動學生參與度,確保學生愛上體育學習,在內心真正愛上體育教育,打破以往被動化學習。這樣的方式,對學生而言,不僅達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使其更加熱愛體育這門學科。對于老師而言,既達到了教學目的,還能了解學生內心所想,真正增進的師生間的感情。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證實了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要通過正確的教育方式滲透賞識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敢說、敢做,做一名勇敢積極上進的小學生,將來在社會的發展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作者單位:宿遷市實驗小學)